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化瘀方剂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动态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TBI)急性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规律,探讨活血化瘀方剂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2 kg/L)、模型组(生理盐水2 kg/L)、脑蛋白水解物组(BP组,5.6 g/kg)、桃红四物汤组(TH组,10.2 g/kg)、血府逐瘀汤组(XF组,15.6 g/kg)、通窍活血汤组(TQ组,9.6 g/kg)、补阳还五汤组(BY组,28.7 g/kg)7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建立sTBI大鼠模型;对照组不予创伤处理。各组分别于伤后6 h灌胃相应药物,伤后1、3、7 d进行NSS评分;取大鼠海马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Wnt3a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和NGF的阳性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伤后1 d即出现明显的颅脑损伤症状,表现为NSS评分明显升高,Wnt3a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BDNF和NGF阳性表达明显增加,说明sTBI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并随时间延长呈现一定自我修复能力。与模型组相比,XF组、TQ组和BY组NSS评分于伤后1 d即明显下降(分:6.6±1.5、6.1±2.0、5.7±2.4比9.4±1.5,均 P<0.05),而BP组及TH组NSS评分于伤后7 d才明显下降,且TQ组和BY组NSS评分下降幅度较其他药物组更加显著。与模型组比较,BP组海马组织Wnt3a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分别于伤后1 d、3 d明显升高,并随时间延长持续升高;4个活血化瘀方剂组Wnt3a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于伤后1~3 d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均于伤后7 d明显高于模型组,以BY组升高更为显著〔Wnt3a mRNA(2 -ΔΔCt):154.7±4.1比17.4±1.0,β-catenin mRNA(2 -ΔΔCt):17.05±0.45比2.74±0.13,均 P<0.05〕,其次为TQ组〔Wnt3a mRNA(2 -ΔΔCt):126.6±2.8比17.4±1.0,β-catenin mRNA(2 -ΔΔCt):8.70±1.19比2.74±0.13,均 P<0.05〕。与模型组比较,BP组BDNF和NGF的阳性表达在伤后1 d升高,但3 d达峰值后有所下降;4个活血化瘀方剂组BDNF和NGF的阳性表达于伤后1~3 d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均于伤后7 d明显高于模型组,其中TQ组和BY组在伤后1 d即明显高于模型组〔BDNF阳性细胞(个/MP):56.4±6.2、61.6±7.0比37.4±2.0,NGF阳性细胞(个/MP):58.4±5.0、62.4±4.4比53.4±3.6,均 P<0.05〕,且伤后7 d时升高幅度较其他药物组更为显著。 结论: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和补阳还五汤对sTBI急性期大鼠的神经再生修复均有一定疗效,但作用强度有所不同,以补阳还五汤和通窍活血汤起效更快、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西医结合是弥足珍贵的中国经验,是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必然选择。我国首创的中西医结合是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先进方法,并取得了为国争光、世界瞩目的标志性成果和贡献,如中药青蒿素治疗疟疾,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针刺镇痛与针麻原理研究,砷制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医复方治疗IgA肾病,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法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凉膈散重用大黄或承气汤重用大黄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均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乃至国际上取得了巨大成果,为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而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西医结合不仅体现在抗疫过程中,在疫情过后仍需牢记,继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只有坚持中西医结合,才能走出中国的医学之路、防疫之路,才能更加保障"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证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中医药辨证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组方思路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2年2月28日有关中医药治疗SAP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Clementine 12.0、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总结核心处方。结果:纳入处方289首,涉及中药185味,包含中医证型38种。基于SAP“病”的整体研究发现,临床治疗SAP以活血化瘀药、补虚扶正药、理气化痰药为主,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包括川芎、丹参、甘草、黄芪、当归等;常用药对包括川芎-当归、川芎-红花、川芎-枳实等。药物复杂网络图及聚类分析显示,补阳还五汤化裁方是治疗SAP的基本方;基于SAP“证”的研究发现,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是SAP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型,三者用药均以温、平为主;药味均以甘、辛、苦为主,多归肝、脾、肺、心经。其中,气虚血瘀证以黄芪、川芎、丹参等高频药物组成的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痰瘀互结证常以制半夏、川芎、薤白等高频药物组成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为基本方;气滞血瘀证以川芎、当归、枳壳等高频药物组成的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药物聚类分析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可分为3类,痰瘀互结证可分为4类。