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静脉血栓患者新型血栓标志物水平纵向分析及其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患者新型血栓标志物水平纵向分析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以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病例组,纳入同期就诊的 100 例非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对照组.病例组治疗期间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复合物(t-PAI-C)水平;对比病例组抗凝不同时间血栓标志物水平;对比病例组出血前和出血后血栓标志物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新型血栓标志物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D-二聚体、TAT、PIC、t-PA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5.229、4.032、8.314、9.439,P<0.05);治疗 7 d病例组D-二聚体、PIC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个月后,D-二聚体、PIC、TAT、t-PAI-C均较治疗 7 d和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出血后新型血栓标志物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OR=1.007,95%CI=1.004~1.011)、TAT(OR=1.671,95%CI=1.215~2.153)、PIC(OR=7.068,95%CI=1.053~47.467)以及t-PAI-C(OR=1.164,95%CI=1.017~1.331)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且基于上述影响因素绘制的ROC曲线显示新型血栓标志物联合诊断的AUC=0.988 高于单一项检测的AUC(P<0.05).结论 新型血栓标志物对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更多
作者: 刘浩 [1] 王素珍 [1] 王祥金 [1] 梁学刚 [1] 张全刚 [1] 李志欣 [1]
栏目名称: 诊治分析
DOI: 10.3969/j.issn.1009-816x.2024.07.012
发布时间: 2024-08-30
基金项目:
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 浏览:0
  • 下载:1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网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网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