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旋山莨菪碱在照射诱导肺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消旋山莨菪碱(654-2)对X射线诱导小鼠肺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利用小鼠肺泡上皮细胞MLE-12单次大剂量X线照射建立体外放射性肺损伤(RILI)模型,细胞分组为:对照组(未照射)、照射组(16 Gy照射)、处理1组(16 Gy照射+2 μmol/L 654-2)、处理2组(16 Gy照射+10μmol/L 654-2)、抑制剂组(16 Gy照射+10 μmol/L 654-2+2 μmol/L ML385)。照射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进行相关检测。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检测观察细胞处理后的恢复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21、p16、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Nrf2 Ser40位点磷酸化(p-Nrf2)、p62、血红素氧合酶1(HO-1)、NAD(P)H醌脱氢酶1(NQO1)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内总活性氧(ROS)产生;按照相关试剂盒检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实时反转录PCR检测检测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基(GCLM)等mRNA表达情况。计量资料以 xˉ±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与照射组相比,处理1、2组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减少,细胞衰老减轻( P均<0.001)。与照射组相比,处理2组的γH2AX蛋白表达减少( P=0.037),细胞凋亡减少( P=0.026),细胞增殖能力增强( P=0.004),GSH( P=0.002)、SOD( P<0.001)活力提高,且ROS减少( P=0.001)。随着654-2的作用时间延长,MLE-12细胞的总蛋白中Nrf2、p-Nrf2的表达增强,同时Nrf2下游抗氧化蛋白NQO1及HO-1的表达增强,GCLC及GCLM mRNA表达增强。当加入Nrf2小分子抑制剂ML385后,抑制剂组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 P=0.145)、ROS( P=0.317)与照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654-2可以激活Nrf2通路,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衰老,从而发挥对RILI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拟靶向胆汁酸代谢组学筛选柴胡抗抑郁的活性部位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研究柴胡Bupleuri Radix不同极性部位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干预作用和神经递质调节作用,筛选出最佳药效部位,并建立一种能够测定抑郁大鼠胆汁酸谱的方法.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35mg/kg)组、柴胡低极性部位(15g/kg)组、柴胡中极性部位(15 g/kg)和柴胡高极性部位(15g/kg)组,每组9只,造模28d同时给药,动态测定大鼠的体质量变化,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行为学变化;采用UPLC-MS测定血清中色氨酸(tryptophane,Tr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5-羟基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HIAA)、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多巴胺(dopamine,DA)、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酪氨酸(tyrosine,Tyr)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血清总胆红素(serum bilirubin,TBIL)含量;采用ELISA测定盲肠内容物中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采用UPLC-MS/MS拟靶向代谢组学建立36种胆汁酸的拟靶向相对定量方法,测定盲肠内容物胆汁酸谱,并对组间胆汁酸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柴胡不同极性部位组和盐酸文拉法辛组均可回调CUMS引起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直立次数、水平穿越格数异常和血清中 Trp、5-HT、5-HIAA、NE、DA、Ach、GABA、Glu、Tyr 水平(P<0.05、0.01、0.001),且柴胡低极性部位回调效果最好.同时柴胡低极性部位可显著回调大鼠血清γ-GT活性及血清TBIL、盲肠内容物TBA含量(P<0.05、0.01);建立了 36种胆汁酸的拟靶向相对定量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胆汁酸谱分析表明,柴胡低极性部位可调节盲肠内容物胆汁酸谱,通过回调其中5种差异胆汁酸(牛磺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牛磺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牛磺石胆酸)发挥药效作用.结论 柴胡低极性部位为抗抑郁最佳药效部位,同时能够调节胆汁酸谱的代谢紊乱,发挥肝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饲料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或牛磺酸对杂交鳢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实验旨在探讨饲料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或牛磺酸(Taurine)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a ♀ × C.argus ♂)幼鱼肠道生长、消化、抗氧化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均重为(22.02±0.02)g的杂交鳢45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投喂基础饲料以及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3%N-氨甲酰谷氨酸、1%牛磺酸的3种实验饲料,记作对照组,0.03%NCG组和1%Taurine组,饲喂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03%NCG或1%Taurine可显著提高杂交鳢蛋白质沉积率(P<0.05),提高肠道淀粉酶和肌酸激酶活性(P<0.05),促进前肠肌层厚度、中肠绒毛宽度、中肠肌层厚度和后肠肌层厚度生长(P<0.05),增强肠道厚壁菌群和支原体属丰度(P<0.05),显著降低饲料系数和肠道丙二醛含量(P<0.05),显著降低肠道梭杆菌群和梭菌属丰度(P<0.05).