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包膜外侵犯的预测因素分析(附手术视频)
Predictive factors of extraprostatic extension after 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with surgical video)
目的:回顾性分析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前列腺包膜外侵犯(EPE)的危险因素,以指导治疗方案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3 月—2022 年 12 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穿刺最高累及百分比、前列腺穿刺Gleason评分及RARP术后病理结果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RP术后病理包膜外侵犯的危险因素,并运用ROC曲线比较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 55 例符合条件者,RARP术后病理提示前列腺包膜外侵犯共 33 例(6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I-RADS评分、穿刺Gleason评分、穿刺神经侵犯、穿刺最高累及百分比与RARP术后发生包膜外侵犯有显著关系(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SA、PI-RADS、穿刺Gleason评分、穿刺最高累及百分比是RARP术后发生包膜外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UC值分别为 0.57、0.67、0.83、0.84;PI-RADS、穿刺Gleason评分、穿刺最高累及百分比三组联合时对EPE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861,灵敏度 0.61,特异性 0.96.结论:PSA、PI-RADS、穿刺最高累及百分比、穿刺Gleason评分是RARP术后发生EPE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分析PI-RADS、穿刺Gleason评分和穿刺最高累及百分比能提高对EPE预测的准确性.
更多-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