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醉深度指数和Narcotrend指数的临床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数(depth of anesthesia index, AI)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并与Narcotrend指数(Narcotrend Index, NI)进行比较。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显微镜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同时监测患者AI、NI及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Ce)。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米库氯铵维持麻醉。记录数据信号稳定后(T 1)、诱导前(T 2)、插管前(T 3)、插管后1 min(T 4)、插管后3 min(T 5)、插管后5 min(T 6)、置喉镜前(T 7)、置喉镜后1 min(T 8)、置喉镜后5 min(T 9)、手术结束(T 10)、苏醒(T 11)、拔管(T 12)12个时点的AI、NI、Ce。 结果:随着麻醉深度的变化,AI和NI的变化趋势一致。AI与NI、C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 P<0.05 )、-0.599( P<0.05),NI和Ce的相关系数为-0.584( P<0.05),AI、NI、Ce三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结论:AI和NI均能准确反映患者手术不同阶段的麻醉深度,AI监测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可较好地控制麻醉深度,指导合理用药,避免患者术中知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创新为驱动 促进显微外科蓬勃发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显微外科是近代医学领域一门崭新的外科手术技术,它萌芽于上世纪60年代。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了骨科、整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妇产科、移植外科等多学科的发展。1989年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成立后,我国显微外科得到蓬勃发展。面对新医科教育和新时代的召唤,显微外科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搭建好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做好人才培养是促进我国显微外科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口手术治疗下咽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经口外科手术治疗是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治疗方法,正在成为治疗下咽癌的重要手段。自1990年以来,经口激光手术被用作具有良好肿瘤学控制和良好功能效果的器官保存策略,尽管由于其技术难度而未被广泛使用。经口机器人手术作为下咽癌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正逐渐流行。经口视频喉镜手术也是一种新的用于治疗喉咽病变手术系统,使用硬性内镜联合开口器代替显微镜可获得更广阔的可视化手术视野,解决经口激光手术的局限性。另外,随着窄带成像的普及,广泛用于胃肠道浅表癌的内镜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被用于治疗浅表下咽癌。这些治疗方法成本低廉,在肿瘤学和功能方面的结果与经口机器人手术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自体筋膜填充联合筋膜加脂肪声带内注射治疗声带沟39例远期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Ⅱ~Ⅲ型声带沟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9月间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收治的39例Ⅱ~Ⅲ型双侧声带沟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显微镜对声带沟进行确诊和分型,其中男13例,女26例。患者年龄18~41岁,中位年龄22岁,30岁以内36例。29例为双侧Ⅲ型声带沟,10例为单侧Ⅲ型,对侧Ⅱ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行双侧自体筋膜填充术,Ⅲ型声带沟同时给予自体筋膜加脂肪声带内注射术,2例双侧Ⅲ型声带沟于术后12个月再行环甲肌切断术。手术前、后均行动态喉镜检查及主、客观嗓音功能评估。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患者中除1例术后双声带中份轻度粘连,余38例愈合良好。术后5~6周内发音为气息声,随后逐渐改善,术后3个月声带形态良好,沟状凹陷消失,35例声带黏膜波及音质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声带振动弹性及音质进一步提高,术后12个月声带形态及音质与6个月时无明显变化,与术前比较基频无显著差异,其余指标(G、R、B、A、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最长发音时间)较术前均明显改善( t值分别为8.34,10.32,10.06,11.22,10.20,9.58,7.92,-11.39, P值均<0.05)。3例声带黏膜波及音质改善不良,对其中2例男性患者行环甲肌切断术后基频下降,黏膜波改善,最长发音时间延长至正常范围。声带粘连患者行粘连分离术后声带黏膜波及音质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发音疲劳感显著改善或消失,均随访36个月以上,其中20例患者随访满5年,随访期间患者主、客观嗓音指标稳定。 