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胺酮上调谷氨酸能突触通路诱导斑马鱼成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氯胺酮是谷氨酸NMDA受体的拮抗剂,也是当下滥用较严重的一种精神活性物质,长期滥用会引起机体多个系统的损害,探讨氯胺酮的成瘾机制并筛选相关生物标志物对毒品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先对斑马鱼胚胎/幼鱼进行氯胺酮急性暴露实验,然后取6月龄的斑马鱼,通过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建立氯胺酮成瘾模型,RNA-seq检测斑马鱼脑转录组,q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其中关键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氯胺酮组中斑马鱼胚胎的自主抽动、胚胎孵化率及幼鱼存活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移动距离更是大幅下降,由对照组的1 904.2 mm降到300 μmol/L氯胺酮组的319.0 mm;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显示对照组斑马鱼在鱼缸的活动没有明显变化,而氯胺酮组斑马鱼在鱼缸明区的活动时间从训练前的385.2 s提高到训练后的706.4 s,时间占比提高了 26.8%(***P<0.001),说明斑马鱼对对氯胺酮刺激产生了偏爱;KEGG分析显示氯胺酮处理的差异基因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中富集,GSEA分析进一步发现氯胺酮显著上调谷氨酸能突触通路(NES值为1.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氯胺酮组的Grin2b和Gria2的mRNA水平分别升高至4.6倍、1.4倍,同时蛋白质水平分别升高至2.0倍和1.4倍.这说明氯胺酮能够诱导斑马鱼成瘾,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可能参与调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互联网+"干血斑HIV核酸检测可行性及HIV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互联网+"干血斑HIV核酸检测策略了解MSM的HIV核酸阳性率及MSM感染HIV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招募1 375位MSM,采集干血斑样本并邮寄到实验室进行HIV核酸检测。调查对象凭检测条码到指定网站查询检测结果。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M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果:MSM中新发现HIV感染者的HIV核酸阳性率为9.7 %(131/1 349),HIV抗体阳性率为8.3 %(112/1 349)。HIV早期感染者占新发现的HIV核酸阳性者的14.5 %(19/131),检测核酸阳性距最后1次高危行为时间间隔为6~120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感染HIV的影响因素包括30~39岁(与<30岁者比较, OR=1.88,95 %CI:1.07~3.29)、月收入≥8 000元(与无收入者比较, OR=0.42,95 %CI:0.19~0.96)、最近6个月肛交行为中未坚持使用安全套(与最近6个月未发生肛交行为或肛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者相比, OR=2.22,95 %CI:1.45~3.40)、使用过Rush Poppers(与未使用过Rush Poppers者相比, OR=2.33,95 %CI:1.49~3.64)、使用过毒品(与未使用过毒品者相比, OR=5.43,95 %CI:2.32~12.69)、没有固定性伴(与有固定性伴者相比, OR=1.74,95 %CI:1.13~2.68)。 结论:北京市MSM的早期感染者占有较大比例,开展"互联网+"干血斑HIV核酸检测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现早期HIV感染者,有助于减少二代传播。有必要在MSM中开展禁毒、禁用Rush Poppers、推广使用安全套、倡导稳定性关系等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新发感染率与高危行为及接受暴露前后预防用药服务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MSM的HIV新发感染率与高危行为及接受暴露前后预防(PrEP/PEP)用药服务情况。方法:采用Epi Info7.0软件计算参加横断面调查和队列调查样本量分别为1 227人和207人年。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招募MSM参加自填式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高危行为及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利用情况,MSM自行采集干血斑样本邮寄到指定实验室进行HIV核酸检测。建立HIV核酸阴性受检者开放式队列,随访观察至研究终点。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M最近1个月无保护肛交行为、最近1个月同性多性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MSM 1 147人,其中HIV核酸阴性者956人观察236人年。HIV新发感染率为1.3/100人年(3/236)。最近1个月肛交和口交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分别占50.7%(238/469)和4.9%(23/469)。最近1个月与HIV感染者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5.9%(43/723)。分别有9.8%(103/1 049)和8.7%(91/1 049)的研究对象曾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PrEP/PEP用药期间发生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4.3%(24/70)和72.2%(39/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者的最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和有同性多性伴的可能性均较高(a OR=3.16,95% CI:1.45~7.18;a OR=2.64,95% CI:1.19~6.30);最近1个月使用毒品或Rush Popper者的最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和有同性多性伴的可能性均较高(a OR=2.34,95% CI:1.67~3.30;a OR=2.42,95% CI:1.76~3.33)。 