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6
- 18
- 5
- 4
- 56
- 14
- 11
- 6
- 3
- 89
- 20
- 8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科屹 张会儒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0期 3462-347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以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中的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群为研究对象,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塔子沟林场设置了2块1hm2群落组成和结构存在差异的样地(样地A、样地B).采用相邻网格调查法将每块样地划分为100个10m×10m的调查
【中文期刊】 陈超凡 覃林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3期 8371-838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能反映植物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机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丹青河实验林场3种经营模式下的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叶功能性状进行研究,探讨叶功能性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及
【中文期刊】 尤文忠 赵刚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期 56-6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是实现天然次生林稳定、高效、可持续经营的必然要求.以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萌生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15年生)和中龄林(35年生)两组抚育间伐试验区,利用两组试验区伐后8a和26a的长期连续测定
【中文期刊】 殷晓洁 周广胜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期 103-10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影响植物功能型分布的6个气候变量:年均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最冷月温度、最暖月温度、大于5℃积温和湿润指数,结合蒙古栎地理分布资料,根据最大熵模型和各气候变量对蒙古栎地理分布的贡献,确定了影响蒙古栎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即年均降水量、
【中文期刊】 刘瑞鹏 毛子军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8期 5661-5667页 ISTICPKUCSCD
【摘要】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在土壤、水分相当的条件下模拟增温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及其混合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温度水平下,不同凋落物质量(两种单一凋落物和混合凋落物)
【中文期刊】 靳贝贝 国庆喜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8期 2416-242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采用埋袋法对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两个树种粗根(>10 mm)、中粗根(5-10 mm)、中根(2-5 mm)和细根(<2 mm)的分解速率和养分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中文期刊】 梁晓琴 刘建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5期 4583-459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选择中国北方落叶阔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的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酸雨酸度(重度、中度、轻度和对照)和3个降雨量(自然雨量和增、减雨量30%),以期阐明酸雨对
【中文期刊】 马立祥 赵甍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0年34卷3期 279-288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东北地区天然次生林重要组成树种,研究该树种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响应,可为预测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蒙古栎林的发展动态、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科学参考.该文旨在探讨不同的供氮水平下,CO_2浓度和温度
【中文期刊】 武静莲 王淼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2期 235-240页 MEDLINEISTICPKUCSCDBP
【摘要】 针对全球变暖导致的降水格局的变化,选择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蒙古栎和红松幼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自然条件下人工模拟增、减水30%对单种和混种的针阔叶树种形态、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结果表明:对于蒙古栎幼苗,与单种处理相比,混种
【中文期刊】 许中旗 黄选瑞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3期 1121-112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对生长于不同光照环境(林内和林外)下的蒙古栎幼苗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蒙古栎幼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具有明显影响,林外幼苗单株生物量为林外的4.48倍,其中以根系生物量的差别为最大,林外为林内的6.23倍;林外与林内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