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GC-MS技术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苍术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on volatile components of Atractylodis Rhizoma based on HS-GC-MS technology
苍术的挥发性成分既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又被认为是苍术的主要燥性成分,该研究从挥发油变化角度分析苍术不同炮制品的差异,阐述苍术炮制后降燥增效的原因.利用HS-GC-MS技术获取生苍术、麸炒苍术、焦苍术与 4 种不同工艺的米泔水制苍术挥发性成分,使用SIMCA软件对苍术及其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多元统计学分析.在HS-GC-MS结果中共鉴定出 87 个挥发性成分.在生品中鉴定出 76 种挥发性成分、麸炒苍术 79 种、樟帮米泔水制苍术 70 种、焦苍术 81 种、湖南米泔水制苍术 78 种,吉林米泔水制苍术 73 种、上海米泔水制苍术 77 种.通过多元统计学分析发现苍术各个炮制品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OPLS-DA模型显示生品与 6 种炮制品共有 28 个显著差异性成分.炮制后普遍显著性上升的挥发性成分有 11种,分别是α-蒎烯、水芹烯、(1S)-(+)-3-蒈烯、邻异丙基甲苯、D-柠檬烯、α-ocimene、α-异松油烯、silphiperfol-5-ene、silphinene、γ-烯基、germacrene B,可能与其增效有关;炮制后普遍显著性下降的挥发性成分有 5 种,分别是 β-榄香烯、1-methyl-4-(6-methylhept-5-en-2-yl)cyclohexa-1,3-diene、β-selinene、β-倍半水芹烯、苍术酮,可能与其燥性相关.
更多- 浏览:1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