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利奈唑胺替换万古霉素致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热病例的诊疗分析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alysis of One Case of Neutropenic Fever Caused by Linezolid Substitution for Vancomycin
目的:分析1例利奈唑胺替换万古霉素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病例的诊疗过程,为临床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因"外伤致右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 9d"而入院治疗,膝关节镜检查显示存在化脓性关节炎,随即经验性予以万古霉素治疗,后续关节引流液果然培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治疗 10d后,血液和关节引流液培养均呈阴性,但患者仍时有发热,且中性粒细胞计数呈进行性下降,低至 1.29×109/L;感染科专家会诊认为,此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可能是由万古霉素所致,并建议可改用利奈唑胺;改用利奈唑胺的 1 周内,中性粒细胞计数仍持续下降,甚至已低于 0.1×109/L,遂立即停用利奈唑胺,并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 d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回升,13 d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且未再下降.结论:非化疗药物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可以引发粒细胞缺乏,临床应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警惕无其他明显诱因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为患者安全用药保驾护航.
更多- 浏览:2
- 被引:0
- 下载: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