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分子对接和斑马鱼模型探究天南星醇提物抗癫痫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斑马鱼癫痫模型,研究中药天南星醇提物(the alcohol extract of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BLU)的抗癫痫活性及内在机制.方法:通过浓度耐受实验确定天南星醇提物的工作浓度,预处理斑马鱼24 h,采用戊四唑(pentylenetetrazole,PTZ)诱导癫痫模型,分析癫痫发作潜伏期、癫痫样行为、脑电信号异常情况.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癫痫标志基因和炎症调节基因的表达,并通过转录组学分析挖掘潜在靶点,利用RT-qPCR验证.进一步分析天南星醇提物中的黄酮类成分,并通过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其与靶点的相互作用.结果:PTZ模型组斑马鱼表现出癫痫样症状,癫痫标志基因c-fos过度表达,脑电信号异常.与PTZ组相比,天南星醇提物处理组斑马鱼癫痫潜伏期显著延长,癫痫样行为减少,脑电活动得到抑制.机制研究发现,天南星醇提物可通过调节神经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发挥抗癫痫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天南星醇提物中的主要黄酮成分可与炎症蛋白Anxa1c,Il1b 和 Ptger1a 结合.结论:中药天南星醇提物通过调节神经炎症发挥抗癫痫活性,炎症蛋白Anxa1c,Il1b,Ptger1a为潜在靶点,为癫痫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XCR4拮抗剂AMD3100通过增强抑制性神经传递减弱大鼠痫性活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影响癫痫发作的分子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AMD3100处理组,每组12只。癫痫组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PTZ)构建癫痫模型,剂量为40 mg/kg;AMD3100处理组大鼠侧脑室注射5 μL(5 mg/mL) AMD3100 20 min后腹腔注射同等剂量PTZ;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Racine分级评估各组大鼠癫痫发作等级并记录其癫痫发作潜伏期,采用脑电图(EEG)记录各组大鼠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情况,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 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单位( GABAAR α1) mRNA水平。(2)细胞实验:另取SD大鼠鼠婴(1日龄)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7 d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AMD3100处理组。癫痫组神经元采用无镁外液诱导的方法构建癫痫细胞模型;AMD3100处理组神经元在含有10 nmol/L AMD3100的无镁外液中培养3 h,随后换为Neurobasal继续培养;对照组采用Neurobasal培养基常规培养。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灌流AMD3100(10 nmol/L)后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 结果:(1)动物实验:AMD3100处理组大鼠发作潜伏期较癫痫组大鼠明显缩短[分别为(663.30±74.84) s、(164.40±17.2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490, P<0.001);AMD3100处理组大鼠4级以上发作次数较癫痫组大鼠明显减少[分别为(3.75±0.39)次、(9.00±0.7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80, P<0.001)。ELISA实验结果显示,3组大鼠GAB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7.850, P<0.001),其中癫痫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MD3100处理组大鼠明显高于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qRT-PCR实验结果显示,3组大鼠 GABAAR α1 mR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400, P<0.001),其中癫痫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MD3100处理组大鼠明显高于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EEG结果显示,与癫痫组大鼠比较,AMD3100处理组大鼠放电频率有所降低。3组大鼠EEG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3.220, P=0.062),但与癫痫组、对照组大鼠比较,AMD3100处理组大鼠EEG功率有所降低。(2)细胞实验:膜片钳技术检测结果显示,3组神经元sIPSCs的频率和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3.670, P<0.001; F=10.920, P<0.001)。