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52
- 461
- 161
- 140
- 12
- 874
- 720
- 281
- 247
- 192
- 1742
- 1170
- 624
- 404
- 24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婧滢 罗俊丽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24年51卷11期 593-59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患者男性,34 岁.2015 年 6 月开始出现会阴部、阴囊水肿(图 1)无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后逐渐出现多浆膜腔积液,胸腔积液证实为乳糜性,未见肿瘤细胞.
【中文期刊】 李丽霞 霍菲 等 《全科护理》 2024年22卷14期 2686-2689页
【摘要】 目的:探讨渐进式阻力训练(PRT)联合压力袖套对乳腺癌术后淋巴引流病人淋巴水肿自感症状、上肢运动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12 月—2021 年 12 月在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 135 例乳腺癌术后淋巴引流病人
【中文期刊】 王宏云 张倩 等 《护理与康复》 2023年22卷12期 65-67页 ISTIC
【摘要】 总结1例宫颈癌术后双下肢Ⅲ期合并下腹部Ⅱ期淋巴水肿患者行自体血管化淋巴结移植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患者的护理经验.通过保障皮瓣良好血供、预防淋巴漏的发生和做好全面的延续护理等措施,患者腹围、左下肢周径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水肿程度减轻
【中文期刊】 吴鑫 刘静 等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3年4卷3期 186-192页
【摘要】 机器人辅助手术是乳腺外科发展的新趋势.与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远程化、智能化及数字化.近年来,新型手术机器人MUSA的出现推动了显微外科与乳腺外科的结合.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术式使更多患者获益.本文将重点
【中文期刊】 郭子茹 王丽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36卷24期 4169-4172页
【摘要】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手术治疗是早期乳腺癌最重要治疗,常见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均会导致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出现上肢肿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预防水肿发生的腋窝逆向
【中文期刊】 黄伟斌 陈少斌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3年36卷2期 81-86页
【摘要】 目的:探讨腋窝反向淋巴作图(axillary reverse mapping,ARM)联合术中冰冻切片分析(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tion analysis,IFS)预防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中文期刊】 侯刘林 李贺 等 《癌症进展》 2022年20卷10期 1024-1027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63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联合组患者进行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比较两组患者的
【中文期刊】 包诗杰 《江西中医药》 2022年53卷3期 12-13页
【摘要】 丹毒是一种主要累及淋巴管的真皮感染.临床中一些老年下肢丹毒患者,在经过标准抗感染后红肿疼痛缓解,但仍有淡红斑、凹陷性水肿伴烧灼感及行走后胀感等,延长疗程或更换抗感染药物不可缓解.从湿瘀入手,辨证为湿瘀蕴毒、水湿瘀滞或寒湿瘀阻,采用加减活命
【中文期刊】 李春民 任华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8卷11期 1286-1288页
【摘要】 压力治疗是防治静脉淋巴疾病的关键措施,血管疾病专家广泛认同各类压力器具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及淋巴水肿等疾病领域所发挥的基础作用.然而,近年来的一些临床研究却得出否定性的结果,引起较大争议,也促使医学界积极地重新审视血管压力
【中文期刊】 尤渺宁 康京京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9年54卷8期 1238-1240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总结44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综合消肿治疗的居家护理措施.护理要点包括:由专科护士指导重复测量患肢周径,提高周径测量的准确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提高手动淋巴引流手法的准确性;指导压力工具在特殊部位的使用;注重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