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脉逐瘀汤辅助治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复脉逐瘀汤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骨科手术后DVT患者9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45例。2组均采用DVT置管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脉逐瘀汤,2组均连续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全自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凝血块形成时间(clot time formation,K)、凝血块形成速率(alpha-angle,α)、最大振幅(maximal amplitude,M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CRP水平;根据全血高度计算红细胞比容(Hct)。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37/45)、对照组为62.2%(28/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9, P=0.034)。观察组治疗后患肢疼痛、肌肤甲错色黯、患肢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7.26、7.14、6.88,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R[(6.12±0.86)min比(5.45±0.56)min, t=3.58]、K[(2.24±0.45)min比(1.72±0.42)min, t=4.63]长于对照组( P<0.01);α[(51.69±2.23)°比(54.23±2.42)°, t=4.23]、MA[(51.58±3.62)min比(54.58±3.53)min, t=3.25]小于对照组( P <0.01),血清IL-6、CRP水平及Hct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66、2.96、7.58, P值均<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对照组为22.2%(10/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1, P=0.036)。 结论:复脉逐瘀汤可有效降低骨科术后DVT患者的血液黏度,预防血栓形成,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府逐瘀汤对单支冠状动脉CTO病人PCI后近期MACE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应用于单支冠状动脉完全慢性闭塞病变(CTO)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开通后对近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1日—2021年 1月 1日于我院行 PCI且开通成功的单支冠状动脉CTO病人 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7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疗程为 2个月.两组病人均随访 6个月,观察随访 6个月内两组病人 MACE发生情况、心功能恢复情况、炎性因子、内皮功能指标以及健康评估 12项简表(SF-12)评分.结果:出院随访 6 个月内试验组 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8、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 F-1α(6-Keto-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素 B2(TXB2)、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6个月试验组 SF-12 量表的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应用于单支冠状动脉 CTO经 PCI开通成功后病人,能降低近期 MACE发生率,促进心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效提升病人生活质量,利于病人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生物标志物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中药(复方/单味)治疗不同物种冠心病血瘀证所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总结中药干预冠心病血瘀证后的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中药(复方/单味)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代谢组学研究.对纳入研究的差异代谢物进行汇总,采用HMDB、PubChem-Subs、KEGG对代谢物进行分子注释,对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PA网络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8篇文献纳入本研究,计算两个物种中重复出现的代谢物后共统计89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了 132条代谢路径.通过通路拓扑分析并对重复出现的代谢通路进行统计后选出了 16条P值小于0.05的代谢通路作为中药(复方/单味)治疗不同物种冠心病血瘀证的代谢通路.对于富集于各条差异性代谢通路上的代谢物,在不同研究中重复筛选到的代谢物包括:苯丙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柠檬酸盐,胆碱,肌酸,乳酸,葡萄糖,花生四烯酸.结论 各项研究中用于冠心病血瘀证治疗的中药(复方/单味)以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养心通脉方、苏合香为代表.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复方/单味)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作用机制涉及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胆碱代谢、脂肪酸代谢等多个方面,基本的三羧酸循环参与其中.总结了包括乳酸、葡萄糖、柠檬酸、花生四烯酸、肌酸、苯丙氨酸、胆碱、谷氨酰胺以及甘氨酸在内的与冠心病血瘀证证候相关的差异代谢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血府逐瘀汤加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应用人工生物假体,将股骨颈骨折后的股骨头和髋臼进行置换,以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1].作为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成熟术式,可在早期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恢复髋关节功能[2] ,在临床应用广泛.老年人在发生髋部骨折后,因术后卧床、患肢制动以及术中软组织、骨骼、静脉损伤、出血较多等因素的影响[3] ,导致静脉流速变缓、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更易于处于高凝状态,因此术后易诱发下肢水肿、疼痛、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等并发症[4] ;因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功能锻炼、给予消肿、止痛、抗凝等治疗措施,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盐酸赛庚啶片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盐酸赛庚啶片治疗血瘀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2 月于该院就诊的血瘀型偏头痛患者 92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6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赛庚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症状改善情况(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视觉模拟评分和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血清神经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脑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椎动脉)、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1.30%(42/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头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头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头痛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脑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减慢,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过程中的复发率为 6.52%(3/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盐酸赛庚啶片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黄丽娟分期论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发心绞痛经验拾萃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中医将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归属于"胸痹心痛""卒心痛"等范畴.黄丽娟认为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总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以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为要.本病五脏俱损,主要责之于心,以肝、脾、肾为要.在PCI术后 2 年间再发心绞痛者为初期阶段,此期以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在PCI术后2~5 年间反复发作心绞痛者为中期阶段,此期为气虚血瘀痰浊俱重、兼肝郁脾虚,治以活血化痰祛瘀、调肝理脾益气,基本方为瓜蒌薤白半夏汤合逍遥散加减.在PCI术后仍反复发作心绞痛病程 5年以上者为晚期阶段,此期以气血瘀滞、心肾阳虚寒凝为主,治疗重在温肾助阳,兼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此外,重视心身同调、尤以疏肝理脾为要,强调气血相关、气血同治.并结合临床验案加以阐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16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物理现象,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微创的侵入式治疗方案术后疗效也不理想.而中药可以多离子通道阻滞、非离子通道调节、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机制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增多.现以经典方研究为切入点,包括以酸枣仁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安神定志丸为代表的安神剂;以炙甘草汤、归脾汤、生脉散、小建中汤为代表的补益剂;以黄连温胆汤、泻心汤为代表的清热剂;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的活血化瘀剂;以小柴胡汤、逍遥散为代表的疏肝剂;以及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2 味中成药;还有回心草、甘松、人参、莲子心4 味中药进行综述.另基于不同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类型对当今时方研究作简单回顾,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淤血综合征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疗效.方法 收集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治疗的气滞血瘀型PCS患者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 例,脱落6 例)、研究组(60 例,脱落 3 例).2组均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研究组加用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疗程均为12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VAS评分、盆腔静脉血流速度及静脉暗带内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 组治疗后腰髂疼痛、下腹痛(胀痛、刺痛及坠痛)、痛经、性交痛、白带过多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 均<0.05).2 组治疗后VAS评分、静脉暗带内径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盆腔静脉血流速度均快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 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均<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 均<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5.2%(46/54),研究组为96.5%(55/5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 周,对照组复发率为40.7%(22/54),研究组复发率为 17.5%(10/57),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PCS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盆腔静脉血管结构及功能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温针灸联合逐瘀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逐瘀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12 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 9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 例.2 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逐瘀活血汤口服,每日 1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温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 组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计算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大脑中动脉最大峰值流速(Vs)、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比较2 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少言不语、口舌歪斜、气短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CVR、Vs 高于对照组(P<0.05),PI、RI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ET-1、vW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F-1、BDNF、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逐瘀活血汤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有效缓解中医证候,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提高神经功能,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基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探讨从心论治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编辑人员丨2023/8/12
刘完素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强调心之病变易携火邪,且"火"为"痛、痒、疮"病变的主要病邪.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症状可总结为"淡、痒、痛、疮",病机为血瘀、血虚、血热致血脉不盈,流行迟缓,病所失养,心神不安贯穿疾病始终.治疗应通心脉、养心血、泻心火、安心神.通心脉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养心血用归脾汤加减化裁,泻心火以清心泻火汤加减,安心神从养心安神和重镇安神两方面入手,因心血亏虚而致心神不安者应养心以安神,用养心汤;躁扰不安者应选用龙骨、牡蛎等重镇安神.治"心"使心之生理功能恢复,心神安定,则诸症可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