与对照组、癫痫组比较,AMD3100处理组神经元sIPSCs的频率和波幅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XCR4拮抗剂AMD3100可通过增强抑制性神经传递降低癫痫发作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定量脑电图监测联合血清CXC趋化因子16、正五聚蛋白3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监测联合血清CXC趋化因子16(CXCL16)、正五聚蛋白3(PTX3)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出院90 d时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并分组,其中预后良好组75例,预后不良组35例,比较两组入院时定量脑电图监测指标和血清CXCL16、PTX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联合诊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CXCL16、PTX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3.74 ± 0.59)μg/L比(2.58 ± 0.41)μg/L、(3.36 ± 0.67)μg/L比(3.01 ± 0.5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预后不良组各脑区功率比指数(DTABR)及总体DTAB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定量脑电图监测联合血清CXCL16、PTX3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95% CI 0.849 ~ 0.974),高于任一单项指标( P<0.05)。 结论: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患者血清CXCL16、PTX3水平及定量脑电图监测指标DTABR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三项指标联合监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8年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病原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的病原学特点,同时研究病原学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随机收集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2018年1~12月)的住院患儿脑脊液标本132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脑脊液中的4种病毒核酸进行检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2例患儿中男性78例,女性54例,男女性别比为1.44∶1。各年龄组的性别构成不具统计学差异(χ 2=3.901, P=0.272)。132例患儿中,发热体征的121例、头痛症状的109例、呕吐症状的92例、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异常的17例、头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异常15例。病毒被检出的80例,77例为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有2例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1例为人疱疹病毒I型(human herpesvirus type I, HHV-I)。其中1~3岁年龄组EV检出率为66.67%,4个年龄组(<1岁、1~3岁、3~6岁、>6岁)的EV检出率无显著差异(χ 2=3.147, P=0.369);夏(6月、7月、8月)秋(9月、10月、11月)季节的EV检出率分别为65.52%及70.83%,明显高于春季(3月、4月、5月)及冬季(12月、1月、2月)的33.33%及0.00%,且存在统计学差异(χ 2=22.504, P=0.000)。EV阳性和非EV阳性患儿发热、头痛、呕吐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0.05)。EV阳性和非EV阳性患儿EEG、头部MRI检查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2018年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为EV,其在夏秋季检出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钠通道电压门控1A多态性位点rs2298771基因型与癫痫患儿抗癫痫药物反应的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钠通道电压门控1A( SCN1A)多态性位点rs2298771基因型与抗癫痫药物(AED)反应的关系。 方法:选择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自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2例癫痫患儿,根据患儿对AED的反应分为AED反应组、AED耐药组,每组31例。另外选取同期医院儿科收治的咽炎或轻度肠胃炎患儿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析患儿 SCN1A多态性位点rs2298771的基因型,比较各组患儿临床资料和 SCN1A多态性位点rs2298771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价癫痫患儿SCN1A多态性位点rs2298771基因型与AED反应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癫痫患儿AED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1)AED反应组和AED耐药组癫痫患儿的首次发作类型、服用的A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ED耐药组比较,AED反应组癫痫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较低,上次发作后持续时间较长,EEG检查结果为正常者、服用的AED种类为1种者占比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与对照组和AED反应组比较,AED耐药组患儿 SCN1A多态性位点rs2298771的GG基因型发生率较高,AA基因型发生率较低,A等位基因的发生率较低,G等位基因的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AED反应组患儿 SCN1A多态性位点rs2298771的AA和AG基因型与左乙拉西坦呈正相关关系( P<0.05);AED耐药组患儿 SCN1A多态性位点rs2298771的AG基因型与托吡酯、丙戊酸均呈正相关关系( 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次发作后持续时间( OR=3.249,95% CI:1.097~9.621, P=0.033)、 SCN1A多态性位点rs2298771基因型( OR=9.660,95% CI:4.680~19.970, P=0.011)、发作频率( OR=0.160,95% CI:0.032~0.804, P=0.026)是癫痫患儿AED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上次发作后持续时间较短、 SCN1A多态性位点rs2298771为GG基因型、发作频率较高的癫痫患儿易对AED耐药,特别是AG基因型与患儿对托吡酯、丙戊酸耐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硫化氢供体调控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海马Kir6.2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硫化氢的抗癫痫机制即调控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cGMP/PKG)信号通路对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KATP)亚基Kir6.