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前分支近端室性早搏射频消融的新靶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合并电轴右偏的窄 QRS 波室性早搏(简称室早),通常被认为起源于左前分支(LAF)近端.探讨这类 LAF近端室早的确切来源和电生理特征.方法 本研究纳入 22 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合并电轴右偏的窄 QRS波室早患者.在窦性心律和室早期间对束支电位(FP)进行详细三维标测.同时使用心腔内超声重建主动脉窦、左室和乳头肌详细三维图形.结果 在窦性心律下,在主动脉窦下方可发现一簇FPs,这些 FPs代表了左束支系统的一个独立分支,该分支向主动脉根部逆行延伸.将这个分支命名为主动脉根部盲端束(RARB).LAF近端与 RARB末端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3.5±4.2)mm.在所有患者中,室早的最早激动点(EAS)均在 RARB末端,室早的 FP-V间期为(35.1±4.3)ms.从右冠窦(RCC)到 EAS 的最短距离为(5.3±3.5)mm.在 45.5%(10/22)的病例中,RCC处消融可成功消除室早.在其余病例中,左室心内膜面 EAS消融可成功消除室早.结论 RARB末端是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合并电轴右偏的窄 QRS波室早的真正起源点.RARB与左室传导系统主干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因此在 RCC或左室心内膜面 EAS消融成功率高且损伤传导束的风险极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急性阑尾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病人,男性,70 岁.既往高血压病史.因胸骨后间歇性撕裂样疼痛,伴大汗淋漓12小时于2020年4月3日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血压 160/86 mm-Hg,心率 105 次/分钟,呼吸和体温处于正常范围,脐周及右下腹固定压痛.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 15.01 ×109/L,中性粒细胞占86.3%,WBC:15.01 × 109 ,GRA:86.3%.胸腹部 CTA 检查提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指累及降主动脉而未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1].胸腹部CTA检查提示TBAD(指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即TBAD,指累及降主动脉而未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1].腹部彩超检查:右下腹可见一宽约0.9 cm的条状低回声区,短轴呈同心圆,考虑急性阑尾炎.主要诊断为:(1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2)急性阑尾炎;(3)高血压2级(极高危).入院后完善胸腹部CTA等检查,送入重症监护室后给予控制血压、心率,抗感染及一般支持治疗,拟择期行经股动脉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视情况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入院第2 天,病人脐周及右下腹疼痛加重,程度剧烈,伴恶心、呕吐.体格检查:烦躁,急性痛苦病容,强迫体位,烦躁不安,体温38.2℃,心率109次/分钟,血压于140/80 mmHg上下波动,脐周及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范围较前一天扩大.综合考虑后决定急诊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下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病情稳定后再行经股动脉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术中见阑尾尖端化脓,回盲部结构清楚,其周围腹腔内可见白色脓性分泌物.分别结扎切断阑尾系膜、阑尾根部,清除周围脓液,冲洗后关腹.术中及围术期病人血压及心率控制平稳(收缩压于100~120 mmHg之内,心率60次/分钟左右)[2],手术顺利,从开腹至关腹结束用时仅15 分钟.术后第3天行经股动脉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动脉破口被成功封堵,手术顺利.介入术后第4天病人一般情况可,无胸腹疼痛等不适.X 线胸片复查,提示支架固定在位,后顺利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