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短视频研究
Usefulness of Short Videos on Social Platform for Children's Unintentional Injury Prevention
目的 探究抖音平台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短视频的特征和存在问题,为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在抖音平台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领域传播影响力较高的4个官方账号和6个自媒体账号,筛选出每个账号点赞量最高的前10个视频,共100个视频纳入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传播主体、平台运营、呈现形式和传播效果四个层次开展研究.结果 视频科普内容基本涵盖了常见的儿童非故意伤害类型,官方账号与自媒体账号在原创情况、互动情况以及视频类型、画面比例、解说方式、配乐、时长、封面设计方面存在差异(P<0.05);两者账号视频的点赞量和评论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传播效果存在差异;视频传播效果与原创情况、互动情况、视频类型、画面比例、配乐和封面设计存在显著影响(P<0.05).结论 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短视频应重视封面设计、制作适应平台和用户特征的内容、发挥权威专家优势并积极进行粉丝维护.
更多-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