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床旁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Bedsid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in Stroke Recovery

摘要:

目的:探究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下肢肌力≤2级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物理治疗师的运动疗法,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两个训练阶段,同时结合多种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第一阶段接受康复机器人的被动训练,第二阶段结合物理治疗师的主动运动训练及康复机器人的被动和辅助运动训练,常规康复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评价指标包括:舒适度评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S)、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第一阶段后,对于患者舒适度的评估,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9,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训练后,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S)的得分均显著高于训练前(t=-6.722,-8.732,P<0.05),但两组间的比较未显示显著差异(P>0.05).第二阶段后,观察组及对照组训练后FMAS的评分均高于训练前(t=-24.491,-8.947,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75,P<0.05);观察组患者的痉挛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训练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高于训练前(t=-1.430,-1.651,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被动运动为主的治疗阶段,康复机器人通过其精确控制和标准化操作,下肢康复机器人能够单独实现与治疗师相当的治疗效果;而当结合治疗师的综合治疗时,则能进一步优化疗效,降低痉挛程度.

更多
作者: 郭彦行 [1]
作者单位: 嘉兴常春藤老年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 [1]
分类号: R743.3
栏目名称: 论著
DOI: 10.3969/j.issn.1006-6586.2024.14.009
发布时间: 2024-08-20
  • 浏览:2
  • 下载:1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网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网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