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在固定指骨撕脱性骨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手标本解剖及生物力学实验探讨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在固定指骨撕脱性骨折中的可行性。方法:取6对新鲜成人手标本,先测量指甲尖至甲根近端的距离,再用微型骨刀将手指末节制作成伸指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模型,实验组手标本均采用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固定,对照组拇指行自制单孔带钩钢板,示指行微型螺钉固定,中指行克氏针固定,环指行双孔普通钢板横向固定,小指行钢丝结合克氏针固定。尖刀紧贴钢板远端切开甲根,对伸指肌腱进行加载测试,记录骨折端分离2 mm的最大张力,拆除内固定物后测量并计算钢板压迫甲根长度,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压迫甲根长度分别为拇指(1.50±0.06) mm,示指(1.90±0.05) mm,中指(1.81±0.03) mm,环指(2.12±0.05) mm,小指(2.24±0.06) mm。自制单孔带钩钢板压迫拇指甲根长度为(3.23±0.12) mm,双孔普通钢板压迫环指甲根长度为(2.14±0.07) mm,实验组在拇指甲根压迫长度上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835, P<0.05),环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末节骨折端分离2 mm的最大张力分别为(39.28±1.80)、(28.42±2.44)、(26.60±1.93)、(24.80±3.00)、(21.31±2.96) N;对照组分别为(26.15±3.02)、(10.47±1.12)、(10.73±1.78)、(7.50±1.28)、(14.30±2.15) N。实验组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在骨折端分离2mm的最大张力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153、16.342、14.831、12.982、4.690, P<0.05)。 结论:微型钢板固定手指末节撕脱性骨折中均会压迫甲根,但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对甲根损伤更小,对肌腱无明显卡压,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钩钢板与克氏针固定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比微型钩钢板与克氏针固定治疗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共收治36例36指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患者,其中19例采用微型钩钢板复位固定,17例采用闭合克氏针固定。术后随访使用Crawford评分标准、愈合时间、指间关节主动背伸缺失角度、指间关节主动屈曲缺失角度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4~26个月,平均8.7个月。按Crawford评分标准:微型钩钢板组优7例、良5例、中7例;克氏针组优4例、良8例、中5例,两组的优良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06)。平均愈合时间,微型钩钢板组为5.44周,克氏针组为6.41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67, P<0.05)。远指间关节主动背伸平均缺失角度,微型钩钢板组缺失(7.02±0.97)°,克氏针组缺失(8.78±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66, P<0.05)。远指间关节主动屈曲平均缺失角度,微型钩钢板组缺失(5.11±1.37)°,克氏针组缺失(6.91±0.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567, P<0.05)。术后并发症:微型钩钢板组1例出现感染,4例指甲出现轻微隆起脊;克氏针组3例出现针道反应。两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的95%可信区间[0.174,9.997], P=0.695)。 结论:采用微型钩钢板治疗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术后指间关节主动背伸和屈曲活动范围恢复优于克氏针固定,且术后愈合时间也短于克氏针固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克氏针结合“8”字捆绑治疗陈旧性骨性锤状指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陈旧性骨性锤状指是带骨块的伸肌腱终腱从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处撕脱分离,造成末节手指远指间关节(DIPJ)屈曲畸形,受伤时间≥3周。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石黑法、双克氏针法、钢丝抽出法、微型骨锚或钻孔重建伸肌腱止点法、克氏针旋转扣压法、微型钩钢板固定等方法,疗效各异,存在骨块复位困难、固定稳定性差、易移位或翻转等诸多缺陷。双克氏针结合“8”字捆绑,从四点的作用力在三个维度下精准复位、固定、加压骨块,目前尚未见此方法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性锤状指的报道。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15例陈旧性骨性锤状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双克氏针结合“8”字捆绑治疗陈旧性骨性锤状指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型钩钢板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钩钢板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31例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患者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采用Saetta标准及TAM(总主动活动度)评定手指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2.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最后一次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关节面平整。骨折愈合的时间4~8周,平均5.7周。所有关节稳定,活动协调,没有出现半脱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手指麻木及皮肤坏死等术后并发症。最后一次随访采用Saetta标准评定手指功能:优21例,良8例,可2例。TAM功能评分:优24例,良5例,可2例。结论:钩钢板是一种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有效可靠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克氏针结合"8"字捆绑治疗陈旧性骨性锤状指
编辑人员丨2023/9/16