结论:自体筋膜填充术配合筋膜加脂肪声带内注射术能够修复Ⅱ~Ⅲ型沟状声带的形态并改善其黏弹性,使患者音质提高;基频较高男性患者联合环甲肌切断术可降低声带张力,可能有助于改善声带振动和音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声带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 n=32)和观察组( n=32),对照组行普通支撑喉镜术,观察组行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疗效、嗓音功能指标[标准化噪声能量(NNE)、基频微扰(Jitter)及振幅微扰(Shimmer)]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发声时间、住院时间、嗓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2%(25/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6.235, P=0.044)。术后两组患者NNE、Jitter及Shimmer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NNE、Jitter及Shimme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3/32),与对照组的18.75%(6/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81)。 结论:显微支撑喉镜手术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声带息肉患者嗓音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米库氯铵和苯磺顺阿曲库铵在激光喉显微手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米库氯铵和苯磺顺阿曲库铵在激光喉显微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为进一步优化肌松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拟行全身麻醉下激光喉显微手术的患者56例。年龄18~65岁,男25例,女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n=28)。苯磺顺阿曲库铵组(C组):苯磺顺阿曲库铵0.1 mg/kg诱导,生理盐水术中持续输注;米库氯铵组(M组):米库氯铵0.25 mg/kg诱导,0.3 mg·kg -1·h -1术中持续输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指数、Cooper′s 气管插管评分、C-L喉镜暴露分级、手术条件分级、术后肌松残余、过敏相关不良事件等。 结果:M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3.7±1.1)、(16.2±5.0)min,短于C组的(4.9±0.7)、(26.4±8.6)min(均 P<0.05);M组和C组患者的恢复指数分别为(4.5±3.4)、(6.2±5.0)min,Cooper′s 评分[ M( Q1, Q3)]均为9(9,9)分,C-L喉镜暴露分级均为Ⅰ级,手术条件分级比例(良/优)分别为5/23、0/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M组患者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的四个成串刺激(TOF)值为(95.7±2.6)%,高于C组的(92.9±3.9)%( P=0.01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M组和C组患者皮肤潮红发生率分别为10.7%(3/2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74);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低血压、气道压显著升高或气道痉挛。 结论:在激光喉显微手术中,米库氯铵比苯磺顺阿曲库铵的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更短,血流动力学平稳,过敏相关不良事件未见明显增加,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声带表皮样囊肿合并声带沟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声带表皮样囊肿合并声带沟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该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了2018年5月至2021年7月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收治的115例声带表皮样囊肿合并声带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男性,66例女性,年龄17~70(中位年龄45岁)岁,嗓音障碍病程6个月~30年。所有患者手术均于全身麻醉支撑喉镜及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声带表皮样囊肿单开口合并声带沟者,行声带沟及残留囊壁剥离切除(94例);双开口合并黏膜桥患者,同时给予黏膜桥切除(2例)或黏膜桥整复重建(19例)。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喉镜检查,以及主观听感知评估(GRBAS评估)、客观嗓音评估、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评估。术后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随访。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分析声带表皮样囊肿合并声带沟患者与单纯声带表皮样囊肿( n=116)和黏液潴留型声带囊肿( n=169)的术前客观评估参数。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比较分析声带表皮样囊肿合并声带沟患者手术前后的主、客观评估参数。 结果:115例声带表皮样囊肿合并声带沟患者术前动态喉镜均可见局部黏膜波明显减弱或消失,病变部位上表面黏膜血管扩张并走向异常。115例患者中,通过术前喉镜发现囊肿和/或声带沟者81例,术中显微镜下发现声带囊肿合并声带沟者34例。表皮样囊肿合并声带沟患者手术显微镜下可见局限性声带沟,沟基底即为囊袋,内陷入声韧带并与其粘连,21例合并黏膜桥者,黏膜桥深面即为声带沟,89例囊袋内可见囊液或干酪样角化物。病理检查结果发现,囊腔样结构,囊壁为内衬鳞状上皮,边缘与声带黏膜被覆鳞状上皮移行,其内可见角化物。4例患者失访,其余111例均纳入手术疗效评估。