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59
- 90
- 67
- 9
- 134
- 53
- 47
- 34
- 13
- 268
- 163
- 74
- 40
- 3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子建 江源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3期 4668-467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树木径向生长受复杂环境的影响.为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红松(Pinus koraiensis)径向生长动态变化,在长白山北坡采集3个海拔梯度(745、1134、1280 m)红松树轮样芯,运用树木年轮学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海拔红松径向生长-
【中文期刊】 姜国云 蒋路平 等 《植物研究》 2018年38卷5期 775-784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以临江林业局闹枝林场内48个红松半同胞家系为材料,连续3年对其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家系间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2.74% ~ 51.39%;半同胞家系间各性状遗传
【中文期刊】 赵光浩 冷伟伟 等 《植物研究》 2018年38卷4期 590-596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为选育生长快、成活率高的优良红松子代家系,以吉林省龙井市开山屯林场的51个红松初级种子园子代家系为材料,对其苗高、地径、成活率及存活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除4年生地径的区组与家系交互作用外,各性状在家系间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
【中文期刊】 莫迟 张海啸 等 《植物研究》 2017年37卷5期 700-708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为了解红松杂交子代种实性状变异规律,选育优良杂交组合,本文对44个不同杂交组合的红松种子的12个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主成分选择.结果表明:红松种实形态性状中种长变异系数最低,为10.65%,种子重变异系数最大,为
【中文期刊】 聂志文 布仁仓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3期 810-81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红松属小兴安岭地区地带性植被优势种,该地区也是其分布的北缘.在景观尺度上开展红松的分布格局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红松分布机理、未来迁移过程等问题,对其经营和保护有重要意义.将景观指数法与点格局分析法结合,设定8个空间尺度,利用红松存在/不
【中文期刊】 杨惠滨 国庆喜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0期 6487-649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森林年龄结构一直是森林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胸径指标间接推测树木年龄是获得森林年龄结构的有效手段.基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156株成熟红松解析木数据,分析成熟红松个体胸径与年龄之间关系,探讨地形与竞争因子对红松胸径与年龄关系的影响
【中文期刊】 张雪 高露双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9期 2978-298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利用长白山红松不同树高(0.3、1.3、4、10、15、20、25 m)处的径向生长资料,分析各树高处径向生长特征,建立红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以期完善红松种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红松不同树高处年径向生长量变化趋势
【中文期刊】 陈力 尹云鹤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6期 1568-157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以长白落叶松和红松为例,探讨了长白山地区不同海拔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4个长白落叶松样点和6个红松样点的树轮宽度资料建立差值年表,通过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响应分析等方法,研究树木生长特征及其气候响应.结果表明:两
【中文期刊】 安巍巍 唐雅莉 等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年33卷4期 289-293页 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红松松塔提取物多聚苯丙素-多糖复合物( Polyphenylpropenoid-polysaccharide complex,PPC)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用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与不同浓度PPC作用不同
【中文期刊】 赵学丽 王丹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0卷3期 310-314页 ISTIC
【摘要】 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红松松针精油,将提取物的油脂甲脂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红松松针精油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的74.32%,不饱和脂肪酸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