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节腔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结合通痹散熏洗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关节腔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结合通痹散熏洗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泰安市中医二院KOA患者16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予以关节腔注射自体PRP+通痹散熏洗治疗。2组均治疗3周。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估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评估日常生活能力,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TNF-α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76/80)、对照组为77.5%(62/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33, P<0.01)。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 F=15.63, P<0.01),LKS评分高于对照组( F=55.23, P<0.0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F=11.93, P<0.01)。观察组治疗后IL-1β[(51.75±2.74)μg/L比(63.38±3.31)μg/L, t=24.21]、TNF-α[(10.58±1.25)μg/L比(11.62±1.84)μg/L, t=4.18]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8/80)、对照组为7.5%(6/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1, P=0.576)。 结论:关节腔注射自体PRP结合通痹散熏洗可有效改善早期KOA患者膝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疼痛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八正散加减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难治性尿路感染阴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八正散加减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难治性尿路感染阴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本院97例难治性尿路感染阴虚湿热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八正散加减+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试管法测定WBC,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尿细菌计数,记录患者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47/49)、对照组为81.25%(39/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9, P=0.022)。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 t=13.18, P<0.01),WBC及尿细菌计数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9.77、22.99, P<0.01)。观察组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3.61、9.80、7.34, 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4/48),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6, P=0.039)。 结论:八正散加减结合中药熏蒸可有效改善难治性尿路感染阴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未发生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年度报告(2023年)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23年收到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439家医院的用药错误(ME)报告27 742例。其中A级错误282例(1.02%),B级22 452例(80.93%),C级4 239例(15.28%),D级499例(1.80%),E级141例(0.51%),F级127例(0.46%),G级1例(<0.01%),I级1例(<0.01%),无H级病例发生。B~I级ME涉及的27 460例患者中,男性15 131例(55.10%),女性12 329例(44.90%);年龄1 d~103岁,其中儿童(<18岁)3 198例(11.65%),青中年人(≥18~<60岁)12 576例(45.80%),老年人(≥60岁)11 686例(42.56%)。错误内容居前3位者分别为品种(5 880例次,20.97%)、用量(4 668例次,16.65%)和给药频次(3 184例次,11.35%)。导致患者伤害的严重ME(E~I级)涉及270例患者,男性140例(51.85%),女性130例(48.15%);年龄52 d~94岁,其中儿童31例(11.48%),青中年人91例(33.70%),老年人148例(54.82%);所涉药品在前3位者依次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二甲双胍和艾司唑仑,1例致死ME为误将复方荆芥熏洗剂口服所致。27 460例B~I级ME中,引发错误人员主要为医师(19 655例,71.58%)和药师(5 688例,20.71%),少数为护士和患者/家属等。ME发生场所主要为门诊(10 537例,38.37%),病房(8 187例,29.81%),药房(6 470例,23.56%);270例严重ME中121例(44.81%)发生场所是患者家中。错误发现人员居前3位者分别是药师20 693例次(74.46%),患者/家属3 240例次(11.66%),医师2 214例次(7.97%)。引发错误因素居前3位者分别是知识欠缺(9 382例次,28.35%)、疲劳(5 974例次,18.05%)和培训不足(3 831例次,11.58%)。针对2023年发生率较高和较严重的ME,以下风险需要加强防范,包括外用药误为内用、误服外包装、儿童用量剂量换算错误、特殊给药频次错误、肠内营养制剂和刺激性静脉制剂的滴注速度过快、蒙脱石散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磷霉素钠导致高钠血症等。此外,加强频发严重ME及致死ME药物品种的管理,以及对患者的科普和安全用药教育等,有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了解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交易现状,发掘民族医药传统知识.方法:采用民族植物学等方法对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进行调查,完成包括基原名、药用部位、用途和用法等内容的药用植物编目.结果:经过整理和鉴定,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有153种,隶属72科,123属,被《中国药典》收录49种,作为保健品使用的药材共28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共29种.药材药用部位有8类[根类(根或块根或根茎)、全草类或全株类、果类、鳞茎、花类、子实体类、油类、叶类],其中以根类入药最多,占总种数的47.7%.药材主要用于益气补血、益肾强筋、键脾和胃、调节免疫、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温里散寒、温经止痛、抗炎、镇痛及清热解毒等功效.