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轨迹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关联
Association of Trajectories of 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With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轨迹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关联.方法:选择 2006~2010 年期间连续 3 次参加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 51 831 名在职及离退休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AS Proc Traj程序拟合AIP(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的对数值)轨迹模型,并根据AIP轨迹将研究对象分为低稳定组(n=11 114)、低中稳定组(n=21 647)、中高稳定组(n=13 659)、高稳定组(n=5 411).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四组的ASCVD累积发病率,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四组的ASCVD发病风险,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0.19±2.22)年期间,5 142 例(9.92%)研究对象发生ASCVD,4 013 例(7.74%)研究对象死亡.校正混杂因素后,Cox回归分析显示:与低稳定组相比,低中稳定组、中高稳定组、高稳定组的ASCVD发病风险分别增加 13%(HR=1.13,95%CI:1.04~1.23,P=0.003)、20%(HR=1.20,95%CI:1.10~1.31,P<0.001)和 41%(HR=1.41,95%CI:1.27~1.57,P<0.001),且风险呈逐渐增加趋势(Ptrend<0.001).分层分析显示,在AIP长期处于高水平的人群中,年龄<65 岁者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者的ASCVD发病风险分别高于年龄≥65 岁者和LDL-C≥3.4 mmol/L者(Pinteraction均<0.01).结论:在开滦研究队列中,AIP长期处于高水平的人群发生ASCVD的风险更高,且发病风险随着AIP升高而逐步增加.另外,在AIP长期处于高水平的人群中,年龄<65 岁者的ASCVD发病风险高于年龄≥65 岁者,LDL-C<3.4 mmol/L者的ASCVD发病风险高于LDL-C≥3.4 mmol/L者.
更多- 浏览:8
- 被引:0
- 下载:1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