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进食策略的帕金森病非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2%~3%的65岁以上人群[1],年发病率为10~18/10万人并呈上升趋势[2],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7%[3].症状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以及姿势步态异常等,典型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4].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当前主要是针对运动与非运动症状进行改善症状的对症治疗,但效果不尽理想,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近来有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肠-脑轴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的发病机制,肠道菌群在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5],在可改变的环境因素中,食物和营养是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已经成为一个可以预防或减慢PD进展的关键生活方式因素[6],研究者越来越关注不同食物类型、进食时机对PD发展的影响.笔者对帕金森的辅助治疗中饮食策略的应用进展展开综述.
更多- 浏览:101
- 被引:1
- 下载:6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