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类化合物暴露与血脂关联的定群研究
A panel study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phenolic compound exposure and blood lipid levels
[背景]酚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作增塑剂、抗菌剂和防腐剂,对人体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既往关于酚类化合物暴露与血脂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基于单次尿样检测,忽略了潜在的滞后效应,研究结论也并不一致.[目的]探讨不同滞后天数的酚类化合物短期暴露对成人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固定群组研究设计,于 2017-2018年招募 143名武汉成人(男性 43名,女性100名),分别在夏、秋、冬3季进行重复调查.每季连续收集4 d晨尿,第1天进行问卷调查,第4天进行体格检查和空腹血样采集.共纳入126人(340人次,1251份尿样)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尿样中 6种酚类化合物[双酚A(BPA)、双酚S(BPS)、三氯生(TCS)、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P)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P)]的浓度.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s)、多源信息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个体三季不同滞后天数中,尿酚类化合物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与HDL-C的比值(TG/HDL-C)之间的关联,并依据不同个体特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经协变量和多重校正后,LMEs表明,在体检当天(Lag 0 d),与BPA低浓度组(<LOD)相比,高浓度组(≥LOD)TG/HDL-C升高 16.48%(95%CI:4.41%,29.94%)(PFDR<0.05),且上述关联在男性(P交互=0.028)和有吸烟史的人群(P交互=0.040)中更显著.此外,在滞后第 2天(Lag 2 d),与TCS低浓度组(<LOD)相比,高浓度组(≥LOD)的TG升高 13.22%(95%CI:3.73%,23.56%)(PFDR<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尿TCS与TG升高的关联在年龄<50岁的人群中更显著(P交互=0.037).未发现其他滞后天数的尿酚类化合物与血脂存在关联.[结论]成人BPA和TCS短期暴露对血脂存在不利影响,且上述关联在男性、有吸烟史和年龄<50岁的人群中更显著.
更多- 浏览:1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