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241
- 451
- 297
- 27
- 4792
- 438
- 394
- 100
- 88
- 4625
- 958
- 764
- 573
- 3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孔维杰 李晗 等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45卷3期 162-165页 ISTIC
【摘要】 跟骨骨折是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垂直的高能量损伤引起,在跟骨骨折中跟骨关节内骨折更为常见.跗骨窦入路是跟骨骨折治疗的微创手术入路,该入路自被提出以来,越来越受关注.通过跗骨窦入路可以直接暴露跟骨关节,从而减小手术创伤,降低术后
【中文期刊】 许晓光 刘艺祥 等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11卷1期 53-56页
【摘要】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在急诊室的骨折患者中占2%.跟骨骨折多因高处坠落导致,垂直暴力使得75%的跟骨骨折表现为关节内骨折[1].距下关节塌陷的骨折块由内向外作用于跟骨的外侧壁,造成外侧壁骨折块移位.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外踝撞击、
【中文期刊】 侯建伟 王晓东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29卷2期 173-176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内侧撑开技术辅助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Sanders Ⅱ型、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骨科对20例新鲜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3~70岁,平均(
【中文期刊】 杨伟强 付炳金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27卷12期 27-31,37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有效固定跟骨后距关节面的新型锁定钢板,并与普通锁定钢板比较以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新型锁定钢板)36例和对照组(普通锁定钢板)3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中文期刊】 舒景坤 李红 等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25卷4期 594页 ISTIC
【摘要】 2021年1 ~7 月,我科采用钉中钉内固定系统治疗11 例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1 例,男8 例,女3例,年龄21~55岁.左侧7例,右侧4例.合并症:2 型糖尿病2 例,
【中文期刊】 安志辉 邢燕锋 等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24卷8期 610-612页 ISTIC
【摘要】 跟骨位于足后下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足部损伤,多由于坠落导致,道路交通伤、长期跑步及碾压伤也可引起[1]. 临床中根据CT骨折征象可将跟骨骨折分为4型,分别为SandersⅠ~Ⅳ型,其中以SandersⅡ、Ⅲ型最为常见
【中文期刊】 王明丽 赵爱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25卷2期 232页 ISTIC
【摘要】 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科采用跗骨窦横切口结合足跟后部纵切口治疗18 例 SandersⅡ、Ⅲ型闭合跟骨骨折患者,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18例,均为男性,年龄21 ~68 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
【中文期刊】 王亚鹏 付炳金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26卷11期 28-33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带有距下关节加压融合功能的新型跟骨接骨板,评价其应用于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距下关节融合板对50例需要一期融合距下关节的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和末
【中文期刊】 田冲 高博 等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2年39卷4期 333-337页
【摘要】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跟骨骨折占跗骨骨折比例的60%左右,是足部较为常见的损伤[1-3].跟骨是足部极为重要的承重骨,其特殊的解剖结构、自身形态、相对位置和夹角均对足部功能有较大影响,使跟骨骨折的治疗方式受到限制,约75%的骨折患者愈后
【中文期刊】 姚明锋 蒋晖 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32卷11期 1011-1014页
【摘要】 跟骨骨折属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可导致跟骨高度降低和足弓塌陷,影响跟骨的外形及力学稳定,若治疗不及时,具有较高致残风险[1].临床上对跟骨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方法采用外侧"L"型切口,手术切口较大,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