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光栅立体成像观察高尔夫专项训练对儿童脊柱三维结构影响的纵向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针对少年儿童高尔夫长期专项训练对脊柱三维结构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儿童脊柱生物力学适应机制,为预防高尔夫训练可能引发的潜在运动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纵向观察设计,选取高尔夫训练中心的15名男性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基线(入组时)、3个月和6个月3个时间点,使用光栅成像技术采集参与者的脊柱三维图像数据,并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高尔夫训练对儿童脊柱三维结构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主要体现在骨盆倾斜距离、椎体平均偏移、椎体旋转角度、骨盆旋转角度和骨盆扭转角度等指标的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具有时间效应特点,表明儿童脊柱生物力学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结论:高尔夫训练会引起儿童脊柱三维结构的适应性变化,需要重视脊柱及骨盆生物力学平衡的维护,采取对称性训练等干预措施,以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训练质量、延长运动生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在我国西部4县的实施现状:一项混合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EENC)技术在我国西部4县的实施现状。方法: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新生儿安全项目”的18个项目县中,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四川省和青海省各抽取1个项目县(分别为隆德县、晴隆县、通江县和同仁县),再从每县随机抽取1~2所县级助产机构作为研究单位,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开展现场调查。通过产妇及其新生儿问卷调查获得项目县EENC核心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通过医务人员焦点小组座谈和产妇个人深入访谈获得不同参与者对EENC的体验、态度和需求。分别采用SAS 9.4和NVivo 12.0软件对定量和定性数据进行分析。用混合方法研究整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结果:4个县共收集599对产妇及其新生儿有效问卷信息,共访谈45位医务人员和15位产妇。皮肤接触(skin to skin contact,SSC)持续时间≥90 min的实施比例在贵州省晴隆县最高(90.0%,95% CI:85.2%~94.8%),其次为四川省通江县(83.6%,95% CI:77.7%~89.5%)。青海省同仁县的早开奶率最高(99.3%,95% CI:97.8%~100.0%)。产妇对SSC的积极体验主要体现在幸福感提升和早期母乳喂养促进等方面。脐带断端不消毒、新生儿眼部护理和维生素K 1注射在4个项目县推广均比较顺利,措施逐渐常态化。但部分受访者尚未完全认可SSC和脐带断端不消毒的处理方式。 结论:EENC核心干预措施在项目地区得到了有效落实,但部分医务人员和产妇对个别推荐措施尚存顾虑。应进一步加强对EENC的理念宣传和培训,促进EENC在全国的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叙事医学在儿童安宁疗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叙事医学是医学与人文的融合学科,是获取、理解和整合在疾病经历中发挥作用的所有参与者不同观点的基本工具。在儿童安宁疗护中,叙事医学通过叙事的方法促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对患儿及其家属和医务人员都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叙事医学在儿童安宁疗护中的意义及应用,并总结叙事医学在儿童安宁疗护中开展所面临的难题,期待开展更广泛及深入的相关研究,为临床干预及决策提供循证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闭环胰岛素泵在年幼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来混合闭环胰岛素泵的开发和应用逐渐增加,但其相较于传感器增强泵的优势尚不明确,尤其对于年幼1型糖尿病儿童。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在奥地利、德国、卢森堡和英国的7个中心随机招募了正在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1~7岁1型糖尿病儿童,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交叉对照试验。参与者在两个为期16周的治疗期间以随机顺序接受两种治疗,对闭环系统与传感器增强泵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主要观察终点是两种治疗在两个16周治疗期间血糖测量值处于目标范围(TIR,3.9~10.0 mmol/L)的时间百分比差异;次要观察终点包括处于高血糖状态的时间百分比(TAR,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平均血糖水平,以及处于低血糖状态的时间百分比(TBR,血糖<70 mg/dL)。研究共有74例参与者接受了随机分组,参与者的年龄为(5.6±1.6)岁,基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3%±0.7%。相较于使用传感器增强泵,使用闭环泵可使TIR升高8.7%(95% CI:7.4%~9.9%, P<0.001)、TAR下降8.5%(95% CI:7.1%~9.9%),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4%(95% CI:0.5%~0.3%);两种治疗的TBR相似( P=0.74)。由此,本研究得出结论,混合闭环系统相较于传感器增强泵显著改善了1型糖尿病幼儿的血糖控制,并且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未来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开展研究,明确混合闭环胰岛素泵在年幼1型糖尿病儿童中的优势,为其推广应用提供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86%挪威儿童胚胎性脑肿瘤幸存者的康复需求未得到满足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儿童髓母细胞瘤和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NS-PNET)幸存者的发病率、类型和程度,并明确康复的需要情况。方法:1974年至2013年,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63例儿童髓母细胞瘤和CNS-PNET治疗者存活。其中50例接受邀请并被纳入本研究。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0年(范围3.2~41年),96%的受试者存在远期后遗症。认知障碍占72%,听力下降68%,内分泌缺陷占66%,癫痫占32%,另有30%的其他部位出现一种或多种原发性肿瘤。放疗显著增加再次出现原发性肿瘤和内分泌缺陷的风险,化疗增加耳毒性和内分泌缺陷的风险。癫痫在CNS-PNET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髓母细胞瘤患者。在研究中,癫痫是导致认知障碍(全量表智商)的主要原因。86%参与者的康复需求未得到满足。结论:在儿童髓母细胞瘤和CNS-PNET治疗后,绝大多数幸存者存在明显的远期后遗症和康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伦理审查链条式梳理和探索研究参与者招募的全周期管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伦理审查链条式梳理研究参与者招募的问题,探索应对策略,做好全周期管理。方法:通过政策解读、文献回顾,分析和讨论招募原则、招募途径、招募方案和招募广告相关问题,为主要研究者招募前制定恰当计划、招募中高质量实施、招募后总结完善提供参考,促进研究高质量完成。