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30年中医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医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期待为临床遣方用药及新方组合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四大数据库1990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发表的中医治疗OSAHS的所有文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6.0,Gephi 0.9.2 等数据挖掘软件进行频数、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等.结果 共纳入135篇合格文献,包含154首方剂、202味中药.半夏(8.96%)、茯苓(8.96%)、甘草(8.86%)、陈皮(7.57%)、石菖蒲(6.37%)等25味中药为高频药物,多以性温(47.65%)、味辛(32.51%)为主,主要归为肺(23.07%)、脾(21.74%)、心(16.47%)经,使用率较高的药物以补虚药(23.78%)、化痰止咳平喘药(20.78%)、活血化瘀药(16.9%)、理气药(12.74)、利水渗湿药(8.96%)、开窍药(6.37%)为主;得到以痰瘀互结证为首的28种证型分布,以脾、肺、咽喉、鼻窍为主的病位证素13个及以痰、血瘀、气虚、湿邪、热邪为主的病性证素11个;获得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石菖蒲→郁金+川芎等30条常用配伍组合,挖掘出5个核心方药组合及针对核心证素的8味公共药物.结论 中医药治疗OSAHS以扶正祛邪为主,益气补肺健脾、行气活血化瘀、清热化痰开窍、理气燥湿化痰是临证遣方用药的基本原则,辨证予以解表、温阳、滋阴、安神、平肝熄风等.核心方剂为六君子汤、补阳还五汤、涤痰汤加减.该研究可为新药研发及新方组成提供思路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复方治疗失眠合并高血压病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失眠与高血压病共病的疾病特点及中医药治疗思路,筛选核心用药规律与处方配伍.方法 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SinoMed、PubMed数据库中使用中药复方治疗失眠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将处方名称及组成药物录入Excel中,对药物的频次、类别、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并使用R Studio(v4.2.2)进行层次聚类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提取处方74个,中药133味.使用频次前5的中药分别为酸枣仁、白芍、甘草、茯苓、首乌藤,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依次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要归肝、心经.层次聚类得到5类方药,关联规则得到核心药物组合,包括酸枣仁、龙骨、牡蛎、首乌藤、知母、白芍、天麻、钩藤.结论 失眠与高血压病共病病位以肝、心为主,病性以阳热多见,治疗注重滋阴养血、清心平肝.用药补、降、开三法并举,主予补缓,兼顾清降,不忘通调,共同和畅气血阴阳.处方以调肝为核心,养肝、平肝、清肝之法共用,肝之体用同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亚滨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用药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通过对周亚滨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统计,以进一步总结周亚滨教授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 2017 年 9月 1日—2019年 8月 30日经周亚滨教授诊治的高血压病人完整而有效的门诊病历资料 106份,采用 Excel软件及 SPSS 24.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类别、药物频数及聚类分析,得出高频用药类别、常用中药、药对及药物组合.通过统计结果,探讨周亚滨教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用药特点.结果:本研究纳入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复方 106首,涉及中药 150味,总使用频次为 1 990 次,使用频次≥20次的药物有 34味,累计使用频率达 68.99%,其中天麻、钩藤、半夏、白术、菊花、决明子、夏枯草、葛根、川芎及丹参出现频次在 50次以上,为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涉及用药种类 13 类,分别是平肝息风药(19.07%)、补虚药(18.13%)、清热药(13.33%)、活血化瘀药(11.27%)、解表药(10.27%)、化痰止咳平喘(8.80%)、安神药(7.87%)等所占比例较大,其占 88.73%.聚类分析获得 6 个常用药对和 3个聚类方.结论:周亚滨教授治疗高血压内服方药以清热平肝、滋阴补肾为主,再根据个体配合活血、化痰、安神等药物,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数据挖掘冯玲教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探讨冯玲教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 2021年 2月—2022年 6月就诊于冯玲教授门诊的有效心房颤动病案,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别从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图分析和聚类分析挖掘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临床验案 157个,有效处方 157首,涉及中药 136味.用药频次≥35次的中药有 20味,占药物总频次的 67.51%,其中甘松、丹参、檀香、炒酸枣仁的频次较高(≥140次).四气以寒温为主,平性次之;五味以甘苦居多,辛味次之.归经以入心、胃、肺、肝经为主.药物功效分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活血祛痰药、安神药等 10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 10 个关联药组(支持度≥104,置信度=1),聚类分析得出 4个核心类方.结论:冯玲教授辨治阵发性心房颤动调脉安神并重,认为血脉不利(气阴两虚、痰瘀痹阻),神不守舍(神无所归、魂无所主)为核心病机,治以益气滋阴充脉、理气祛痰化瘀、养神平肝定悸为法,重视补宗气、畅气血,强调"心胃"同治、辛苦合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证候分布及用药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通过现代统计学方法探索中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用药特点与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收录的 2010年 1月 1日—2021年 9月 25日符合要求的文献,建立规范化数据库,进行证型分类统计,运用频数统计与关联规则(IBM SPSS Modeler 14.1 Premium软件,Apriori算法)分析主要证型用药特点与组方规律.