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6层螺旋CT左心房肺静脉双期扫描成像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左心房肺静脉双期扫描成像(简称CT双期成像)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74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双期成像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以TEE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双期成像对左心房血栓前状态(PTS)和血栓的诊断价值,并观察肺静脉变异情况。结果:CT双期成像诊断左心房PTS的灵敏度为52.94%(9/17),特异度为92.45%(49/53),阴性预测值为85.96%(49/57),阳性预测值为69.23%(9/13);诊断左心房血栓的灵敏度为100.00%(4/4),特异度为90.74%(49/54),阴性预测值为100.00%(49/49),阳性预测值为44.44%(4/9)。肺静脉变异率为21.62%(16/74)。结论:CT双期成像对左心房血栓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和高阴性预测值,并可详细评价肺静脉解剖特征,发现肺静脉变异,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提供可靠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维高分辨力磁共振钆延迟增强成像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心肌纤维化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三维高分辨力磁共振钆延迟增强成像(3D-LGE-MRI)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心肌纤维化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2 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杂交心房颤动消融术前采用左心房3D-LGE-MRI评估左心房心肌纤维化的心房颤动患者 34 例.2 名放射诊断医师(医师 1 和医师 2)双盲分别对图像质量进行 4 分法评价,均使用ADAS后处理软件测量左心房壁及钆延迟增强(LGE)面积,并计算LGE面积占比.其中1 名医师再进行分区分析,将左心房壁分为 10 区,测量每个分区的心房壁面积及LGE面积,并计算LGE面积占比.使用Kappa检验评价医师1和医师2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价LGE定量参数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另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持续性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形态学参数、LGE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34 例患者均完成左心房 3D-LGE-MRI扫描并获得具有诊断价值图像.医师 1 和医师 2 对图像总体质量的主观评分分别为(2.88±0.64)分和(2.97±0.58)分,左心房壁清晰度的主观评分分别为(3.26±0.75)分和(3.24±0.70)分,Kappa值分别为 0.724 和 0.859.LGE面积及LGE面积占比在观察者(医师 1 和医师 2)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达 0.969 和 0.950.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间左心房壁LGE面积及LGE面积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比,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具有更高的犹他分期和更为严重的右下肺静脉及左心房间隔区域纤维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D-LGE-MRI可应用于三维可视化及定量评估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心肌纤维化,可为心房颤动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纤维化程度较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更严重,二者差异主要表现在右下肺静脉及左心房间隔区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右心声学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合并肺动静脉瘘二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例 1:患者,女性,38 岁,主因"间断性头痛 10 余年,加重半年"就诊.既往脑梗死病史 1 年,无后遗症.查体:双肺呼吸音清,心率 68 次 / 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头颅 MRI 平扫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狭窄;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CD)增强实验阳性,颅内动脉可探及雨帘状栓子信号(图 1a);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未见明显异常;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 提 示 房 间 隔中部原发隔与继发隔间见纤细裂隙 0.8~0.9 mm;右心声学造影瓦氏呼吸后 4 个心动周期内见微气泡 25~30 个,自裂隙处进入左心房,并持续存在(图 1b).初步诊断:卵圆孔未闭,陈旧性脑梗死.住院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手术顺利.术后第 2 天、1 个月、3 个月及半年常规 TTE 检查封堵器位置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未见明显过隔血流信号(图 1c),半年后复查 TCD 增强实验仍为阳性,探及"雨帘"征,进一步行 TEE 检查示封堵器位置正常,CDFI 未见明显过隔血流信号,右心声学造影约 6 个心动周期后左心房内见微气泡约 50 个,来源于肺静脉方向(图 1d),考虑肺动静脉瘘可能,行肺 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证实(图 1e),遂行肺动静脉瘘封堵术,手术顺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源CT心脏成像对正常成年人肺静脉和左心房的双时相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利用双源CT心脏图像开展正常成年人肺静脉和左心房在心脏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时相影像研究,为临床患者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共纳入218例成人心脏双源CT扫描图像,且均有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图像,于工作站使用图像三维重组技术进行分类和测量.记录肺静脉解剖变异情况、肺静脉孔径及左心房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 肺静脉变异中额外肺静脉易发生于右侧(左侧比例0.92%、右侧比例8.26%),而共干肺静脉则易发生于左侧(左侧比例13.3%、右侧比例0.92%).左共类型最常见,右中类型次之,其他混合类型少见.肺静脉孔径测量时前后径小于上下径,上肺静脉孔径大于下肺静脉孔径,右肺静脉孔径较左肺静脉孔径大而圆,肺静脉孔径由大到小依次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右上肺静脉孔径最大最圆,左下肺静脉孔径最小最卵圆,额外肺静脉孔径较常规类型小,共干肺静脉孔径较常规类型大而卵圆.左心房横径最大,纵径次之,前后径最小.双期数据比较显示,收缩期肺静脉孔径较舒张期大而圆,收缩期左心房各径线均大于舒张期.结论 肺静脉变异较为常见,肺静脉和左心房形态大小与心动周期相关,双源CT心脏成像可有效地显示及评估肺静脉和左心房的形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右心声学造影诊断肺动静脉瘘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病例简介女,54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反复搏动性头痛2年余,以双侧颞部为著,持续数分钟至1 h可自行缓解,偶伴头晕、恶心.无发绀、呼吸困难、胸痛等,无头颅外伤史.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经胸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右心声学造影图像见图1A~D,经左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右心顺序显影,5个心动周期后左心开始显影并逐渐呈云雾状,并见微气泡来源于肺静脉左心房入口;Valsalva动作后即刻左心房未见微气泡,5个心动周期后左心可见云雾状微气泡显影,左心显影持续至右心显影暗淡.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提示:心脏右向左分流Ⅲ级,考虑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胸部CT及肺动脉CT血管成像(图1E、F)检查提示:①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动静脉畸形;②右肺中叶体积缩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CT冠状动脉成像序列双时相评估正常成年人左心房肺静脉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 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序列收缩期、舒张期双时相评估正常成年人左心房肺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共收集 116名健康成年人 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图像数据,重建筛选出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图像.观察肺静脉有无解剖变异,测量左心房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测量标准型肺静脉开口最大径、最小径并计算平均直径及开口指数,比较收缩期、舒张期左心房及肺静脉开口各数据的差异.结果:肺静脉变异较常见,占 15.52%,其中以左肺静脉共干、单独右中肺静脉最多见.标准型肺静脉开口测量,同侧上肺静脉开口径线大于下肺静脉,右肺静脉开口径线大于左肺静脉,肺静脉开口指数提示右肺静脉孔径较左肺静脉圆;左心房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收缩期均较舒张期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右下肺静脉开口指数外,其余肺静脉开口最大径、最小径、平均直径及开口指数收缩期、舒张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收缩期肺静脉开口较舒张期大而圆.结论:不同心动周期左心房肺静脉形态大小有差异,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序列收缩期、舒张期双时相能更全面准确评估左心房肺静脉形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