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中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斑块的鸟类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本研究选取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分布区——滇中高原地区8处天然森林群落作为调查取样对象,定量评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现存斑块中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其组成与分布的特点.野外观测集中于2023年4-8月,采用样线-样点法,共布设3~4km长调查路线8条.结果表明:1)调查共记录鸟类1286只次,隶属7目30科102种.种类最丰富的前3科分别是鹟科(含14种)、噪鹛科(含9种)、柳莺科(含7种);2)东洋界物种占81.4%,古北界物种占4.9%,广布种占13.7%;3)森林斑块中调查到的平均鸟类物种数为32.0±3.5;鸟类Shannon指数在火后恢复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1.536±0.110)中低于原生森林群落(2.037+0.100);4)不同斑块间存在共同的优势种(红头长尾山雀、蓝翅希鹛、灰腹绣眼鸟)和常见种(西南冠纹柳莺、蓝喉太阳鸟、棕头雀鹛),稀有种则各不相同,导致不同斑块中鸟类物种成分有很大不同;5)基于食性划分生态种组,食无脊椎动物和杂食的鸟类占84.3%,植食性鸟类占11.8%,肉食性鸟类占3.9%.食性相近的鸟类主要通过分割占用森林的垂直取食空间,稀释种间竞争,维持物种共存.对于鸟类物种多样性维持而言,现存的原生性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斑块都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
森林资源优势地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江西省资溪县为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独具森林资源优势地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促进该类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西省资溪县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理论和方法,在调节服务通用指标体系(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氧气提供、碳固定、气候调节、洪水调蓄、水质净化、空气净化、物种保育)及文化服务通用指标体系(景观游憩、教育)基础上,增加负氧离子、康养等指标,并引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修正系数,构建独具森林资源优势的GEP指标体系和方法,评估了研究区2010、2017和2020年GEP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弹性指数及价值损益分析方法量化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GEP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7和2020年资溪县GEP分别为167.88、268.17和384.07亿元.各生态系统GEP占总GEP比例依次为森林>湿地>农田>草地>城镇.研究期间,GEP增加值主要来源于森林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变化对GEP产生了重要影响.2010-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为8501.88 hm2.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依次为草地(-2811.17 hm2)>城镇(1428.06 hm2)>森林(1357.67 hm2)>湿地(1031.05 hm2)>农田(-1005.01 hm2).各类用地的绝对变化主要发生在2017-2020年.各测算指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弹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生态系统,说明GEP对林地面积变化的敏感性最高.价值损益分析表明,城市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GEP,林地、湿地的保护促进了 GEP增加.2010-2020年,资溪县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导致GEP增加18.65亿元,说明资溪县土地利用变化整体上对生态的影响是正向的.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溪县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之后的绿色发展成效,也为研究区今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决策支持,并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GEP核算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稳健性和数据挖掘的痿病核心方药筛选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治疗痿病的古籍验方和名医验案进行挖掘,获得中医治疗痿病的核心组方,并加以筛选与评价,为中医优势病种的新药开发提供示范.通过检索治疗痿病的古籍验方和名医验案中所含方药,建立痿病方药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古籍验方和名医验案的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基于网络稳健性中药药效预测平台计算获得古籍验方和名医验案核心组方的干扰分值.在此基础上,将古籍验方、名医验案、计算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判,最终确定聚类获得的核心组方的开发优先等级.结果显示,古籍验方和名医验案用药多倾向于补虚、活血化瘀、清热和解表类,尤以温性和甘味药为主,主要归属脾、肝、肾经.古籍验方和名医验案聚类分析获得的核心组方通过网络稳健性分析显示,古籍验方组合1对疾病网络的扰动作用最强,综合评价显示具有最优的开发潜力.