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24
- 224
- 11
- 3
- 752
- 245
- 209
- 76
- 14
- 803
- 170
- 118
- 104
- 6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姜博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30卷13期 66-68页
【摘要】 目的:了解在使用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时出现冲红现象的原因.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使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血小板过程中冲红现象的献血者40例作为冲红组,同时选取期间使用该设备未出现冲红现象的献血者40例作为
【关键词】 MCS+血细胞分离机; 冲红; 机采血小板;
【中文期刊】 于媛 陈元锋 等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8卷25期 180-182,186页
【摘要】 目的 对山东省血液中心2018—2021年上半年机采献血者招募工作进行分析,为今后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用启奥科技SHINOW9.5系统中统计功能模块分析,构成比的比较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行χ2检验.结果
【中文期刊】 王飞 杨红 等 《护理学报》 2010年17卷7期 49-51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 分析捐献机采血小板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再次献血率.方法 统计2006-2008年捐献机采血小板者共26862例次血液初筛检测情况,将血液初筛检测不合格者按照转氨酶、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
【中文期刊】 于洋 冯倩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9年17卷4期 1067-1070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价白细胞滤除对机采血小板整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20单位单供者机采血小板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24-96小时后使用血小板型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过滤,分别检测机采血小板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
【中文期刊】 陈云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09卷8期 978-979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PLT)样品置(22±2)℃振动条件下保存不同的时间,对PLT、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测定结果 的影响.方法 对机采PLT样品应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PLT、RBC、WBC计数.结果 机采PLT样品置(22±
【中文期刊】 宋润琴 杜佳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20卷5期 72-73页 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调查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828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原因.结果:828例献血者共发生献血反应17例,占2.05%.其中首次机采368例,发生献血反应12
【中文期刊】 何晓露 《医学综述》 2012年18卷7期 1120,封3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女性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枸橼酸钠中毒与抗凝剂比例的关系.方法 对来血液中心进行机采血小板的181例女性献血者随机分为A组80例,B组101例.对比观察抗凝剂与全血比例为1:10(A组)和1:11时(B组)女性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
【中文期刊】 王舒莹 李晓明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2年14卷1期 81页 ISTIC
【摘要】 现代医学表明,血液中非治疗性成分如白细胞的输注会产生白细胞抗体,从而引起一系列副作用,产生的HLA同种免疫抗体而导致的非溶血性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高达15%~38%[1],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某些嗜白细胞相关的病毒
【中文期刊】 张一琼 杨晨敏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2年14卷1期 6-9页 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输注辐照血小板后患者体液免疫参数的变化以及这些免疫参数与血小板无效输注(PT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多次输血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输注γ辐照机采血小板和普通机采血小板,比较两组输注的有效率和输血不良反应的
【中文期刊】 杨培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09卷7期 895-896页 ISTIC
【摘要】 <篇首> 机采成分血已成为各血站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由于机采血小板的捐献受到特殊条件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给成分捐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如何巩固和壮大无偿机采献血者,如何突破招募中的瓶颈问题,如何做好初次捐献者的服务和保留也是各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