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肿瘤的CT/MRI诊断进展
Advance in study on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ystic tumors on CT/MRI imaging
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PCN)是指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和(或)间质组织的囊性肿瘤性病变,大致可以分为黏液性肿瘤和非黏液性肿瘤.前者主要包括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而后者主要包括浆液性囊性肿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SCN)、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和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cystic neuroendocrine tumor,cNET).不同类型的PCN具有差异化的生物学行为,部分PCN存在恶变的风险,术前采用CT、MRI检查鉴别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MCN恶变率为5%~20%,恶性指征为直径大于等于4 cm,为手术指征.IPMN占PCN的22%,主胰管型及混合型IPMN恶变风险可高达70.9%和76.5%,分支胰管型IPMN的恶变风险为2.8%~10.7%.IPMN高危征象包括,强化的实质成分或壁结节直径≥5 mm、主胰管扩张(管径≥10 mm)、梗阻性黄疸,并推荐这些患者行手术治疗.SCN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3,多为良性,浆液性囊腺癌罕见,仅占胰腺SCN的0.1%.2015版胰腺囊性疾病诊治指南推荐,所有的SPN均应行手术治疗.当SPN肿瘤包膜不完整、肿块直径大于6 cm或位于胰尾部可能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远处转移能力.cNET约占PCN的7%.PCN影像学诊断需结合病史及病变成分等,诊断要点为,MCN为几乎均发生于女性的胰体尾部类圆形、厚壁囊性肿瘤,常呈"囊内囊"表现;IPMN好发于老年男性,主胰管型IPMN表现为除外梗阻性因素的主胰管弥漫性明显扩张或节段性扩张,分支胰管型IPMN通常表现为与胰管相通的条管状囊性肿瘤,混合型IPMN则兼有两者表现;SCN为分叶状、薄壁寡囊或多囊蜂窝状肿瘤;SPN为好发于青年女性的较大类圆形囊实性肿瘤;cNET为边缘呈环形或新月形明显强化的囊实性肿瘤.国内外指南关于PCN手术指征的选择存在较大争议,且胰腺手术难度高、术后并发症多,给PCN的规范化治疗带来了挑战.识别PCN的影像学特点,明确影像学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更多- 浏览:10
- 被引:0
- 下载: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