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0
- 72
- 9
- 2
- 1
- 78
- 40
- 29
- 26
- 14
- 127
- 32
- 32
- 28
- 2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能强 吴思琪 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2年36卷5期 715-723页
【摘要】 为了解决生物催化制备手性化合物用催化剂需求的不足、还原酶催化过程存在酶活性低和底物浓度限制的问题.基于基因挖掘技术和还原酶保守序列分析,经筛选和设计获得了新型还原酶SDR05;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法,构建了表达还原酶
【中文期刊】 杨晓晓 李静 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1年35卷6期 1035-1040页
【摘要】 针对目前用于合成手性β-氨基醇的(S)-转氨酶稀缺的问题,对来自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SC6394)的(S)-ω-转氨酶(BMTA)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对BMTA进行纯化表征.结果
【中文期刊】 闫真 聂尧 等 《工业微生物》 2011年41卷5期 1-5页 ISTIC
【摘要】 将来源于7种微生物的13个氧化还原酶基因分别与表达载体pET21c连接后,转化入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得到13株重组菌.重组菌在IPTG诱导下进行表达,并对2-羟基苯乙酮进行不对称催化还原.研究发现,在
【中文期刊】 欧玲 谢谚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1年09卷2期 72-78页 ISTICBP
【摘要】 羰基不对称还原作为合成手性醇的重要方法,已成为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与传统化学法相比,利用还原酶催化前手性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具有显著优势.介绍了还原酶的来源与形式,对完整细胞还原酶与游离还原酶在手性药物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
【中文期刊】 欧志敏 陈晓彦 等 《工业微生物》 2009年39卷6期 11-15页 ISTIC
【摘要】 采用酿酒酵母CGMCC No.2266菌体,不对称还原β-羰基苯丙酸乙酯制备光学纯(S)-(-)-β-羟基苯丙酸乙酯.结果表明:采用初始pH为8.0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培养的CGMCC No.2266菌体经过50 ℃预热处理30 min后用于
【关键词】 (S)-(-)-β-羟基苯丙酸乙酯; 不对称还原; 酿酒酵母CGMCC No.2266;
【中文期刊】 冯瑞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1年40卷11期 5-6,63页
【摘要】 在NaBH4/Cd2+、NaBH4/Co2+、NaB4/Ce3+、NaBH4/Ni3+还原体系中,采用加入手性源左旋多巴醇和不加入左旋多巴醇两种方法,分别对苯乙酮进行不对称还原,结果表明,加入手性源左旋多巴醇后,反应速度快,产率高.同时在
【中文期刊】 王丹 张强 等 《催化学报》 2011年32卷6期 1035-1039页
【摘要】 从污水处理池及其附近土壤中分离到36株可将丙酮酸乙酯不对称还原成(S-乳酸乙酯的菌株,经多次复筛,最终得到一株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酵母菌BTY18-6.以BTY18-6的静息细胞为催化剂,在水相中进行丙酮酸乙酯不对称还原成(S)-乳酸乙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