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参凝胶(坤立舒®)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开展苦参凝胶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综合评价.方法 经过系统梳理苦参凝胶治疗VVC(湿热下注证)的现有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基于多准则决策(MCDA)模型,应用CSCv2.0软件,从"6+1"维度对苦参凝胶进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 苦参凝胶开展了自发呈报系统(SRS)监测数据、随机对照试验(RCT)、真实世界研究、Meta分析和非临床安全研究,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为A级;Meta分析显示苦参凝胶和抗真菌药物(氟康唑胶囊、克霉唑阴道片、克霉唑阴道泡腾片、酮康唑片)联合使用在假丝酵母菌转阴率、复发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方面优于抗真菌药,有效性评为A级;采用决策树模型,根据增量效应水平分析,苦参凝胶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方案更具有经济性,经济性评为B级;苦参凝胶联用抗真菌药可显著降低VVC的复发率,为国内首个阴道用卡波姆凝胶剂(专利号:ZL031151981),创新性评为B级;一般不需要个体化治疗方案,供应贮运方便较高,政策宣传促销信息和药品信息规范,医护、患者都易操作;中成药信息齐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比较规范,准确;适宜性评为B级;药品价格属于中等,可负担性和可获得性均较好,可及性评为B级;来源于《金匮要略》的苦参汤,人用经验丰富,中医药特色评为B级.结论 综合"6+1"维度,采用CSC v2.0软件计算得出,苦参凝胶的临床价值评价为A类,建议可直接按程序转化为基本临床用药管理的相关政策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伴高危型HPV感染的LSIL患者HPV清除与阴道微生态间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阴道微生态对伴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HPV清除速度有无影响.方法 选取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LSIL或CIN1,且均合并HR-HPV感染的患者351例,随访1~2年,观察入组时的阴道微生态状态与随访6个月及12个月时的HPV清除情况.结果 对于有随访结果的334例,至随访6个月时,细菌性阴道病(BV)组HPV转阴率为20.29%,低于阴道微生态正常组(32.35%,P<0.01),其余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组、滴虫性阴道炎组及其他微生态失衡组与阴道微生态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随访12个月时,各微生态失衡组与微生态正常组间HPV转阴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V感染可能在短期内影响LSIL患者HPV清除速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壳聚糖妇科软凝胶在大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模型中抗真菌及黏膜修复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建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大鼠模型来评估水溶性壳聚糖妇科软凝胶(商品名:富宁康)治疗VVC的抗真菌及黏膜修复作用.方法 2018年9-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相关动物实验.将30只雌性Sprague Dawley (SD)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模型组、富宁康组、制霉菌素组及雌激素组,根据分组连续给药7d,停药后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计算病原体转阴率,取阴道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HE)、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检测阴道组织变化.结果 停药1d及4d后富宁康的病原体转阴率均为100%.富宁康治疗后,大鼠阴道黏膜厚度较感染大鼠显著增加[(114.15±12.65)μm vs.(74.47_+ 28.90) μm,P=0.001],阴道上皮结构基本恢复至正常.此外,富宁康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及干扰素(interferon,IFN)-γ未见显著改变,但IL-17(P=0.035)及非B细胞IgG(P=0.003)表达上调.结论 富宁康能够有效清除真菌,修复阴道黏膜并调节局部固有免疫应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苯扎溴铵联合双氧水及氟康唑滴耳液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析苯扎溴铵联合双氧水及氟康唑滴耳液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诊断为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苯扎溴铵联合双氧水及氟康唑滴耳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氧水及氟康唑滴耳液治疗,共治疗5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真菌转阴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并考察2组半年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4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耳道内出现曲霉菌、白假丝酵母菌、青霉菌等真菌的例数明显降低,其真菌转阴率为79%,显著高于对照组51%(P<0.05).观察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2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半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扎溴铵联合双氧水及氟康唑滴耳液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及复发率降低,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局部药物治疗对B族链球菌阳性合并阴道微生态异常孕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阴道用药对妊娠期B族链球菌(GBS)阳性并阴道微环境异常孕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建册的孕妇(12周建册或孕期有阴道炎症状者)4 824例,妇检时取阴道分泌物做白带常规检测并分析阴道微生态状况,同时以无菌棉拭子取阴道下1/3分泌物做GBS筛查,将GBS阳性合并阴道炎者[清洁度Ⅲ-Ⅳ,白细胞≥+++,和/或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198例按照病原菌感染种类(霉菌、BV及混合感染)平均分为3组,A、B及C组各66例,分别以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丸、乳杆菌活菌胶囊或二者联合塞阴道一粒,1次/d,7d为一个疗程.停药7d后复查,仍阳性者继续用药一个疗程后再次复查.