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37
- 80
- 49
- 49
- 45
- 676
- 418
- 295
- 203
- 180
- 119
- 112
- 110
- 104
- 9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庞米米 林涵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年35卷12期 1714-1719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目的 构建TLR9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对其表型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TLR9基因敲除小鼠;利用毛细管凝胶电泳技术鉴定敲除小鼠的基因型,并通过PCR产物测序分析对敲除效果进行鉴定;利用qRT-PCR和
【中文期刊】 祁英杰 杨彩玲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1期 86-88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调查河南汉族人群19项遗传性状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河南汉族人群1010个无关个体,对前额发际、发旋、发式、达尔文结节、耳垂、耳垢、眼睑、鼻尖、卷舌、翻舌、三叶舌和尖舌12项头面部遗传
【中文期刊】 曾繁荣 王梓州 等 《生物学通报》 2019年54卷9期 8-11页 ISTIC
【摘要】 为平衡和丰富中国各地区汉族人群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调查340名(男170名,女170名)湖北汉族大学生的PTC尝味、卷舌、眼睑、耳垂、前额发际、手指嵌合及拇指类型共7对经典指标,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
【中文期刊】 张庆忠 宋国琴 等 《解剖学报》 2009年40卷3期 503-506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彝族、白族群体部分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及其分布特点. 方法 采用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调查了879人(彝族472人、白族407人)16种遗传性状.计算了各遗传特征的基因频率.采用U检验进行了民族群体间差异显著性比较. 结果 贵州
【中文期刊】 张勋 余跃生 等 《遗传》 2006年28卷4期 399-402页 MEDLINEISTICPKUCSCDBP
【摘要】 对贵州南部地区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毛南族和汉族5个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进行了研究,并对民族间基因频率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1)发型和鼻梁侧面观的显性基因频率均明显低于隐性基因频率,而鼻孔形状则相反.(2)内眦褶、鼻梁侧面观、
【中文期刊】 梁幼生 戴建荣 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4年16卷2期 81-85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索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的遗传性状和传播规律.方法以Wl特异性序列为引物,采用直接PCR技术鉴别出单性克隆尾蚴的性别;用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单性尾蚴感染远交系CD1鼠,进行血吸虫抗性株与敏感株的杂交实验;采用体外虫卵、毛蚴和
【中文期刊】 佘朝文 皮建辉 等 《遗传》 2001年23卷5期 406-408页 MEDLINEISTICPKUCSCDBP
【摘要】 本文对湖南汉族、侗族的16对遗传性状进行了调查.计算出了每对性状的出现率及除扣手和交叉臂外的14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分析了民族间和性别间的差异,同时还分析了惯用手、扣手、交叉臂之间的关系.
【中文期刊】 李文杨 《生物学通报》 2018年53卷2期 41-44页 ISTIC
【摘要】 通过对260名(男113人,女147人)信阳农林学院大二学生的眼脸、卷舌、耳垂、美人尖、拇指弯曲、食指长度等8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眼睑、耳垂、美人尖、拇指弯曲、食指长度和酒窝6对人类遗传性状隐性基因频率较显性基因频率高,卷舌和双手
【中文期刊】 崔晋龙 任晓琳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7年37卷5期 8-12页 ISTICCSCD
【摘要】 首次采用RAPD分子标记法研究内生真菌接种宿主红景天条件下,前者对后者DNA序列水平遗传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12条RAPD引物对ZPRs-R-11接种的红景天扩增出87条条带,多态性百分比为83.9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