陈旧性骨性锤状指是带骨块的伸肌腱终腱从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处撕脱分离,造成末节手指远指间关节(DIPJ)屈曲畸形,受伤时间≥3周.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石黑法、双克氏针法、钢丝抽出法、微型骨锚或钻孔重建伸肌腱止点法、克氏针旋转扣压法、微型钩钢板固定等方法,疗效各异,存在骨块复位困难、固定稳定性差、易移位或翻转等诸多缺陷.双克氏针结合"8"字捆绑,从四点的作用力在三个维度下精准复位、固定、加压骨块,目前尚未见此方法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性锤状指的报道.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15例陈旧性骨性锤状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双克氏针结合"8"字捆绑治疗陈旧性骨性锤状指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应用微型钩钢板治疗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型钩钢板治疗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对20例掌指关节侧方应力实验阳性伴X线片提示掌指关节撕脱骨折的患者,采用患侧掌指关节侧方纵行切口暴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骨折块后应用微型钩钢板固定骨折,纠正骨折畸形,恢复侧副韧带止点的解剖结构.结果 术后2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7周,平均5.2周.根据Saetta标准评定掌指关节功能:优15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微型钩钢板治疗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止点撕脱骨折能达到坚强的固定,术后掌指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疗效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钩骨骨折伴第4,5掌骨脱位16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讨论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钩骨骨折伴第4,5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16例成人钩骨骨折伴第4,5掌骨脱位患者,均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石膏固定3周,定期复查X线片,通过随访记录患者骨性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并发症等指标.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获超过9个月随访,平均10.4个月,骨折均愈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0~1分,平均0.125分.末次随访患侧腕关节活动度背伸53.4°±4.1°,屈曲59.7°±3.8°,尺偏29.6°±4.3°,桡偏18.3°±5.1°;与健侧相比,屈曲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伸、尺偏、桡偏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握力(400.82±35.28)N,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僵硬1例.结论: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钧骨骨折伴第4,5掌骨脱位可稳定腕骨掌关节,较大程度地维持握力、关节活动度,关节僵硬和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较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锁骨钩钢板联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肩峰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科采用锁骨钩钢板联合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2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肩峰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型钩钢板治疗急性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尺侧撕脱骨折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型钩钢板治疗急性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尺侧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们对20例急性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尺侧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钩钢板固定,纠正骨折畸形,恢复侧副韧带止点解剖结构.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7周,平均5.2周.根据Saetta标准评定掌指关节功能:优14例,良5例,可1例.X线片显示撕脱骨折线消失.结论 微型钩钢板治疗急性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尺侧撕脱骨折能达到坚强内固定,术后第一掌指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疗效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第四五腕掌关节钢板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估使用微型钛板经第四、五腕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8年9月,采用微型钛板经第四、五腕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患者24例,均为男性;年龄18~51岁,平均(29.6±7.9)岁.根据Ebraheim钩骨体冠状面骨折的分型,A型3例,B型8例,C型13例.均采用腕背侧入路,复位骨折与脱位后,将微型钛板经第四、五腕掌关节背侧跨关节固定钩骨体骨折与腕掌关节脱位.采用臂肩手功能障碍评估表(the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腕关节评分、手部握力,以及环、小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价患者术后功能.结果 24例均获得13~44个月的随访,平均(18.5±8.3)个月;钩骨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6.9±1.1)周.除2例外,其余22例均于术后3~6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末次随访时,DASH评分0~10.8分,平均(1.7±3.1)分;VAS评分0~3分,平均(0.5±0.9)分;Mayo腕关节评分65~100分,平均(94.2±10.0)分.手部握力患侧(42.0±4.4)kg,健侧(41.1±2.8)kg;环指与小指总的活动度患侧分别为(281±3)° 和(271±6)°,健侧分别为(28±3)° 和(272±4)°;末次随访时,活动度和握力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钩骨体冠状面骨折可采用微型钛板经腕掌关节固定.该术式固定牢固,术后骨折愈合及手部功能良好,是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有效的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