术后1个月时,除14例患者黏膜波及音质较术前改善外,其余患者均无明显黏膜波及音质恢复。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的主、客观嗓音评估(G、R、B、A、VHI-10、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最长发音时间)均显著提高( t值分别为15.82、20.82、17.61、7.30、38.88、7.84、5.88、-6.26, P值均<0.05);术后6个月的黏膜波及音质进一步提高并维持稳定,G、R、B、A、VHI-10、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最长发音时间均显著改善( t值分别为23.47、25.79、18.37、9.84、54.45、10.68、8.07、3.24、-9.08, P值均<0.05)。2例声带黏膜波及主客观评估均无明显改善。111例患者均随访至12个月及以上,其中34例患者随访满3年,随访期间患者主、客观嗓音指标稳定。 结论:表皮样囊肿可开放形成声带沟或黏膜桥,嗓音障碍病史较长且病变隐匿,术前喉镜检查有助于诊断,完整剥离残留囊壁及整复固有层可获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带蒂组织皮瓣在喉全切除术后咽瘘中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咽瘘是喉全切除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咽瘘口较大,保守治疗失败时需采取手术修复。皮瓣修补是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尤其是对有放疗史,受区组织血供不佳的患者。游离皮瓣不但需要外科医师具备较高的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而且放疗后患者受区血管条件差,游离皮瓣也常不适用。因此,带蒂组织皮瓣成为修复咽瘘的首选。本文就多种带蒂组织皮瓣治疗喉全切除术后咽瘘的应用现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合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五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5例合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合并CML的PDR患者5例10只眼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及CML病史等基本信息。检测其内分泌、血液学指标以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超广角眼底照相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眼部情况。患者接受的眼科治疗包括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玻璃体切割手术(PPV)等。治疗后随访时间6个月~6年。随访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眼前节及视网膜状态。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7~49岁,平均年龄39岁。均为双眼发病。均患有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为3个月~13年。4例患者在眼科就诊前均已确诊CML,1例患者因视力下降首诊于眼科而后确诊CML。患者治疗前视力为光感~0.4 ,6只眼的初始视力<0.1。除静脉纡曲扩张、渗出、微动脉瘤以及新生血管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典型表现之外,患者还出现了罗斯斑等白血病眼底表现。所有患者双眼均发展至PDR,易在视网膜下方出现异常增厚的视网膜前增生膜并继发严重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所有患眼均接受了RPR治疗,9只眼接受PPV治疗。经治疗后,8只眼视网膜复位,最佳矫正视力为无光感~1.0,其中4只眼最佳矫正视力达到0.2以上,1只眼因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力丧失。结论:合并CML的PDR患者眼底不仅具有静脉纡曲扩张、渗出、微动脉瘤、新生血管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典型表现,同时还出现了罗斯斑等白血病的眼底表现。其视网膜病变迅速进展,加重的增生膜、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会导致视力预后不良,早期筛查和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同期显微手术治疗颈动脉合并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联合心脏外科同期行CEA+CABG的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0例。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患者的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新发脑干梗死1例(3.3%),因手术牵拉喉返神经引起声嘶1例(3.3%),MRI显示3例(10.0%)有新发梗死灶(均为无症状者,术后1~3个月梗死灶消失)。术后1~3个月头颈部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均行检查者21例,均未见颈动脉再狭窄和冠状动脉桥血管狭窄、闭塞。3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4.7(6.0~67.2)个月,1例(3.3%)因肺部感染发生呼吸功能衰竭,术后6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9例存活者中,术后随访满1年者26例,其中25例行影像学随访,无一例发生再狭窄;满2年者22例,其中1例术前为支架内重度狭窄者,手术剥离了斑块和支架,术后18个月复查发现无症状再狭窄,再次行支架置入术,术后2年复查未见明显狭窄;满5年者1例。至随访末期均未出现新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部分患者心功能改善,末次随访时心功能分级Ⅰ级者9例,Ⅱ级者19例,因呼吸功能衰竭及脑干梗死无法评价者2例。结论:同期行CEA+CABG手术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