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基础医学专业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并评估专题体验式教学方法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22年4月至6月,选取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18级和2019级五年制基础医学专业3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级26名学生为试验组,采用专题体验式教学方法;2018级13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运用Fisher精确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对两组学生的课程教学满意度评价问卷反馈和学习成绩进行评估,其中问卷反馈为匿名填写,共有34人参加。结果:2019级21名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出色"的比例为76.2%(16/21),显著高于2018级13名学生的7.7%(1/13);2019级学生认为课程学习"非常有收获"的比例为61.9%(13/21),显著高于2018级学生的15.4%(2/13);2019级学生"非常同意"推荐这门课程的比例为61.9%(13/21),显著高于2018级学生的7.7%(1/13);2019级学生期末考核中位数成绩为87分,高于2018级学生的81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生物信息学课程中采用专题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成效和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死亡教育内容和培训方式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的死亡教育内容和培训方式需求状况,为制订死亡教育课程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10月参加中华护理学会首届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的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所医院的192名首批安宁疗护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教育内容需求量表和死亡教育培训方式需求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76份。176名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死亡教育内容需求总分为(213.59±27.41)分,濒死护理维度条目均分最高[(4.44±0.57)分],哲学、宗教、民俗的死亡观维度条目均分最低[(3.92± 0.7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是否有丧亲经历和照护临终患者经历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对死亡教育需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97.16%(171/176)的专科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定期培训,仅50.56%(89/176)的专科护士通过媒体获取知识;专科护士希望通过仿真模拟法(83.04%,142/171)、体验式学习(81.29%,139/171)、专题讲座(78.36%,134/171)、网络教育(71.35%,122/171)、影片欣赏法(63.16%,108/171)等培训方式丰富死亡教育培训方式。 结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死亡教育内容需求处于较高水平,但培训方式较为单一,教育者应考虑专科护士死亡教育需求特点,探索我国本土化的教育模式,依托网络智能信息技术,开设以临床实用技术技巧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死亡教育的有效实施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沉浸式体验实践教学在口腔正畸生物力学实操训练中的应用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探讨沉浸式体验实践教学对口腔正畸生物力学临床前实训目标达成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生40 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20 名学生,实验组借助虚拟实验系统、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同时进行专题实践教学与考核,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对该虚拟实验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实践教学 2 周后,对实验组样本进行心流体验问卷调查,包含控制感、沉浸感、愉悦感、专注度等方面.结果 对虚拟实验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显示:实验组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记忆、理解、应用三个维度测试分数分别提升 2.04、8.42 和 6.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流体验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同学都喜欢虚拟实验系统的真实体验,并且表示专注度明显优于传统实践教学.结论 沉浸式体验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抽象概念的理解及临床经验的获得具有积极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新课标下渗透职业体验的大单元教学——以"被子植物的一生"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11/4
以"被子植物的一生"为例,阐述大单元专题复习课设计,以大概念为统领,核心素养为主线,设置"我是特色农业与脱贫攻坚的技术顾问"模拟职业体验,结合实验探究、材料分析、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提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着装老年模拟服体验式教学对新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着装老年模拟服体验式教学对新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84名新护士进行着装老年模拟服体验式教学专题培训.培训前后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体验式教学专题培训后, 新护士共情能力总分及其3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 (均P<0.01) .结论 对新护士进行着装老年模拟服体验式教学培训, 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共情能力, 有助于新护士正确认知护患关系, 规范专业行为, 可应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妇幼保健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参与式教学在妇幼保健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3级~2014级预防医学专业154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2014级76名学生为实验组, 2013级78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用小班参与式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大班授课式教学方法.采用课程体验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等定量、定性研究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和课程总体评价方面的差异,并收集实验组学生对小班参与式教学的意见与建议.结果 实验组学生总体满意度、教学体验、基本技能、清晰的目标和标准及合适的作业量等维度的得分分别为( 4. 24± 0. 78)分、(4. 05±0. 57)分、(4. 07±0. 55)分、(3. 90±0. 57)分、(3. 49±0. 78)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3. 92 ±0. 94)分、(3. 79±0. 76)分、(3. 72±0. 84)分、(3. 59±0. 63)分、(3. 16±0. 67)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实验组各小班学生对课程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实验组学生在定性访谈中对小班参与式教学有较好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结论 妇幼保健学课程小班参与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教学体验和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各小班授课效果的一致性较好.小班参与式教学在妇幼保健学课程中具有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文中介绍了某护理职业院校在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和成效.某院校以医学历史、爱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思想、哲学原理、中华文化、审美素养、伦理道德、评判思维、大健康观十大思政元素框架为指导,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采用视频/案例融合、热点分享、专题嵌入、情景体验、经典诵读、文字感想6种形式开展“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开展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和自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