统计阴道炎治愈、GBS转阴情况、流产、早产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结果 GBS阳性者共293例,占6.09%,其中仅GBS阳性无阴道炎者95例,198例阴道微生态异常.3组异常者治疗一周后,临床症状好转、阴道微生态转为正常、病原菌转阴性及GBS转阴性率A组分别为82%、84%、88%及49%;B组分别为76%、68%、48%及36%;C组分别为90%、92%、92%及64%;治疗一周后GBS阳性者(A组34例,B组42例,C组24例),继续用药一疗程复查,其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3组孕妇治疗前流产、早产及胎膜早破发生率较阴道微生态正常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流产、早产及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降低,接近微生态正常者.结论 孕妇生殖道GBS阳性者阴道微生态异常比例增多,病原菌检测中GBS合并WC者最多.硝呋太尔制霉菌素软胶丸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阴道炎临床效果好,而GBS转阴率不高,继续治疗一个疗程,不能提高转阴率.但可以改善阴道微生态,使早产及胎膜早破的发病率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苦参凝胶联合抗真菌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系统评价苦参凝胶联合抗真菌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收集苦参凝胶联合抗真菌药治疗VV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原则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4篇文献,共计32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抗真菌药相比,苦参凝胶联用抗真菌药能显著提高VVC患者假丝酵母菌的转阴率[RR=1.20,95% CI(1.17,1.24),P<0.00001],降低VVC的复发率[RR=0.25,95% CI (0.17,0.35),P<0.00001],且在改善阴道瘙痒 [MD=-3.34,95%CI(-3.54,-3.15),P<0.00001]、阴道疼痛[MD=-2.66,95% CI(-3.16,-2.17),P<0.00001]、白带异常[MD =-2.87,95% CI (-3.13,-2.67),P<0.00001]、阴道黏膜充血[MD=-3.60,95% CI(-4.02,-3.18),P<0.00001]等症状方面优于单用抗真菌药治疗.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6,95% CI (0.29,2.49),P=0.78].结论 苦参凝胶联合抗真菌药治疗VVC能有效提高致病菌转阴率、降低复发率、加快缓解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用抗真菌药治疗,且临床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英文数据库,纳入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真菌药物对比单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6月30日.纳入文献研究的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RCT,19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真菌药物组在提高假丝酵母菌转阴率[RR=1.35,95%CI(1.28,1.43),P<0.00001],提高临床愈显率[RR=1.46,95%CI(1.36,1.56),P<0.00001],改善临床症状体征[RR=-3.29,95%CI(-3.98,-2.60),P< 0.00001],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0.23,95%CI (0.11,0.52),P=0.0003]及复发率[RR=0.31,95%CI(0.21,0.44),P<0.00001]方面疗效优于单用抗真菌药物组.结论 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优于单用抗真菌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大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模型感染及治疗后的透射电镜和局部免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大鼠模型中感染及治疗后阴道超微结构及局部免疫应答的变化.方法:建立VVC大鼠模型,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制霉菌素组、空白凝胶组及中药组,每组8只.VVC建模成功后,根据分组连续阴道灌注给药14天,停药后计算病原体清除率,阴道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检测阴道组织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和空白凝胶组比较,制霉菌素和中药组的病原体转阴率显著升高(P<0.05).制霉菌素及中药苦参凝胶治疗后,阴道上皮微绒毛及糖萼恢复正常形态,线粒体肿胀程度降低.真菌感染后IL-17表达显著上调(P=0.017),制霉菌素及中药苦参凝胶治疗后IL-17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无明显变化(P=0.620,P=0.324).而各组间IFN-γ、IL-4、IL-21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真菌感染后大鼠阴道上皮组织显著破坏,而制霉菌素及中药苦参凝胶能在体内发挥抗白假丝酵母菌活性,促进受损阴道上皮超微结构尤其是糖萼的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宫颈治疗支架对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转归及阴道微生态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宫颈治疗支架(CEROMOVER?)对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转归的作用及其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因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支架组165例,干扰素组20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HPV转阴率及治疗前后的阴道微生态变化.结果 ①支架组HPV完全转阴率为81.82%(135/165),有效率为83.64%(138/165);干扰素组完全转阴率为34.16%(69/202),有效率为45.05%(91/202).支架组完全转阴率及有效率优于干扰素组(P<0.05).②对于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无论是支架组还是干扰素组,其HPV转阴前后,白带清洁度、Nugent评分、过氧化氢(H2O2)、pH值、优势菌、细菌性阴道病(BV)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WC)感染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支架组转阴患者治疗前后阴道pH值、优势菌、BV及WC感染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治疗支架(CEROMOVER?)对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转阴效果显著,并显著改善阴道微生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