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个组(每组10只):(1)正常对照组;(2)癫痫组;(3)硫化氢供体干预组;(4)硫化氢供体加PKG抑制剂(KT5823)组;(5)硫化氢供体加KATP抑制剂(格列本脲)组;(6)硫化氢供体正常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致大鼠癫痫发作,记录潜伏期、首次发作级别、持续时间;记录癫痫发作时海马脑电图的变化;采用 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KG、Kir6.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GMP、磷酸化PKG的浓度。结果:癫痫组出现Ⅳ~Ⅴ级发作,级别为4.500(4.000,4.875)级,潜伏期短[(10.37±8.21) min], 持续时间长[(69.50±24.37) s]。与癫痫组相比,硫化氢供体干预组的发作级别降低( P=0.004),潜伏期延长( P<0.001)和持续时间缩短( P<0.001)。硫化氢供体加PKG抑制剂组与硫化氢供体干预组相比,潜伏期缩短( P<0.001),持续时间延长( P<0.001)。硫化氢供体干预组癫痫波明显减少,波幅与癫痫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硫化氢供体加PKG抑制剂组与硫化氢供体干预组相比癫痫波增加,波幅增大( P<0.001)。组间比较结果提示,各组PKG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分别为 n=5, H=26.714, P<0.001和 n=5, F=30.597, P<0.001);其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癫痫组PKG mRNA(分别为1.000±0.001和0.782±0.064, P=0.023)和蛋白(分别为0.550±0.037和0.145±0.020, P=0.04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组间比较结果提示,各组Kir6.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分别为 n=5, H=27.761, P<0.001和 n=5, F=60.659, P<0.001);其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癫痫组Kir6.2 mRNA(分别为1.000±0.001和0.897±0.033, P=0.004)和蛋白(分别为0.384±0.035和0.215±0.016, P=0.024)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cGMP( P<0.001)、磷酸化PKG( P<0.001)的浓度降低;与癫痫组相比,硫化氢供体干预组PKG mRNA( P=0.047)、Kir6.2 mRNA( P=0.011)、PKG 蛋白( P<0.001)和Kir6.2蛋白( P<0.001)的表达水平则上升,cGMP、磷酸化PKG的浓度升高(均 P<0.001);尤其是与硫化氢干预组相比,硫化氢供体加PKG抑制剂组PKG mRNA( P=0.015)、Kir6.2 mRNA( P=0.013)、PKG 蛋白( P=0.027)和Kir6.2蛋白( P=0.017)的表达水平下降,cGMP( P=0.005)、磷酸化PKG( P<0.001)的浓度降低。 结论:硫化氢可抑制大鼠癫痫发作,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激活海马中cGMP/PKG信号通路上调KATP通道亚基Kir6.2的表达从而降低海马的兴奋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脑电功率谱密度及功能连接分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意义初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脑电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及功能连接分析对不同程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早期大脑皮层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轻、中度HIE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选择同期收治的无脑损伤足月儿为对照组。3组患儿生后72~96 h采集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分析4个频段(delta、theta、alpha、beta)各通道平均PSD谱密度及全脑PSD,于8个频段(delta、theta、alpha1、alpha2、beta1、beta2、beta3、beta4)使用孤立有效相关(the imaginary part of coherency,ICOH)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将PSD和ICOH值在3组间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轻度HIE组20例、中度HIE组15例及对照组30例。PSD分析显示,中度HIE组theta、alpha、beta频段在FP1、FP2、C3、C4、Fz、Cz、Pz、F3、P4通道较轻度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而delta频段在以上各通道未见类似改变( P>0.05);轻度HIE组仅在P4通道theta频段、Cz通道alpha频段低于对照组( P<0.05);中度HIE组全脑平均PSD在各频段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轻度HIE组全脑平均PS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ICOH分析显示,中度HIE组脑功能连接低于对照组,主要集中在delta频段;与轻度HIE组比较,中度HIE组功能连接在delta、theta、alpha1及alpha2频段明显减低;而轻度HIE组与对照组比较,仅在delta、alpha1频段有较少的ICOH差异。 结论:新生儿delta、theta、alpha频段PSD及ICOH可以定量分析HIE患儿脑功能状态,中度HIE患儿早期出现明显的皮层功能落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加味柴胡疏肝汤激活RIP1/RIP3/MLKL信号通路抑制癫痫小鼠海马细胞坏死性凋亡
