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3
- 47
- 9
- 6
- 108
- 25
- 15
- 7
- 3
- 197
- 31
- 16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云琴 季梅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9年28卷1期 1-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薇甘菊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引起广泛关注,因其入侵能力强,给入侵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系统总结云南省林地薇甘菊防治研究进展:开发出"林地薇甘菊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和"薇甘菊风险评估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薇甘菊在云南省潜在分布区域
【中文期刊】 张传光 泽桑梓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9年28卷1期 13-1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薇甘菊颈盲蝽是入侵植物薇甘菊的天敌昆虫.CYP4家族基因在专食性昆虫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探明其在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可为薇甘菊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ACE技术克隆薇甘菊颈盲蝽CYP基因,实时
【中文期刊】 李胜 郑端靖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27卷1期 45-4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薇甘菊是世界最具危害性的入侵杂草之一,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颈盲蝽是控制薇甘菊的一种潜在的重要天敌昆虫.本研究旨在探讨薇甘菊被颈盲蝽取食后,叶片防御相关酶系活性、营养物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阐明颈盲蝽取食
【中文期刊】 张付斗 郭晋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27卷4期 313-31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薇甘菊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恶性入侵杂草,其种群跨境入侵扩张备受区域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2011年以来在我国相关农业科研机构、团队和专家的科技支撑下,中国云南与周边五国科研机构成立"大湄公河次区域植物保护工作组".本文简要
【中文期刊】 李萌姣 陈青 等 《广西植物》 2018年38卷10期 1261-126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红树林由于受到入侵植物薇甘菊的危害发生大面积退化,而田野菟丝子寄生是防控薇甘菊的有效途径.为了探讨田野莬丝子寄生对红树植物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同质园控制试验,利用PAM?2100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三种真红树植物(老鼠簕、木榄、
【中文期刊】 杜凡 杨宇明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6年28卷5期 505-508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已经成为国家生态安全的严重隐患.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在我国的生态危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至今我国所有关于薇甘菊的
【中文期刊】 范志伟 沈奕德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25卷1期 18-2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薇甘菊是入侵性和危害性极强的外来入侵植物,对生物多样性和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观测薇甘菊新枝的月生长动态,了解薇甘菊快速生长扩散的原因,能够为薇甘菊的合理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点定时观测法,历时2年对海南7个市县薇甘菊新枝
【中文期刊】 黄乔乔 沈奕德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25卷1期 1-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有害植物成灾会对农林业生态系统、经济和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本文对海南典型入侵植物薇甘菊、假臭草及土著灾变植物金钟藤的成灾扩散机理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海南有害植物的研究和管理提供依据。自然及人为干扰造成的薇甘菊匍匐茎克隆片段有较高的再生能力,
【中文期刊】 蒋露 张艳武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6年24卷5期 508-514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为了解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细胞学特性,研究了薇甘菊在我国广东东南部4居群和台湾2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结果表明,所有居群的薇甘菊染色体数目均为2n=36,第一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长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