结论:应在MSM中倡导坚持使用安全套及开展常见滥用药物危害的健康教育。在PrEP/PEP用药服务咨询中,需提示MSM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方式招募的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高危性行为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镇江市不同方式招募的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SM)的HIV感染高危性行为差异,为艾滋病的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20年4 - 6月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和社区组织(CBO)两种方式在镇江范围内招募MSM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调查问卷收集目标人群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HIV检测史和高危性行为等信息。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分析不同途径招募的MSM人群之间相关特征的差异。结果:两种方式共招募641例MSM,其中CBO招募442例占68.95%,CDC招募199例占31.05%;CBO招募的MSM中,20岁以下占比(6.56%)显著高于CDC招募方式(1.01%, χ2 = 9.20, P = 0.002);CDC招募的MSM人群使用卫生专业机构和新型网络媒体接受毒品潜在危害信息宣教的比例分别为7.54%(15例)和16.58%(33例),均显著高于CBO组[3.39%(15例), χ2 = 5.28, P = 0.022;9.50%(42例), χ2 = 6.66, P = 0.010]。CBO招募的MSM群交性行为发生率为25.21%(30例),与女性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比例为47.51%(210例),均显著高于CDC招募组[7.50%(6例), χ2 = 10.13, P = 0.001;27.64%(55例), χ2 = 22.35, P < 0.001],而CBO招募者中异性恋的比例(2.04%,9例)、不清楚性伴HIV感染状态的比例(22.40%,99例)、无保护肛交性行为发生率(39.82%,176例)均显著低于CDC招募的MSM人群[6.53%(13例), χ2 = 8.37, P = 0.004;39.70%(79例), χ2 = 20.48, P < 0.001;57.29%(114例), χ2 = 16.90, P < 0.001]。CBO招募的MSM曾经做过HIV检测的比例为74.43%(329例),最近1次HIV检测途径为CDC的比例为23.10%(76例),HIV感染率为5.20%(23例),均显著低于CDC组[80.90%(161例), χ2 = 3.19, P = 0.074;57.14%(92例), χ2 = 99.41, P < 0.001;13.07%(26例), χ2 = 21.85, P < 0.001]。 结论:通过CBO和CDC两种方式招募的MSM人群在人口学、行为学上互补,具有一般MSM人群的代表性,应根据人群的不同特点制定艾滋病具体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历史重病区村一起疑似云南不明原因猝死事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云南省大姚县2例疑似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的死亡原因。方法:对2020年6月15 - 20日大姚县2例疑似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尸体解剖,并采集血液及组织样本等进行常见毒物毒品定性分析。结果:2例病例所在地区均为云南不明原因猝死历史重病区村,且死亡时间均发生在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的发病季节。2例病例间无血缘关系,死前均无明显异常症状,无特殊饮食,无农药和其他有毒化学药品接触史,常见毒物毒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尸体解剖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病例1死于冠心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致急性心功能障碍,病例2死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结论:2例病例均通过尸体解剖排除云南不明原因猝死,并确定了死亡原因。提示在发生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时应尽快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积极通过开展尸体解剖,从病理学角度明确致死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毒品滥用对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性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新型毒品滥用对MSM高危性行为及HIV感染的影响,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4-7月在山东省3个MSM监测哨点,收集当地MSM人口学特征、相关行为信息,采集血样做HIV和梅毒检测。