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患者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明确患者医疗健康信息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在2017年9月~12月对浙江某肿瘤专科医院的535例癌症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一般资料问卷、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问卷、移动健康信息搜索环境问卷、癌症需求简明问卷和电子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调查。应用SPSS 26.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癌症患者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得分为(60.84±9.60)分,有66.5%的患者"从没有"或"偶尔"搜索移动健康信息。癌症患者信息需求得分为(80.99±27.86)分,电子健康素养得分为(26.54±7.85)分,移动健康信息搜索环境得分为(8.00±2.86)分。癌症患者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与信息需求( r=0.251, P<0.01)、电子健康素养( r=0.538, P<0.01)、移动健康信息搜索环境( r=0.267, P<0.01)呈正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居住地、工作状态、收入水平、电子健康素养、移动健康信息搜索环境、信息需求是癌症患者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共同解释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总变异的39.3%( F=12.151, P<0.01)。相比中心城市,中小城市( β=0.092, P=0.031)癌症患者其搜索行为得分更高;相比正常工作的癌症患者,有病假( β=0.156, P=0.017)和减少工作时间( β=0.138, P=0.002)癌症患者其搜索行为得分更高;相比1 000~3 000元/月( β=-0.194, P=0.002)的癌症患者,小于1000元/月的癌症患者其搜索行为得分更高。电子健康素养( β=0.425, P=0.000)、移动健康信息搜索环境( β=0.179, P=0.000)和信息需求( β=0.091, P=0.027)为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正向影响因素。 结论:癌症患者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较少,居住地、工作状态、收入水平、电子健康素养、移动健康信息搜索环境、信息需求是癌症患者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医原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框架,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医的原因。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对20例延迟就医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根据健康生态学模型的5个层次,将延迟就医原因归纳为11个主题,个人特质层原因包括高龄患者感知觉衰退,足部溃疡未及时发现;行为特征层原因包括糖尿病足知识缺乏,消极治疗心理;人际网络层原因包括家庭支持力度不足,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生活和工作条件层原因包括经济压力大,电子健康素养低,就诊不便;环境政策层原因包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差异,医疗条件限制。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医的原因是多层次系统性的,医务人员既需要从个体层面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从系统层面探索相关的家庭、社会医疗支持资源,指导患者获得最佳医疗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的医院健康素养概念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医院健康素养(hospital health literacy, HHL)概念框架及概念,以探究我国医院的健康素养促进机制。方法: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研究范式,于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围绕"医院如何促使患者更容易获取、理解及利用健康信息和医疗服务"深度访谈12名医院中、高层管理者,并在3家医院开展田野观察,经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及选择性编码分析资料,建立我国HHL概念框架及概念。结果:HHL概念框架由内部驱动机制(医院完善健康素养促进型管理体系、员工主导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素养促进型物质环境建设)和外部驱动机制(与外部组织、机构合作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协同构成。我国的HHL概念为,为使不同健康素养水平的患者更容易获取、理解和利用健康信息及充分利用医疗服务,医院在提高健康信息的可及性和可理解性及降低医疗服务的复杂性上所具备的支持性环境和人力资源的综合。结论:我国医院的健康素养促进机制包括了内、外部驱动机制的协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动利用行为异象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5/4/19
目的: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与主动利用行为偏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主动利用行为优化的策略,为提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专题访谈法收集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认知及利用行为信息;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与助推、助力理论等,剖析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与主动利用决策行为的偏差,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结果:受信息与不确定性影响下的有限理性影响,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存在初始印象形成的锚定效应以及对自我健康的过度自信效应.行为决策时,老年人会受到群体趋同性的羊群效应影响,损失厌恶和偏好结构的存在也会制约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动利用.中医药健康管理结果的时间贴现会使老年人产生跨期选择偏好.结论:构建社会支持性环境以调整老年人的认知偏误;建立规范化的社会制度,突出框架效应的正向作用;提升中医药健康素养,助力理性决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5/4/19
-
衰弱老年人运动锻炼促进与阻碍因素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2025/4/5