中医治疗痿病均重视脾、肝、肾、肺的调理,补虚的同时辅以清热、活血化瘀和解表类药物,获得的古籍验方组合1提示具有最优的潜在开发价值,形成的"古籍验方-名医验案-计算分析"整合策略可用于中药新药候选处方的筛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肛瘘术后应用中医药治疗患者创面愈合相关信号通路及生长因子变化的临床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肛瘘一般难以自愈,手术是治愈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因肛瘘病变位置特殊,术后创面多为开放性,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增加患者痛苦.近年中医药治疗因费用低、疗效理想等优势已逐渐成为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主要方式.目前发现,部分中草药化合物的活性成分、中药复方制剂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有重要作用.通过检索发现,中医药可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缺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Hippo等信号通路等加速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通过总结肛瘘术后应用中医药治疗患者创面愈合相关信号通路、生长因子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中医药治疗肛瘘术后患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荒漠草原不同功能群优势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掌握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及植物间的水源关系对实现荒漠草原地区可持续的植被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荒漠草原灰钙土生境(胡杨、中间锦鸡儿和短花针茅)和风沙土生境(胡杨、北沙柳和赖草)中的5种优势植物为对象,测定植物木质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降雨中稳定同位素(δ2H和δ18O),并结合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和根系数据,使用MixSIAR模型对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内5种植物主要利用土壤水,且在不同生长阶段会利用不同层次的土壤水.灰钙土生境中,胡杨的水源在整个生长季变化最大,生长季初期(5-6月)主要利用60~100 cm 土壤水,生长旺盛期(7-8月)水源下移至100~200 cm 土壤水,而在生长季末期(9月)水源又上移至0~20 cm 土壤水;中间锦鸡儿在生长季初期主要利用60~100 cm 土壤水,但在生长旺盛期和末期上移至0~20 cm 土壤水;短花针茅在生长季初期和末期主要利用20~60 cm 土壤水,而在生长旺盛期上移至0~20cm 土壤水.在风沙土生境中,胡杨在生长季初期主要利用60~100 cm 土壤水,但在生长旺盛期和末期上移至0~20 cm 土壤水;北沙柳在生长季初期和生长旺盛期主要利用60~100 cm 土壤水,但在生长季末期下移至100~200 cm 土壤水;赖草整个生长季都主要利用20~60 cm 土壤水.土壤含水量、降雨的季节变化及植物的根系分布都会影响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在整个生长季中,灰钙土生境中的乔木、灌木和草本3种优势植物间存在水文生态位分离,促进了其对水分的分配和利用;风沙土生境中对应的3种优势植物间存在水文生态位重叠,导致其对水分的激烈竞争(特别是乔木和灌木间).因此,在进行植被恢复时必须同时考虑物种特征和土壤特性,引入具有互补性水分利用特征的物种组合,才能实现荒漠草原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和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定量磁敏感图在大脑以外区域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定量磁敏感图(QSM)是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定量MRI技术,QSM技术在量化人体脏器组织中铁沉积的含量、监测血氧饱和度以及鉴别其他各种抗磁性、顺磁性物质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与优势,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以及疗效的评估,对临床决策提供良好的参考.目前关于QSM方面的大部分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比如脑卒中、脑肿瘤、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以及脱髓鞘病变.近年来,随着QSM技术的成熟以及算法不断革新,该技术在大脑以外区域的临床应用逐渐活跃,本文就QSM技术在大脑以外区域的临床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针药结合治疗哮喘的临床优势与针灸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系统梳理针药结合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数据挖掘探讨其潜在的临床优势与针灸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收录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ups等数据库中的近20年临床研究文献,建立"针药结合治疗哮喘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及SPSS Modeler 18.0、Gephi0.10.1软件进行文献挖掘分析.结果 ①针刺优势以靶器官功能与多项血生化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的调节为主;中药优势为能进一步增强肺通气功能;针刺与中药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哮喘患者临床疗效.②针刺治疗哮喘重要程度排名前5位的腧穴依次为肺俞、定喘、足三里、肾俞、膻中,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定喘-肺俞支持度最高,其次为脾俞-肺俞;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阴肺经为常用经脉.