结果:共调查MSM 1 203人,年龄(30.2±8.9)岁,未婚815人(67.7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805人(66.9 %);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的比例为54.2 %(652/1 203);最近6个月发生过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2.2 %(721/1 160)和16.3 %(189/1 160);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 %(37/1 203)和4.7 %(56/1 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青岛市是济南市的1.59倍(95 %CI:1.13~2.23)、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61倍(95 %CI:1.20~2.16)、从酒吧/歌舞厅等场所寻找男性性伴的是互联网/交友软件的1.69倍(95 %CI:1.06~2.69)、艾滋病知识得分<6分是≥6分的1.55倍(95 %CI:1.01~2.37)、最近1周同性性伴数≥2人是<2人的1.48倍(95 %CI:1.12~1.95)、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是无群交行为的2.43倍(95 %CI:1.61~3.67),曾使用新型毒品是未使用毒品的1.46倍(95 %CI:1.11~1.91)。MSM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青岛市是济南市的2.21倍(95 %CI:1.45~3.38)、外省户籍是本省户籍的2.13倍(95 %CI:1.28~3.55)、艾滋病知识得分≥6分是<6分的3.11倍(95 %CI:1.55~6.25)、最近6个月肛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是坚持使用安全套的2.60倍(95 %CI:1.71~3.96)、最近6个月有同性商业性行为是无同性商业性行为的3.38倍(95 %CI:1.92~5.95)、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是未使用毒品的2.71倍(95 %CI:1.82~4.04)、最近1年未检测HIV是检测HIV的2.66倍(95 %CI:1.59~4.43)。 结论:山东省MSM人群中使用新型毒品现象普遍,新型毒品滥用促进该人群无保护性行为和群交行为的发生,应重点加强对吸毒MSM监测和干预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污水流行病学的北京市四种毒品消费水平的估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污水流行病学估算北京市四种毒品的消费水平。方法:于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采集北京市某大型污水处理厂初级污泥,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污泥中可待因、美沙酮、氯胺酮和吗啡的浓度,通过污水流行病学方法估算四种毒品的消费量、流行率和消费人数。结果:416份污泥样品中,可待因检出率最高(82.93%, n=345),检出浓度 M( Q1, Q3)为0.40(0.22,0.8)ng·g -1;吗啡检出率最低(28.37%, n=118),检出浓度 M( Q1, Q3)为0.13(0.09,0.17)ng·g -1。四种毒品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消费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季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冬季消费量较高( P值均<0.05),冬季可待因、美沙酮、氯胺酮、吗啡的消费量 M( Q1, Q3)分别为24.9(15.58,38.6)、9.39(4.57,26.72)、9.84(5.18,19.45)、5.67(3.57,13.77)μg·人 -1·d -1。可待因、美沙酮、氯胺酮、吗啡在夏、秋、冬三季的消费量均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 Z值分别为3.23、3.16、2.19、3.32, P值均<0.05)。可待因、美沙酮、氯胺酮和吗啡流行率 M( Q1, Q3)分别为0.005 6%(0.003 4%,0.009 2%)、0.014 8%(0.009 6%,0.026 7%)、0.033 3%(0.021 0%,0.071 0%)和0.007 2%(0.003 8%,0.011 7%);消费人数 M( Q1, Q3)分别为918(549,1 511)、2 429(1 578,4 383)、5 451(3 444,11 642)和1 173(626,1 925)人。 结论: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可待因、美沙酮、氯胺酮和吗啡均被检出,且人群消费量具有季节性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岛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新发感染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与分析青岛市MSM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新发感染情况,为该人群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开放式队列研究方法,从2017年3月开始,由社会组织通过滚雪球抽样招募HIV阴性的MSM新型毒品滥用者,建立开放队列,并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调查,观察终点为2022年7月31日。按照队列研究样本量计算公式估计样本量为436人。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新型毒品滥用情况和HIV检测情况等信息。以随访中出现HIV新发感染为结局因变量,同时,以研究对象进入队列至出现HIV新发感染的时间作为时间因变量,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SM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MSM新型毒品滥用者987人,纳入随访队列826人。HIV新发感染者46人,队列随访累积观察时间1 960.68人年,HIV新发感染率为2.35/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30岁(a HR=3.04,95% CI:1.62~5.71)、外省户籍(a HR=2.29,95% CI:1.20~4.39)、线下交友(a HR=4.62,95% CI:2.05~10.41)、同性性伴数>4个(a HR=3.06,95% CI:1.59~5.88)、性交时安全套破损(a HR=2.24,95% CI:1.21~4.17)和性交时出血(a HR=2.56,95% CI:1.31~5.03)的MSM新型毒品滥用者更有可能发生HIV新发感染。 