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性人体机能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传统机能学实验以验证性动物实验为主,强调固定的步骤程序和操作规范,几乎不涉及临床使用的动态检测技术、仪器等。此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自由探索的机会,与临床、科研结合不够紧密,不符合医学教育早临床、早科研、自主学习的要求,不能充分实现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南京医科大学近年大力推行的人体机能实验是以人体为实验观察对象,可直接获取人体数据的实验模式,与临床结合紧密,具有极强的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探索性和创新性。本研究通过深入探索自主研发穿戴式实验仪器,实现多路生理信号的长时程检测,实施体验探究式教学设计等,构建了人体机能实验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沉浸式学习,将医学教育基础和临床结合、实训和虚拟互补、教学与科研融通,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营养指导联合运动干预在社区老年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营养指导联合运动干预在社区老年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杭州市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120例老年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平衡膳食与运动联合干预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乳清蛋白。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BMI、握力、小腿围、步速、5次起坐实验、人体肌肉率、人体脂肪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BMI(25.39±0.95)kg/m 2,对照组(25.46±0.93)kg/m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6, P>0.05);干预组握力(23.43±2.04)kg、小腿围(32.60±1.34)cm、步速(0.83±0.10)m/s、5次起坐实验(11.05±1.50)s、人体肌肉率(47.69±2.87)%、人体脂肪率(33.68±2.20)%,6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62、-2.06、-2.62、2.46、-3.68、2.46; P<0.05)。 结论:营养指导联合运动干预可改善社区老年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肌肉力量等功能性指标,延缓因肌肉衰减导致的机能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对我国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通过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观摩,了解了其医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其机能实验更为重视人体实验、重视医学基础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重视团队讨论,而这些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针对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人体生理实验、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等提出改革的设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结果为导向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呼吸系统人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以结果为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呼吸系统人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2017级和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参加机能学实验教学的5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19级312名学生设为试验组,2017级25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参加线下呼吸系统动物实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试验组除线下呼吸系统动物实验外,新增呼吸系统人体虚拟仿真实验,采用基于OBE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考试成绩和对试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采用 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13.6±1.6)分比(12.2±2.5)分, P<0.001]和总成绩[(12.0±0.6)分比(11.5±0.9)分, P<0.001]均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基于OBE的人体虚拟仿真实验在提高学习兴趣[(4.1±0.7)分比(3.5±0.5)分]和学习效率[(4.0±0.8)分比(3.7±0.8)分],增加主动参与程度[(4.2±0.7)分比(3.6±0.8)分]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基于OBE混合教学模式的人体虚拟仿真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呼吸系统实验学习效果、提高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学生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军事导向型人体机能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人体机能学实验作为机能学发展的新方向,在许多高校的积极推动下已初见规模。空军军医大学面向战场,对接临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各器官系统,依托军事医学案例,研发新实验,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并实施课程思政,于2021年探索开设了人体机能学综合实验课程,着力建设了军事导向型"虚拟仿真实验-动物实验-人体机能学实验"三位一体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反馈显示,学生认为综合实验能够更为直观地反映人体真实情况,对临床和军事应用更具实际意义。人体机能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建设,可以为有效提升实验教学育人水平,培育高素质的卫勤人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断肢再植术实验研究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断肢再植术是指用手术方法将离断的肢体重新接回原位,恢复其生理机能的一种外科技术。陈中伟、钱允庆等在1963年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手术,而所依据理论基础来自屠开元、赵定麟等在1962年发表的《离断肢体再植术的动物实验》一文,文章详细阐述了断肢再植术的相关技术、操作程序、手术要点及并发症处理。陈中伟、钱永庆正是按照文章中的操作要点才完成了世界首例人体断肢再植。断肢再植术是中国人的骄傲,激励着骨科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药物抵抗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体质的相对稳定性使体质在外界环境变化时维持稳态;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使体质的调控改变成为一种可能.而人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及身体素质与其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也展现了中医体质类型动态变化的规律.这样也可以推理假设出,通过体质干预方法,有效提高人形态、机能、素质的综合评级,可能有利于偏颇体质的纠正,也将有利于减弱或者消除药物抵抗.然而,通过古今中外文献检索,有关药物抵抗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文献较少,就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药物抵抗的研究又存在着诸多不统一的现象,中医体质类型的甄别研究也有待与时俱进的完善,基础实验研究也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切片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正常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切片,学习其相关生理功能,为后续病理学和机能学科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和资源的日益发展,组织学实验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数码显微镜的广泛应用,组织切片的数字化,全切片扫描技术日新月异,虚拟实验室的推广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数字化的时代,把原有的切片如何长期保存下来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数字化和虚拟化切片的出现和发展,同样带来了区域性和个性化等诸多问题.如何更新和补充现有的切片,如何进行实操训练,数字化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仍然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斑人群APP、Aβ、NOX和SOD检测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老年斑是人体内脏衰老的象征,是人体老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皮肤老化的显著特征.目前认为,进入老年以后,细胞代谢机能减退,体内脂肪容易发生氧化,产生一种叫做脂褐质的极微小棕色颗粒堆积在皮肤的基底层细胞中,衰老的组织细胞失去应有的分解和排异功能,导致超量的棕色颗粒堆积在局部细胞基底层内,以及老年体内具有抗过氧化作用的SOD的活力降低了,自由基也就相对增加了,自由基及其诱导的过氧化反应长期毒害机体,从而在人体表面形成老年斑[1].目前关于老年斑形成及病理损伤确切机制仍不清楚,相关的实验研究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老年斑人群APP、Aβ、NOX和SOD的检测,探讨其在老年斑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碧教授“重邪实”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李碧教授对慢性肾炎的辨治有独到经验,提出“重邪实”辨治本病.认为慢性肾炎是风、湿、热、毒、瘀等实邪侵扰人体,与人体正气相搏于肾,导致肾关不固、封藏失守、精微外泄,主水功能失职,形成蛋白尿或(和)血尿,进一步造成肾及相关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非单纯正虚所能导致;“重邪实”论治,畅达肾关,往往能迅速恢复肾脏机能、改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控制病情反复发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可靠有效的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