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虚拟标准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诊断项目成本核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虚拟标准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对常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项目进行成本核算。方法:提取2019年1—6月上海市10家医院的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相关数据,通过对3名卫生经济专家和上述医院检验科主任的访谈,确定关键指标并构建虚拟标准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模型。从物资损耗成本、人力成本和其他成本方面核算模型实验室的项目成本。根据检测方法原理对常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项目进行聚类,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同一聚类内项目的成本差异。 结果:采用速率法和干化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成本分别为5.12元和11.63元;采用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的成本分别为20.00元和22.26元。对214个常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项目进行聚类分析,其中的202项被归为42个聚类,其日均检测量占总检测量的91.7%(4 493/4 900)。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速率法)、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速率法)、胆固醇(酶法)和尿酸(酶法)这4种基于酶学的同一聚类实验室诊断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结果分别为5.12元、5.10元、5.24元和5.14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诊断项目成本核算方法纳入了人力成本核算,体现出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并可基于项目聚类核算成本,可为医疗服务价格制定和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流合一"互融管理在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提高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水平,某院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将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条码与供应-加工-配送(SPD)码进行相互映射,生成具有双码载体功能且具有唯一序列号的医用耗材RFID标签码。构建了医院信息流、物资流、财务流"三流合一"互融管理方式,实现了对医用耗材的全生命周期溯源功能,有效提升库存管控的智能化和精准度,并为医院运营管理决策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城市核酸检测基地管理的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疫情精准防控的关键环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切实提升了区域核酸检测能力和效率。本建议包括环境与设施管理、人员管理与培训、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结果报告、督查与持续性改进等共十个方面内容,旨在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基地管理提供规范及建议,确保基地规范、安全、有序运行,高效、高质量完成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并且其他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也可参考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院闭环管理情境下血液透析备援联合体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院闭环管理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有效措施。2021年1月,为保障闭环管理下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服务的持续性,最大限度减少可能的医疗风险和感染风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上海市9家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组建血液透析备援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联合体通过提前准备场地、物资和人员班次以及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等举措,统筹优化区域内血液透析资源,确保当联合体中某些血液透析中心进入闭环管理时,透析患者能够快速有序分流到其他血液透析中心,按时进行高质量的血液透析治疗。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联合体内部1 459例血液透析患者有317例接受分流治疗,累计治疗1 215例次,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取得良好成效。该实践可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院快速建立互助模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控情况的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情况及存在的困难,为下一步基层防控工作和应对未来公共卫生疫情提供借鉴。方法:2020年2月6—16日,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在来自全国不同等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学领域的医务人员微信群中招募疫情期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全科医生、管理者、辅助科室医生等人员共3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个人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访谈提纲包括:(1)在此次疫情中承担的工作;(2)抗疫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3)对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的看法;(4)对未来疾病疫情防控的建议。应用NVivo 12.0软件,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提炼访谈主题。结果:基于访谈资料共提炼出6个主题:(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抗疫工作需要进行工作部署,但工作分配和防控流程不完善,全科医生工作量较大;(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预检分诊工作,全科门诊持续开放,积极推进线上诊疗、咨询,以减少人员流动及接触;(3)全科医生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深入参与联防联控工作;(4)全科医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防护意识;(5)基层全科医生能力不足,需要加强培训,但目前培训有时流于形式;(6)基层用于防护和诊疗的物资不足,全科医生担心自身感染风险增加。基层医生在疫情期间承担了社区管理、门诊诊疗、联防联控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同时存在物资不足,能力不足等问题。结论:基层医生在新冠肺炎防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建议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等的设置,加强基层医生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北京某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明确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疫情下北京某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护理管理面临的风险,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方法:2020年2月,北京医院开展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组建领导小组、文献检索、头脑风暴,结合医院护理管理实际,制定风险事件指标评价体系。选取北京医院参与疫情防控的360名护理人员进行COVID -19防控护理风险评估问卷调查。 结果:北京医院发热门诊排名前5位的护理风险指标和风险值依次为:院内防护物资不足44.05%、伤医/护事件44.05%、同病区医辅人员被感染(非发热门诊)40.81%、医辅人员被感染(发热门诊)39.95%、感染暴发39.74%。结论:COVID -19疫情下,防护物资与消毒用品的后勤保障、院内重点人群/部门/环节的护理感染防控、伤医/护事件的风险值较高,护理管理者要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后勤保障,重视院内全人群全风险周期的感染防护,改善服务稳定医疗秩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北京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临床实验室能力建设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临床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其检测、筛查、预警和防控能力。在发热门诊临床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医学检验科应做好资源储备,根据临床诊疗和疫情防控需求合理开展检验项目,应充分考虑到特定发热情势下的特殊检验需求及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按照临床需求、合理布局、平战结合、规范管理、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原则,通过与北京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及相关领域专家沟通,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征求建议等方式,从组织管理、检验项目、基础设施、仪器设备、信息系统、岗位设置、人力资源配置、质量控制与监测、物资储备及管理、职业健康等方面入手,就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临床实验室能力建设达成共识,以提升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临床实验室哨点监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度不确定新发传染病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发传染病发生和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本文总结了新发传染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面对未来万变的新发传染病,人类应不断提高防治能力,完善其各种准备为不变的策略,去应对万变的新发传染病。应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网络的布局,建立传染病实验室监测工作网络并保持常规运转,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和处置的平战结合平战转换制度和机制,制定和完善新发传染病防控预案,加强新发传染病救治和处置的培训和演练,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药物资的分级分类储备保障制度,建立和运维传染病早期预警的制度和技术平台等管理措施,使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工作更加从容有序,减少传染病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院后勤保障应对策略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公立医院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以诊治患者为第一要务。为了保障诊治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作者所在的医院采取了"后勤保障新模式3+1"的总体应对策略,即改造隔离病房物理隔断等设施准备,统一管理和调配防护物资;优化后勤服务工作流程,严格医疗废弃物管理及环境消毒隔离,优化院内配餐服务,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加强人员培训,消除一线员工心理恐慌,稳定后勤保障队伍。同时,接管医院入口筛查工作,严格入口人员管理,最大程度实现医院内后勤保障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型5G移动急救复苏单元的设计与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设计与建设整合5G通讯技术的大型移动急救复苏单元,以提高院前救治水平和转运效率。方法:研究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在杭州完成。梳理突发事件救援中院前急救、转运、院前-院内急诊联系等应用场景需求,依次开展方案设计、单项技术测试、上车调试和集成调试阶段。结果:设计由电动公交车改装的大型5G移动急救复苏单元,车辆于2023年9月完成交付。(1)车辆外观:整车长12.9 m,宽2.3 m,高2.6 m,单次里程200 km;(2)内部结构:车厢内设有1个抢救床位,2个担架位,车厢前部设计有综合操作台、中部安装中央数字控制屏;(3)急救物资及仪器设备:车内物资包括抢救、监护、手术、检查检验、通讯模块,配备除颤监护仪、转运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等急救仪器,心电图、数字摄片、血气分析仪、胸痛5项检测仪等检查检验设备;(4)车载通讯、信息系统:搭载高清远程视频互动系统,远程医疗终端DP300一体化系统,实时全景体验系统及中央监护系统;(5)车辆消毒:车厢顶部安装等离子消毒仪,车内可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Ⅱ类环境管理要求。结论:整合5G通讯技术的大型移动急救复苏单元集成各种先进救治设备和远程会诊系统,可以满足最危重患者复苏的需求,为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提供有力的支持,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