药材使用方法以水煎服为主,其次是多种配伍炖肉,煎汤熏洗或沐浴,捣烂外敷,泡酒涂擦.药材治疗疾病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最多(56种,36.6%),其次是治疗肌肉骨骼系统与结缔组织疾病(54种,35.3%).结论: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多样,被用于药用、食用和保健品,药用独具民族特色,成为发掘新药源、新用途的潜在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清代医家"扶正避邪"防疫思想和方法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清代医家刘奎、陈耕道、王士雄等深入探讨了"正气存内"与"避其毒气"对防疫的重要性,提出了扶正养生为本、避邪隔离为要的基本原则,强调三因制宜的防疫要旨,重视医者自身防护.认为可通过清洁空气、清洁水源、熏蒸衣物、消灭虫害等方式,改善卫生条件以防疫.在防疫方药使用方面,比前代医家更多采用了芳香类药物,如苍术、白芷、丁香、降香、菖蒲、冰片、麝香、没药等,及雄黄丸、不染瘟方、透顶清凉散、通气散等防疫复方,采用口服、塞鼻取嚏、点眼、洗浴、熨法.他们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了接种预防,以保护易感人群.充分重视清代医家防疫思想和方法,以期为当今疫病的防治起到启示和参考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德宏傣医外治法治疗骨关节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5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整理研究,分析总结德宏傣医外治法治疗骨关节炎的经验及治疗特点.德宏傣医治疗骨关节炎多以"四塔""经筋"理论辨证分型,治疗着重调补火塔,擅用"汗法""刺络法"以透邪排毒,"温通法"以通利经筋.常用外治法包括傣药熏洗、傣药包敷、理筋、刺药和麝火草点灸疗法,均具有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滑利关节、祛邪蠲痹的功效,临床常联合为用,综合施治,旨在疏通人体病变的"经筋"、调平人体"四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腕踝针联合中药熏蒸对混合痔患者术后肛周水肿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观察腕踝针联合中药熏蒸对混合痔术患者术后肛周水肿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3例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熏蒸组(28例)、腕踝针组(25例)和联合组(30例).3组均采用常规治疗,熏蒸组采用四妙散熏蒸治疗,腕踝针组进行腕踝针治疗,联合组采用腕踝针联合四妙散熏蒸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粪便性状、排便困难和排便时间评分)、肛肠动力学指标[直肠静息压(rectal resting pressure,RRP)、肛管静息压(anal resting pressure,ARP)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maximal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肛周水肿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肛门功能评分(排气、稀便、黏液和干便评分),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便秘症状评分、肛周水肿评分、VAS评分和肛门功能评分降低,肛肠动力学指标升高(P<0.05);联合组上述指标优于熏蒸组和腕踝针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熏蒸组的78.6%和腕踝针组的72.0%(P<0.05);熏蒸组和腕踝针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腕踝针联合四妙散熏蒸治疗,可降低混合痔患者术后肛周水肿程度,并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柏氏清热散瘀方熏洗对Ⅱ期肛裂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柏氏清热散瘀方熏洗对Ⅱ期肛裂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Ⅱ期肛裂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与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柏氏清热散瘀方熏洗干预,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液熏洗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出血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新生毛细血管数量、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及中国人生活质量普适量表(QOL)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脓肿、便秘、出血各项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出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多于对照组,EGF水平及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柏氏清热散瘀方熏洗加速Ⅱ期肛裂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减轻创面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补气血,祛湿瘀"探讨曹建春针药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2
曹建春教授将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认为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机核心为气血不足,湿热夹瘀,以脾失运化为本,以湿瘀阻络为标,临床上应内治、外治相结合,针药并举,才能加速溃疡愈合.内治应根据正邪转化而变,前期以祛邪为主,以四妙勇安汤加减;后期以扶正为要,以实脾散合当归补血汤加减.外治以祛湿化瘀贯穿始终,予以局部熏洗联合疮面浅刺引湿瘀之邪从表而散,促进疮面腐脱新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陈其华从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陈其华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以肾虚、脾虚为本,湿热、气滞、瘀血为标,瘀血为疾病之纲要.陈教授治疗该病以通瘀为核心,强调应明确病位、细审病因,随证治之,自拟前列清瘀汤.CP初期病位表浅,多在气分,责之湿热,可酌加车前子、滑石、大黄、山栀子、草薢等.瘀血初成者可用川芎、香附、延胡索等散瘀利湿止痛;瘀而化热时,用当归、赤芍、牡丹皮、生地黄等凉血化瘀;热象明显者加金银花、白花蛇舌草等;顽证难愈者,瘀血潜伏体内,疼痛甚重,加三棱、莪术等破血化瘀药.病情迁延,患者受病痛折磨,易出现情绪焦躁,甚至影响勃起功能,陈教授认为CP的治疗不能单纯拘泥于精室,肝经与前阴病关系密切,情志不佳者以"川芎-郁金-川牛膝"化瘀、开郁,既调摄消极情绪,又防因郁成瘀.此外,陈教授强调化瘀不忘顾护脾胃,温补脾肾,可加茯苓、陈皮、砂仁健脾醒脾,肾阳亏虚者酌加原蚕蛾、黑蚂蚁、菟丝子、肉苁蓉、肉桂等.陈教授从整体观出发,重视多脏腑、多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内外兼治,协同作用.陈教授常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中药坐浴熏洗,穴位贴敷疗法,清热利湿、化瘀药物保留灌肠,针刺治疗等,还参考各项检验检查结果,适当运用抗生素、5α-还原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