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改变与GBS感染的关系探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改变与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 月—2023 年 1 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GBS感染的妊娠晚期孕妇 80 例,将生殖道GBS检测阳性的妊娠晚期孕妇 40 例纳入阳性组,另将生殖道GBS检测阴性的妊娠晚期孕妇 40 例纳入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微生态指标(功能学指标、阴道菌群密集度、阴道菌群多样性、阴道清洁度、Nugent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晚期GBS感染与阴道微生态改变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阳性组过氧化氢(H2O2)、白细胞酯酶(LE)、唾液酸苷酶(SNA)、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阳性率均高于阴性组,pH值、阴道清洁度、阴道菌群密集度、阴道菌群多样性异常率及BV诊断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H2O2、高LE、高pH值、阴道清洁度异常、高Nugent评分是GB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改变与GBS感染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对妊娠晚期孕妇H2O2、LE、pH值、阴道清洁度及Nugent评分的评估,以便对GBS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MALT)淋巴瘤是发生在眼附属器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肿瘤组织侵犯眼附属器局部,容易导致眼部外观和功能的异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尚无统一的规范化诊疗指南,为了进一步提高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细胞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影像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学会和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专家联合编写了首个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CRD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超重和肥胖不孕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限制能量平衡膳食模式联合复合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超重和肥胖不孕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进行营养干预后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助孕治疗冻融胚胎移植的252例患者,依据体重指数和是否接受营养干预分为超重干预组、超重对照组、肥胖干预组、肥胖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结局相关指标及干预前后人体测量和体成分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超重干预组和肥胖干预组的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等级均显著降低(均为 P<0.001)。与对照组相比,超重干预组的卵泡数[(17.89±4.97)个比(16.22±5.41)个, P=0.027]、活胎数[(0.64±4.77)个比(0.36±8.61)个, P=0.005]、活产率(47.19%比30.19%, P=0.015)均显著增加;肥胖干预组的活胎数[(0.89±3.79)个比(0.48±3.69)个, P=0.040]、活产率(64.29%比37.93%, P=0.047)显著增加。 结论:限制能量平衡膳食模式联合复合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超重和肥胖不孕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有助于减轻体重和体脂,对提高辅助生殖治疗的成功率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扎根理论的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为主题词,对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发表在中国知网的文献进行检索,共获取33篇文献。利用NVivo 11.0软件对33篇文献进行质性分析,得到影响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的主类属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作用机制模型。结果: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被归纳形成工作生态、医院管理、基础保健、职业认知、个体特征、外部环境6个一级节点。其中,工作生态是直接影响因素;医院管理是关键影响因素,通过作用于工作生态发挥影响;基础保健是保障因素,受工作生态影响发挥作用;职业认知是内在驱动因素,个体特征是内在不可控因素,外部环境是外在不可控因素。结论:为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应优化工作生态,推动医院管理创新,保障健康安全,注重职业价值观内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生物群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潜在关联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呈进行性进展,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为2~3年,并且由于其发病率的增加,它正在成为全球医疗保健的经济负担。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许多临床研究,但仅有2种抗纤维化药物(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可用于减缓疾病的进展。然而,IPF仍无法治愈。这使得IPF的早期诊断成为临床重点,目前没有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可以在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之前验证肺纤维化。因此,研究新的生物标志物成为一种有希望的新疗法。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微生物群生态失调参与IPF的发生及进展。本文探讨了目前肺部及肠道微生物群与IPF的潜在关联以及改善微生物群对IPF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菌群移植标准化方法学的建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菌群移植(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近10年来,FMT在治疗肠道内和肠道外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临床上对FMT能够治疗肠道内外疑难疾病寄予厚望。但是,由于FMT方法学的建立较为复杂,且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导致了各类研究疗效的异质性较大,极大地影响了FMT的临床推广应用。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中国微生态治疗创新联盟和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的倡议下,制定了我国首个关于菌群移植标准化方法学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期提高FMT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FMT的临床应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发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阴道微生态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引发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阴道微生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96例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R-HPV检测结果分为感染组(n=260)与未感染组(n=36).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IN患者发生HR-HP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HR-HPV感染发生率为87.84%.感染组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性伴侣数量≥3名发生率,唾液酸苷酶、过氧化氢酶、脯氨酸氨基肽酶、细菌性阴道炎(BV)、支原体阳性率,以及阴道清洁度、菌群多样性异常率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性伴侣数量≥3名、唾液酸苷酶、过氧化氢酶、脯氨酸氨基肽酶、BV、支原体阳性、阴道清洁度、菌群多样性异常是CIN患者发生HR-HPV感染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HR-HPV感染与CIN患者阴道微生态情况密切相关,阴道微生态、菌群多样性异常可增加HR-HPV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菌群移植途径的选择与建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菌群移植在肠内肠外疾病的治疗中逐渐显示出应用前景,为了规范菌群移植操作,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中国微生态治疗创新联盟和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倡议下,我们根据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临床经验,结合国内外文献,制订了《菌群移植途径的建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移植路径的选择、移植途径建立的方法学、移植途径建立的临床应用和不良事件监测四个部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孕晚期B族链球菌定植对孕妇阴道微生态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孕晚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定植对孕妇阴道微生态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孕妇阴道分泌物GBS培养和(或)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将孕妇分为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根据新生儿是否存在早发感染将孕妇分为早发感染组和非早发感染组,比较不同组间孕妇阴道微生态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共纳入125例孕妇,其中GBS阳性组65例(52.0%)、GBS阴性组60例(48.0%);早发感染组24例(19.2%)、非早发感染组101例(80.8%)。GBS阳性组孕妇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早发感染比例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孕妇GBS阳性组阴道菌群中链球菌属和脲原体属丰度高于GBS阴性组( P<0.01),而红球菌属、叶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丰度低于GBS阴性组( P<0.05)。早发感染组孕妇肠球菌属丰度高于非早发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GBS阳性且存在新生儿早发感染组的孕妇阴道菌群中大肠埃希-志贺菌属丰度较其余3组高,GBS阳性但未发生新生儿早发感染组的孕妇阴道菌群中加德纳氏菌属丰度较其余3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孕妇GBS定植增加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早发感染的发生风险。GBS定植导致孕妇阴道菌群结构紊乱,阴道菌群中脲原体属、链球菌属、大肠埃希-志贺菌属、肠球菌属的增加可能与新生儿早发感染的发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HR-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及hs-CRP、TGF-β1的表达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n=60)和宫颈癌组(n=52),并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良性宫颈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阴道微生态、阴道炎检出情况、血清hs-CRP和TGF-β1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R-HPV感染宫颈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宫颈癌组pH阳性率、过氧化氢(H2O2)阳性率均高于CIN组、对照组,菌群密集度正常率、菌群多样性正常率、优势菌正常率均低于CIN组、对照组,CIN组pH阳性率、H2O2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菌群密集度正常率、菌群多样性正常率、优势菌正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细菌性阴道炎(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出率均高于CIN组、对照组,CIN组BV、VVC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血清hs-CRP、TGF-β 1水平均高于CIN组、对照组,CIN组血清hs-CRP、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H、优势菌异常、BV、hs-CRP、TGF-β1是HR-HPV感染宫颈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R-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与阴道微生态失衡、BV发生及血清hs-CRP、TGF-β1表达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