此外,饲料中添加0.03%NCG可显著提高杂交鳢肠道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显著缓解肠道病理状态(P<0.05),显著提高杂交鳢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钠钾ATP酶活性(P<0.05),促进前肠绒毛长度、前肠绒毛宽度和后肠肌层厚度生长(P<0.05),并显著提高肠道OUT占比、Chao和Ace指数(P<0.05),增强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NCG在增强肠道抗氧化活性,缓解肠道氧化损伤方面优于添加牛磺酸,但饲料添加牛磺酸可以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增强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维持肠道稳态并促进肠道生长,其作用效果优于补充NC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漆黄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漆黄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将50 只雌性SD大鼠采取双侧卵巢切除法构建骨质疏松症模型,分为模型组、漆黄素10、20、40 mg/kg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 10 只.漆黄素组给予不同浓度漆黄素干预,阳性对照组给予雌二醇(E2)干预,连续8 周.另选10 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E2、Ⅰ型胶原羧基 C 端交联肽(CTX-Ⅰ)、骨 γ-羧基谷氨酸蛋白(BGP)以及骨密度(BMD),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采用Micro-CT测定骨指标[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小梁数目(Tb.N)],采用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检测骨生物力学参数(股骨颈加载力、胫骨轴强度、腰椎压缩力),Western-blot 检测 Runt 相关转录因子 2(Runx2)、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β-联蛋白(β-catenin)和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LP、OCN、Tb.Sp、CTX-Ⅰ显著升高,E2、BMD、BV/TV、Tb.Th、Tb.N、BGP、股骨颈加载力、胫骨轴强度、腰椎压缩力、Runx2、Lrp-5、β-catenin、Osx水平显著降低(P<0.05);HE染色显示股骨骨小梁排列疏松、网状结构破坏、小梁数减少且断裂点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漆黄素40 mg/kg组及阳性对照组ALP、OCN、Tb.Sp、CTX-Ⅰ显著降低,E2、BMD、BV/TV、Tb.Th、Tb.N、BGP、股骨颈加载力、胫骨轴强度、腰椎压缩力、Runx2、Lrp-5、β-catenin、Osx水平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股骨骨小梁排列及网状结构明显恢复,有较高的骨连接.结论 漆黄素可提高去势骨质疏松大鼠骨应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Wnt/β-catenin蛋白通路、降低大鼠体内高骨转换速率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Hcy、γ-GT、IGF-1水平变化及茵栀黄颗粒对其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γ-谷氨酸转肽酶(γ-G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及茵栀黄颗粒对其影响.方法:140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定结果将患儿分为4个亚组:脑组织正常组(n=32)、轻度脑损伤组(n=38)、中度脑损伤组(n=40)及重度脑损伤组(n=30),另选取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Hcy、γ-GT、IGF-1水平.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n=70)及茵栀黄颗粒组(n=70),比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d、治疗7d后血清胆红素值、Hcy、γ-G T、IGF-1水平变化.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入院时各亚组血清Hcy、γ-G T、IGF-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脑损伤组血清Hcy、γ-G T、IGF-1水平高于脑正常组及轻度脑损伤组(P<0.05),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颗粒组治疗3d、治疗7d后血清胆红素值、Hcy、γ-G T、IGF-1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血清Hcy、γ-G T、IGF-1水平能有效反映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神经毒性损伤程度,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脑损伤的重要评价指标.茵栀黄颗粒可提高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且能有效保护患儿脑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吸虫感染的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用于治疗肝吸虫感染所导致的胆道梗阻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2例胆道梗阻患者,根据是否同时患有肝吸虫感染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用ERC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结果及血白细胞(WBC)、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P)、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生化指标来评价其有效性,并根据ERCP治疗后的并发症如胆道感染、轻症胰腺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来评价ERCP的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均成功完成手术并且在术后,症状明显改善;两组的手术有效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WBC、TBIL、ALP、GGTP、ALT等生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是治疗肝吸虫感染导致的胆道梗阻的有效且安全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拟肝脂清膏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拟肝脂清膏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纳入9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睡前口服,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肝脂清膏方(方药由柴胡、陈皮、砂仁、桃仁、红花、丹参、山楂、茯苓、白术、泽泻、补骨脂等组成),2次/d,每次15 