结果:招募的各个阶段存在各种问题,如招募前对代表性的关注不足,缺乏招募计划,招募广告的设计和发布不合理,招募时缺乏对公平性、自愿性的关注,未正视可能的风险与获益,存在胁迫或误解,不恰当使用专业医学术语,未进行充分的知情同意,未注意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招募后未及时总结完善,对招募团队培训和人才培养不够关注,对第三方招募公司和不规范行为缺乏监管等。结论:为提升研究参与者招募的质量和效率,招募前应制定恰当计划,规避代表性不足,选择合适的招募方式,制定科学的招募方案。设计规范的、合理的招募广告,适当增加招募广告的发布频率,明确是否委托第三方招募公司;招募中应高质量实施,严格落实招募的公平性和自愿性,正视潜在的风险和获益,避免胁迫或误解,使用通俗易懂的非专业医学术语,进行充分的知情同意,重视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识别并规避"职业研究参与者",关注孕妇、儿童和危急重症患者等群体的招募;招募后应总结完善,开发并推广系统化的招募工具,加强招募团队培训和人才培养,提升互联网招募的转化率,给予研究参与者或其监护人适当补偿,重点监管不规范行为,搭建第三方招募公司资质认定和监管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HLAⅡ类风险的增加与1型糖尿病急进性的临床表现相关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HLAⅡ类风险与1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年至2016年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4 993例芬兰儿童(女童2 169例)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其HLA DR/DQ基因型,参与者被分为6个风险组。比较各组人口统计学特征、1型糖尿病家族史和诊断时的代谢标志物。结果:共有81.2%的儿童(4 056/4 993)携带与1型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的HLA基因型(风险组3~5),而18.8%的儿童(937/4 993)携带的HLA基因型,无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或发病的风险降低。HLA高危组患儿确诊时年龄较小( P<0.001),且在诊断前出现典型症状的持续时间较短( P=0.016)。与中危组相比,高危组的患儿家庭成员患有1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更大(11.5% vs 8.8%, P=0.05)。 结论:HLA疾病易感性较强的儿童,发病年龄较小,确诊前出现症状的时间较短,提示HLAⅡ类基因与1型糖尿病急进性的临床表现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大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异常的扩散峰度成像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使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评估全面性发育迟缓(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患儿大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改变.材料与方法这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了37例GDD儿童作为试验组和32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了DKI序列扫描,经过后处理得到扩散张量和峰度张量参数.使用基于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比较了这些参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将组间有显著差异纤维束内的参数值与GDD儿童的神经发育得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D组右侧皮质脊髓束和右侧丘脑前辐射的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均显著升高(P均<0.05);双侧丘脑前辐射、双侧皮质脊髓束和右侧上纵束的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也显著升高(P均<0.05).此外,GDD组的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RK)则显著降低(P均<0.05),包括双侧丘脑前辐射、双侧皮质脊髓束、双侧下额枕束、双侧上纵束、双侧下纵束、小钳、左侧钩状束和右侧扣带回.相关性分析发现,左侧下纵束和左侧钩状束的平均RK值与适应性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349、0.486,P均<0.05);左侧钩状束的平均RK值与精细动作得分和个人-社交行为得分均呈正相关(r=0.365、0.590,P均<0.05).结论DKI技术能够检测到GDD儿童大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异常,为探索GDD潜在病理机制提供了有用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肠道菌群:儿童肥胖的重要参与者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儿童肥胖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新挑战.研究表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改变可通过影响机体营养吸收与代谢、诱发炎症反应及肠-脑轴的调控等机制导致儿童肥胖的发展.目前,双歧杆菌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被发现能够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发挥抗炎特性及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而普雷沃氏菌则与膳食纤维诱导的个体糖代谢改善密切相关.针对具有改善机体糖脂代谢作用的部分肠道菌群进行转化应用,将有助于儿童肥胖的早期防治.本文主要介绍了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参与肥胖发病的机制,重点阐述了短链脂肪酸在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肥胖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从肠道菌群视角干预儿童肥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人工智能在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中应用的Scoping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系统综述人工智能在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中的应用.方法 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人工智能与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相关文献,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来自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法国,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神经科学、康复等领域的期刊,涉及6项横断面研究、3项纵向研究和1项访谈研究,包括10 880例参与者,年龄3~18岁.数据类型主要包括问卷/量表、访谈数据和脑成像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与焦虑、抑郁相关的特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模型,以识别或预测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结论 人工智能在识别或预测儿童和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