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主要中医证型与结肠镜下分型及黏膜微观征象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为UC患者 100 例,均行结肠镜检查.分析中医证型与结肠镜下UC患者分型的关系;分析结肠镜下UC患者微观征象构成状况;分析中医证型与结肠镜下UC患者微观征象的关系.结果 大肠湿热证中Ⅰ型和Ⅱ型较多,而肝郁脾虚证和脾肾阳虚证中Ⅱ型和Ⅲ型较多,三种中医证型的结肠镜下UC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100 例UC患者中,结肠发生水肿 75 例,占比 75.00%(75/100),充血 80 例,占比 80.00%(80/100),糜烂 37 例,占比 37.00%(37/100),溃疡 32 例,占比 32.00%(32/100),息肉 30 例,占比 30.00%(30/100),颗粒感 28 例,占比 28.00%(28/100),黏膜萎缩 6 例,占比 6.00%(6/100),黏膜桥 4 例,占比 4.00%(4/100);大肠湿热证者充血、水肿、颗粒感发生率均高于肝郁脾虚证者、脾肾阳虚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郁脾虚证者、脾肾阳虚证者溃疡、糜烂和息肉发生率高于大肠湿热证者,且糜烂和息肉三种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UC患者主要中医证型与结肠镜下分型及黏膜微观征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通过结肠镜检查结果为临床中医辨证提供客观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