g,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γ-谷氨酸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各项肝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各项血脂指标无明显差异,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肝脂清膏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血脂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无创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进一步提高超声实时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中的肝纤维化指数(LF指数)评估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到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16例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均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检查及肝组织活检.所有患者根据是否为重度肝纤维化,以及是否为肝硬化分别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重度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并由此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1)多因素分析确认脾门指数(OR=13.956,P=0.002)、LF指数(OR=6.283,P=0.023)为重度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γ-谷氨酸转肽酶(OR=1.012,P=0.049)、脾门指数(OR=5.676,P=0.002)、LF指数(OR=14.102, P=0.001)为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新建了重度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预测模型:LFI-SPI评分(LSP评分)与LFI-SPI-GGT评分(LSPG评分).(2)LSP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为0.87,相对于现有的纤维化预测模型:LF指数(AUROC=0.76,P=0.0109),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评分(AUROC=0.64,P=0.0031),FIB-4评分(AUROC=0.67,P=0.0044)及FibroScan(AUROC=0.68,P=0.0021),LSP评分诊断准确度最高.(3)LSPG评分预测肝硬化的准确度较高,ROC曲线下面积0.93,除FibroScan(AUROC=0.85,P=0.134)外,LF指数(AUROC=0.81, P=0.0113)、APRI评分(AUROC=0.67,P<0.0001)、FIB-4评分(AUROC=0.72,P=0.0005)的诊断准确性均低于LSPG评分.结论 预测重度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新模型,LSP评分主要用于筛查重度肝纤维化,而LSPG评分主要用于排除肝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FA联合胆道自扩式金属支架植入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消融(RFA)联合胆道自扩式金属支架植入(SEMS)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实验室指标及预防的影响.方法 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为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SEMS治疗,n=41)和联合组(实施RFA联合SEMS治疗,n=41),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氨基转肽酶(γ-GT)、白蛋白]、术后支架通畅率、随访生存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TBIL、ALT、γ-GT、白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TBIL、ALT、γ-GT明显降低,白蛋白明显升高,且术后联合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术后9、12个月联合组支架通畅率(92.68%、87.80%)较对照组(73.17%、68.29%)明显提高(P<0.05);两组术后6个月生存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12个月联合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联合组平均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术后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97,P>0.05).结论 RFA联合SEMS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时,其在降低实验室肝功能指标、提高白蛋白水平、提高中后期支架通畅率以及延长生存期方面的积极作用较单一SEMS更具优势,可作为无外科手术指征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US-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共12例因恶性梗阻性黄疸行EUS-BD的患者临床及内镜操作资料.患者均因ERCP胆管引流失败或无法完成而改行EUS-BD,包括EUS引导下经胃经肝内胆管穿刺造瘘术(EUS-HGS)、胆管穿刺顺行金属支架置入术(EUS-AS)及经十二指肠经肝外胆管穿刺造瘘术(EUS-CDS).记录操作完成情况、术前及术后1周内血清胆红素及肝酶水平、并发症发生及处理结果、住院天数及随访等.结果 本组患者中2例行EUS-HGS,3例行EUS-AS,7例行EUS-CDS.术后总胆红素(t=3.462,P=0.005),直接胆红素(t=3.351,P=0.006),丙氨酸转氨酶(t=2.399,P=0.037),γ-谷氨酸转肽酶(t=3.256,P=0.031)均较术前显著下降,黄疸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16.67%).1例EUS-HGS患者发生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及气腹;1例EUS-CDS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均成功治疗.无急性胰腺炎、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住院天数5~26 d,平均(13.75±6.92)d.结论 在具有丰富ERCP与EUS操作经验的内镜中心,EUS-BD可作为ERCP胆管支架置入失败后的替代方法,术后需重点监护,及时发现与处理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