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与影像学危险因素分析
Clinical and Imaging Risk Factors for Rupture of 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与影像学中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4 月至2021 年12 月在本院收治的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数据,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对两组临床和影像学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并将其作为自变量,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破裂组(n=52)与未破裂组(n=8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管硬化性疾病、动脉瘤最长径、宽度、长宽比及动脉瘤部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年龄越小,越容易破裂(P<0.05);破裂组的最长径、宽度、长宽比值均显著高于未破裂组(P<0.05);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破裂率高于其他部位动脉瘤(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性别(OR=3.664,95%CI):1.577~8.515,P=0.003)、动脉瘤最长径(OR=1.405,95%CI:1.130~1.747,P=0.002)及动脉瘤位置,而前交通动脉(OR=26.747,95%CI:5.384~132.883,P<0.001)和后交通动脉(OR=15.288,95%CI:3.659~63.885,P<0.001)破裂风险最高;高脂血症是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03,95%CI:0.026~0.405,P=0.001).结论:性别、动脉瘤最长径及动脉瘤位置是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脂血症是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的独立保护因素,这为将来针对颅内多发动脉瘤中未破裂动脉瘤制定个性化的预防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更多- 浏览:4
- 被引:0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