结论:虚、瘀、痰、滞是SAP的重要病理因素,其中气虚为发病基础,血瘀贯穿本病始终,或兼痰浊及气滞之证。围绕着本虚标实的病机,临床多治以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辨证选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丛慧芳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丛慧芳教授认为,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病机为伏寒伤肾、致瘀损络。寒冷地区多发本病,在先天之寒、胎传之寒、自感之寒的作用下易形成伏寒,待女性内在生理及外部条件变化之时伺机而发。临床中,丛教授常治以温肾散寒、祛瘀止痛,兼顾温心阳、通心脉、安心神,多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相结合,内服选少腹逐瘀汤加减,外治取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中药保留灌肠,还于经期针刺地机、十七椎、三阴交、次髎、内关等穴,可即时止痛,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病案,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及IBM SPSS Statistics 26.0的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用用药及方剂规则进行归纳.结果:中药频次分析的前10位中药为鳖甲、丹参、柴胡、甘草、川芎、当归、三棱、莪术、陈皮、生地.气滞血瘀痰凝型的核心药对为莪术、三棱,莪术、鳖甲;肝郁脾虚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甘草,柴胡、党参;肝郁气滞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香附,香附、陈皮;湿热中阻型的核心药对为茵陈、大黄,金钱草、大黄;气虚血亏型的核心药对为黄芪、当归,谷芽、麦芽.气滞血瘀痰凝型代表性处方为血府逐瘀汤类方;肝郁脾虚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芍六君汤类方和保和丸类方;肝郁气滞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胡疏肝散类方;湿热中阻型代表性处方为茵陈蒿汤类方;气虚血亏型代表性处方为当归补血汤类方、归脾汤类方和四君子汤类方.结论:江一平教授重视化瘀软坚散结、健脾养肝、清利湿热、扶正祛邪的治法治则,善用活血化瘀类、软坚散结类、清热类、补虚类、疏肝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活血化瘀法佐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法佐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随症加减治疗)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各30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情况、炎症因子水平、住院时长.结果 治疗后对比发现,研究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IL-6、CK-MB均低于对照组、PT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肺部感染所用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法佐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日期,减轻患儿痛苦及家长的精神及经济负担,节约经济成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潘月丽运用"肝肾大肠同调"法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13
潘月丽教授认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病机总归气虚、血瘀、湿热,其产生与肝、肾、大肠密切相关,故提出"肝肾大肠同调"的治疗理念,认为"补气更需补肾,活血不离疏肝,清利湿热宜通肠腑".补肾常选金匮肾气丸加减,或在他方基础上加用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等补肾之品;活血常选血府逐瘀汤或桃核承气汤加减,善用青皮、香附、佛手等疏肝行气之品;清热利湿常用润下药物,以通利肠腑,给邪气以出路.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闫慧敏运用调理气机法分型论治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6
总结闫慧敏教授运用调理气机法分型论治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的临证经验.认为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肝、脾,核心病机为气机不利.临证以调理气机为基础分型进行辨治:肺气虚寒、痰饮内伏证,治宜补肺益气、温化痰饮,常用玉屏风散合小青龙汤加减;痰气郁结证,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常用半夏厚朴汤合金铃子散加减;气虚血瘀证,治宜补虚扶正、行气活血,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过程应把握疾病发展动态,分型论治,尤其注重气机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中药复方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常采用尼达尼布或吡非尼酮等进行治疗,但易出现耐药性且具有较多不良反应.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关于中药复方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干预机制的相关文献,发现补阳还五汤、十枣汤、补肺汤、麦门冬汤、血府逐瘀汤、养肺活血方等对IPF具有一定干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调控TGF-β1/Smad、PI3K-Akt、NF-κB等信号通路,抗炎和调节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该文归纳了近五年中药复方对IPF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情况,总结了出现频次较高的药味及其功效分类,为深入探索中药抗IPF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近年来育龄期妇女高发疾病.其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痛、月经紊乱、不孕症等.其中EMT女性患者中生育力下降,患者比例逐年升高.少腹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其功效为散寒温经,活血化瘀,有调经种子第一方之称,可治疗瘀血阻滞,久不受孕.通过收集、分析和梳理了近年来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其可能的治疗机制及临床疗效,为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提供有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