结果:纳入方剂 74首,涉及中药 128味;涉及 11个证型,以气阴两虚证、肝郁气滞证、气阴两虚夹瘀证、气血两虚证为主要证型,明确治疗主要证型处方的单味药用药频次,归纳常用药物组合;总结出 4个主要证型的核心处方并进行比较,分析不同证型的用药与组方规律.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夹瘀证、气血两虚证核心处方用药以补益药为主,包含益气、滋阴、补血,兼以清热、活血化瘀、安神;肝郁气滞证核心处方用药以平肝疏肝为主,兼理气.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用药以麦冬、五味子、炙甘草、酸枣仁、当归等为主,实证以柴胡、生龙骨、生牡蛎、香附等为主,并根据病症变化及兼症,随证加减.结论:以频率统计与关联规则相结合方法挖掘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用药特点及核心处方,为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基于数据挖掘的林兰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林兰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的临床资料,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其治疗甲亢的方药运用规律.方法 筛选在广安门医院内分泌门诊确诊的160例甲亢患者的437诊次的病例录入Excel 2007表格.利用SPSS 19.0软件、weka 3.7数据挖掘软件、Liquorice数据挖掘软件,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方法分析林兰教授处方用药规律,结合访谈交流,探析其诊治甲亢的思辨特色.结果 (1)频数在10次以上的药物共有64味,其中生龙骨、煅磁石、珍珠母、麦冬、酸枣仁、五味子、夏枯草、法半夏、山慈菇等是林老治疗甲亢的核心药物.林老治疗甲亢使用最多的是补虚药、安神药,其次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等.在补虚类药物使用上,以用补血药和补阴药为主,补气药和补阳药为次.(2)采用Liquorice数据挖掘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龙骨、煅磁石、夏枯草、枸杞子、钩藤、太子参、麦冬、白芍、五味子、生地黄、熟地黄、柏子仁、酸枣仁是最常见的方剂组合.(3)采用weka3.7数据挖掘软件,运用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常用药对,并结合与林老交流总结出其临床常使用的药对.结论 林兰教授认为甲亢以气、痰、瘀三者互相凝结,壅于颈前为基本病机.林兰教授治疗甲亢分气滞痰凝、阴虚阳亢、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四型论治,重视化痰活血.林兰教授治疗甲亢的核心处方以滋阴潜阳、化痰散结、益气养阴功效为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刘燕池教授对《内经》“肝藏血,血舍魂”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对刘燕池教授治疗失眠及高血压用药特点进行分析,以探讨刘老对《内经》“肝藏血,血舍魂”的应用.方法:共收集经刘燕池教授诊治的失眠及高血压患者145例,其中失眠患者70例,高血压患者75例.利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失眠:使用频次排在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酸枣仁、百合、茯神、远志、石菖蒲、合欢皮、柴胡、麦冬、当归、石斛;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高血压:使用频次排在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薄荷、葛根、菊花、天麻、夏枯草、杜仲、珍珠母、石决明、地龙、当归.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结论:刘燕池教授对《内经》“肝藏血,血舍魂”的应用主要体现于善用滋阴清热之品,使肝血肝阴得调,肝血舍魂,魂安入肝,阴阳平和,这与刘老重滋阴的学术思想是相符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滋阴清热平肝方联合人工泪液对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滋阴清热平肝方联合人工泪液对阴虚阳亢型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阴虚阳亢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滋阴清热平肝方治疗,连续治疗4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单项症状积分(眼干涩、异物感、眼痛、视物疲劳、眼红)、泪膜稳定性(BUT、SIT、FL)、睑板腺功能评分(睑板腺分泌状态评分、睑板腺缺失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P<0.05);2组治疗后眼干涩、异物感、眼痛、视物疲劳、眼红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BUT、SIT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F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睑板腺分泌状态评分和睑板腺缺失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滋阴清热平肝方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泪膜稳定性,改善睑板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滋阴平肝清热法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中医辨证分型,国内专家大多认为其病位在肝、脾、肾,与痰凝、血瘀、气滞、火、脾虚相关.本病常因情志不畅、肝郁化火伤及肝肾之阴,虚火上炎,上冲二目而发病,当以柔润滋水为主,采用滋阴平肝清热法治疗,为TAO辨证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顾宁对盐敏感性高血压的中医诊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顾宁教授认为,盐敏感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是过食咸味,病机关键以肾虚为本,标实有血瘀、血热、痰湿之异,病位主要在肾,与肝脾密切相关.结合其发病特点与临床特征,主张将高血压病辨证为肾精亏虚型、肝阳上亢型、瘀血阻络型及痰湿壅盛型进行论治.治疗原则以补肾为主、兼顾肝脾,以期标本兼顾.遣方用药时重视利尿中药的应用,取其利水渗湿、通利小便之功,根据个体情况随证加减,分平肝清热利水、活血利水、滋阴利水等.同时注重患者的饮食习惯调摄,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盐达标,有效防治盐敏感性高血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