结论:青岛市MSM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新发感染率总体较低,但该人群知行分离的现象严重,HIV感染风险较高。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低年龄、外省户籍、线下交友、多性伴、性交时安全套发生破损和出血,应加强开展该人群行为干预的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东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暴露前后预防用药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MSM的HIV暴露前后预防(PrEP/PEP)用药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PrEP/PEP工作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4-7月在山东省7个城市监测哨点招募MSM进行问卷调查,每个城市样本量为400人。收集MSM社会人口学、性行为、PrEP/PEP用药等信息,并采集血标本做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研究对象MSM共2 815人,以≤30岁(55.7%,1 569/2 815)、未婚(68.6%,1 931/2 8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56.5%,1 590/2 815)为主。PrEP用药者占9.2%(258/2 815);PEP用药者占10.8%(305/2 8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中PrEP用药的可能性较高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30岁(a OR=4.04,95% CI:1.25~13.01)、自我认知HIV感染风险较低(a OR=1.76,95% CI:1.16~2.68)、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a OR=1.51,95% CI:1.10~2.09)、最近6个月发生同性商业性行为(a OR=1.69,95% CI:1.16~2.47)、使用新型毒品(a OR=1.53,95% CI:1.11~2.11)、接受同伴教育(a OR=1.56,95% CI:1.03~2.37)、知晓别人PrEP用药(a OR=3.29,95% CI:2.48~4.36)、HIV抗体阴性(a OR=8.40,95% CI:1.12~63.12);MSM中PrEP用药的可能性较低的相关因素为主要性伴为临时性伴(a OR=0.67,95% CI:0.49~0.90)。MSM中PEP用药的可能性较高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50岁(≤30岁:a OR=2.41,95% CI:1.02~5.69;31~49岁:a OR=3.33,95% CI:1.42~7.85)、自我认知无HIV感染风险(a OR=1.87,95% CI:1.12~3.11)、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a OR=1.68,95% CI:1.23~2.29)、使用新型毒品(a OR=3.86,95% CI:2.94~5.07)以及未接受同伴教育(a OR=1.54,95% CI:1.12~2.12)。 结论:山东省MSM的PrEP/PEP用药比例较高。应加强同伴教育和自我认知HIV风险教育,提高MSM中PrEP/PEP用药的使用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东省男男性行为人群新型毒品滥用和HIV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MSM新型毒品滥用和HIV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4-7月在山东省9个城市监测哨点招募MSM,每个城市招募样本量为400人。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MSM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学和接受HIV干预服务等信息,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采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进行HIV新发感染检测,并计算HIV新发感染率指标。结果:共调查MSM 3 624人,年龄(32.70±9.33)岁,以≥30岁(59.52%,2 157/3 624)、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5.99%,2 029/3 624)、未婚/离异/丧偶(57.70%,2 091/3 624)和性取向为同性恋者为主(86.26%,3 126/3 624)。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占32.95%(1 194/3 624);曾使用新型毒品占27.48%(993/3 613);HIV抗体阳性率为3.12%(113/3 624),HIV新发感染率为2.61%(95% CI:1.73%~3.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新型毒品滥用的相关因素包括未婚/离异/丧偶(相比于已婚/同居,a OR=1.43,95% CI:1.22~1.6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a OR=1.47,95% CI:1.25~1.72)、主要寻找男性性伴场所为互联网/交友软件(相比于酒吧/浴池/公园等,a OR=1.76,95% CI:1.41~2.19)、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相比于未发生无保护肛交,a OR=1.33,95% CI:1.13~1.57)、最近1年患过性病(相比于未患性病,a OR=2.77,95% CI:2.04~3.76)。MSM HIV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相比于未发生无保护肛交,a OR=2.51,95% CI:1.25~5.01)、最近1年未接受HIV干预服务(相比于接受HIV干预服务,a OR=3.89,95% CI:1.30~11.60)、梅毒阳性(相比于梅毒阴性,a OR=8.18,95% CI:2.98~22.48)、曾使用新型毒品(相比于未使用新型毒品,a OR=4.75,95% CI:2.32~9.70)。 结论:山东省MSM新型毒品滥用现象较为普遍,新型毒品滥用会增加HIV新发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