目的 系统整合影响衰弱老年人运动锻炼的促进与阻碍因素,为制订相关运动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衰弱老年人运动促进与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9月1日.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提炼出72个研究结果,最终归纳为10个类别,综合为2个整合结果:促进因素包括个人运动动机、感知身心获益、人际间积极互动、多元的社会支持系统及以人为本的运动方案;阻碍因素包括基础疾病及躯体功能限制、消极心理状态、低健康素养、家庭角色冲突及环境的限制.结论 衰弱老年人运动锻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提高衰弱老年人运动的积极认知,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建立全方位支持系统,增强衰弱老年人社会联络感;制订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运动方案,提高衰弱老年人的运动积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5/4/5
-
移动医疗准备度的概念分析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5/1/25
目的 分析移动医疗准备度的定义和内涵,为移动医疗准备度的评估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移动医疗准备度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采用Walker和Avant概念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38篇.移动医疗准备度包括采纳新技术的意愿、数字健康素养、技术可及性和支持性环境与资源4个定义属性;前因包括数字鸿沟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和用户因素;后果包括对用户的影响和对卫生保健系统的影响.目前尚缺乏成熟且广泛应用的移动医疗准备度测量工具.结论 该研究通过概念分析明确了移动医疗准备度的概念属性,为社区护理工作者评估用户的移动医疗准备度提供了参考.未来,研究者可结合移动医疗准备度的内涵,开发移动医疗准备度评估工具,针对移动医疗的实施构建干预方案,从而促进国内移动医疗的实践应用,推动智慧护理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5/1/25
-
中国老年居民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5/1/11
目的:从多因素层面分析与探讨我国老年居民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开展老年人群心理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用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对我国五省市老年居民进行心理亚健康问卷调查.使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老年居民心理亚健康的影响,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度量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结果:老年居民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重要性排位由大到小):健康关注度、居住环境舒适度、自评人际关系重要性、自评挫商、受二手烟影响程度、饮酒情况、家庭结构(大家庭)、重大生活事件、婚姻状况、童年期心理创伤事件、性别和户籍(P<0.05).结论:老年居民的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人、心理、行为、人际和环境因素多个方面,其中健康关注度、居住环境舒适度、自评人际关系重要性和自评挫商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建议通过增强心理健康素养、改善居住环境、支持心理弱势群体人际网络建设、完善老年心理服务等方式提高老年居民心理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5/1/11
-
课程思政赋能下护理本科生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12/21
课程思政作为护理本科教育的核心理念,旨在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对护理本科生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索.在理论框架设计、评价指标选择与建立、评价方法创新等方面融入课程思政要求,旨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护理专业人才提供坚实而有效的支持.通过不断拓展和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实践,在护理本科教育中贯彻落实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政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具指导性和激励性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推动护理本科生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21
-
美国组织健康素养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4/12/7
通过系统综述美国医疗机构、图书馆和药房在组织健康素养建设中的背景与特征,重点探讨了三者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尽管医疗机构、图书馆和药房在服务对象的范围、健康服务的形式以及评价工具的应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在实现全面健康素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提出构建健康素养支持性环境的新启示:加强组织健康素养体系建设,推动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旨在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7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训练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0/2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肺泡和/或气道异常导致持续性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表现出胸闷、慢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或呼吸衰竭,威胁生命健康[1,2,3]。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为COPD良好转归的关键。不规律治疗诱使疾病反复发作,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致病情与肺功能严重程度不一致,不利于早日康复[4]。健康素养指个体获取、理解并利用健康信息做出健康决策[5]。高水平健康素养有助于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康复训练依从性好[6]。社会支持指源于个体外的所有支持总和,可降低或防止外部伤害,适应社会好[7]。自我运动是个体在环境中判断自身能否充分执行、完成训练行为的信心[8]。社会支持及运动自我是康复训练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两者在COPD健康素养影响康复训练依从性中的作用报道尚少[9,10]。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