③体现针刺优势的腧穴处方重视局部选穴,循经选穴,上下配穴.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哮喘是提高疗效的主要原因,其临床优势在于局部与整体兼顾,"标本同治,从肺论治,局部选穴,远近配穴"的临床取穴规律是针刺优势的体现之一,这为针药结合的科学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8-2023年莆田市5岁及以下儿童流感流行病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福建省莆田市5岁及以下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2018至2023年间采集莆田各流感监测哨点医院5岁及以下儿童的呼吸道样本,采用荧光PCR(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汇总临床数据对时空传播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莆田市共采集并检测流感样病例样本7449例,阳性530例,阳性率7.12%.2018年阳性病例数量达到147例,2019年阳性率为13.83%,均为所观察到的最高值.流感主要在冬春季和夏季发病,仙游县是流感的高发区,甲型H1N1和乙型Victoria病毒株间存在交替优势.随着年龄增长,流感检出率在2岁、4岁和5岁分别为6.587%、9.92%和11.97%,呈上升趋势,男性患儿数量高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莆田市5岁及以下儿童流感病毒以甲型H1N1和乙型Victoria为主,呈现出明确的季节性和年龄、性别分布特征,为当地流感防控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农村医生社区健康管理能力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背景 农村医生(以下简称村医)作为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是农村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社区健康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目的 调查我国村医健康管理能力现状,探讨村医社区健康管理能力提升策略,为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于 2020 年 8 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全国东、中、西部5个省份共抽取村医3 916名.通过"问卷星"平台向村医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村医的儿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能力具备情况,以及各项能力满足工作需要情况,均由村医自评.结果 3 916名村医中,分别有3 494名(89.22%)、3 175名(81.08%)、3 775名(96.40%)、3 738名(95.45%)村医具备儿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能力.性别方面,女性村医的计生指导、孕期健康指导、围绝经期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妇科常见病筛查能力及妇女总体健康管理能力具备率高于男性村医(P<0.05);男性村医的常见慢性病危急状况识别与处理方法、常见慢性病稳定期治疗与并发症预防能力及慢性病患者总体健康管理能力具备率高于女性村医(P<0.05).执业资质方面,执业(助理)医师的围绝经期疾病的预防与诊治能力具备率高于乡村医生和其他/无资质的村医(P<0.008 3),执业(助理)医师村医的妇女总体健康管理能力具备率高于乡村医生(P<0.008 3);全科医师的老年人功能减退预防能力具备率高于乡村医生(P<0.0083).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上者的常见慢性病稳定期治疗与并发症预防能力具备率高于大专学历者(P<0.017).东部地区村医的体检指导与常见病筛查能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率高于中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P<0.017);东部、中部地区村医的健康与自理能力评估、不良情绪识别与干预、功能减退预防能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率高于西部地区(P<0.017).结论 我国村医基本具备健康管理能力,女性村医在开展妇女健康管理服务方面更具优势,乡村医生执业资质村医的少数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能力不足,西部地区村医的老年人健康管理能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情况相对较差,应采取积极措施提升村医素质,促进村医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儿眼科与斜视》(译著)一书出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19至2020基础与临床科学教程"《小儿眼科与斜视》一书由美国眼科学会(AAO)组织编写,是国际眼科联盟(WOC)和中国医学考试网都推荐全世界的眼科医生和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眼科临床教程.现在我们组织石一宁等专家翻译.本书主要介绍了基础的眼部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斜弱视、小儿葡萄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检查、诊断与治疗,视力矫正等.图书涵盖面广、内容权威,实用性强.除了配有大量清晰的病理图片、临床学习视频外,还配有大量测试题,能帮助读者加深对前面知识的理解,非常适合自学使用.本书在儿童眼健康基础知识、临床处理及最新进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助于我国眼科医生拓宽医学诊疗视野,系统学习小儿眼病相关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及专业英文水平,更好地服务患者.本书将会成为青年眼科医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教材,引导更多眼科医生关注并学习儿童眼病的相关知识,积极推动我国儿童眼病诊疗水平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