编辑人员丨2025/5/17
目的 探究加味柴胡疏肝汤通过RIP1/RIP3/MLKL通路对癫痫小鼠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60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柴胡疏肝汤低剂量组、加味柴胡疏肝汤中剂量组、加味柴胡疏肝汤高剂量组、卡马西平组.采用盐酸匹罗卡品制备癫痫模型,予加味柴胡疏肝汤19.52、39.04、78.08 g/(kg·d),卡马西平30 mg/(kg·d),连续灌胃2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脑电波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组织RIP1、RIP3、MLKL、TNF-α、IL-1β、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脑电图可以明显观测到连续发作的痫样波;HE染色可见较多神经元固缩,细胞体积减小,形态呈不规则状,胞核、胞质分界不清,染色加深;凋亡细胞阳性率明显提高;RIP1、RIP3、MLKL、TNF-α、IL-1 β、IL-6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各组经药物治疗之后,小鼠体质量较模型组稍有增加;脑电波痫性放电频次及强度明显减少;加味柴胡疏肝汤中剂量、加味柴胡疏肝汤高剂量组、卡马西平组凋亡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味柴胡疏肝汤高剂量组、卡马西平组的RIP1、RIP3、MLKL、TNF-α、IL-1β、IL-6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柴胡疏肝汤可能通过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发挥抗癫痫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5/5/17
-
SARS-CoV-2感染相关脑炎的临床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5/4/19
目的 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相关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SARS-CoV-2感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 前驱症状主要为发热(80.0%),首发症状主要为意识障碍(56.0%)、癫痫发作(52.0%)、精神症状(36.0%),后发症状主要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88.0%)、癫痫发作(68.0%)、认知功能障碍(68.0%)、运动障碍(64.0%)、语言功能障碍(52.0%).辅助检查主要为脑脊液(CSF)蛋白定量增高、C反应蛋白(CRP)升高;脑电图(EEG)呈非特异性背景节律减慢,其次为异常放电;磁共振成像(MRI)最常表现为岛叶皮质、内侧颞叶异常高信号,其次为弥漫性或局灶性微出血.治疗上一线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合并免疫疗法,二线药物为单抗.预后较差.结论 对于有SARS-CoV-2感染接触史、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及精神症状的患者,应警惕脑炎可能,辅助CSF、EEG、MRI检查,一旦确诊及早干预.发病机制主要为直接侵袭、细胞因子风暴、过度免疫炎性、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5/4/19
-
血管性痴呆患者执行、记忆、认知功能与脑电图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5/4/1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执行、记忆、认知功能与脑电图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40例作为A组、血管性痴呆患者35例作为B组,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C组.所有患者使用数字化脑电监护仪进行定量脑电图检查,进行额叶功能评定量表检查、执行性画钟作业(CDT)、Stroop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记忆力及认知功能检测.对比三组受试者每个频带的绝对功率值、(δ+θ)/(α+β)值,分析三组受试者的额叶功能评分、CDT评分、Stroop测验评分、词语流畅性测验评分,分析三组受试者的记忆力评分与认知功能评分,分析B组患者的定量脑电图检查项目与各项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B组受试者的颞叶、额叶、枕叶、顶叶、中央的(δ+θ)/(α+β)值明显较C组高,B组以上指标明显较A组高(P<0.05).A、B组的额叶功能评分、CDT评分、Stroop2、词语流畅性测验评分明显较C组低,Stroop 1明显较C组高;B组的额叶功能评分、CDT评分、Stroop2、词语流畅性测验评分明显较A组低,Stroop 1明显较A组高(P<0.05).A、B组的瞬时记忆、短延迟记忆、长延迟记忆、再认记忆、认知功能评分明显较C组低,B组以上评分明显较A组低(P<0.05).血管性痴呆患者的颞叶、额叶、枕叶、顶叶、中央脑电图与额叶功能评分、CDT评分、Stroop2、词语流畅性测验评分、瞬时记忆、短延迟记忆、长延迟记忆、再认记忆、认知功能评分呈负相关,与Stroop 1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存在明显的执行、记忆、认知功能障碍,脑电图检测可评价其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5/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