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自动机器学习的耳鸣中医辨证分型及关键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自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耳鸣中医辨证分型模型并探索影响耳鸣辨证结果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7家医疗单位收集的594例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利用Auto-sklearn自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常见的15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比,选择分类效果最优的模型分析影响耳鸣的关键因素。结果:分类结果最优的算法是随机森林,它的准确率、精确度、敏感度、特异度、F1分数、曲线下面积(AUC)值、kappa系数分别为87.37%、88.34%、89.06%、96.63%、88.38%、97.50%、83.37%,并得出影响耳鸣类型肾精亏损、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脾胃亏虚、风热侵袭分类的关键因素分别为滑脉、弦脉、滑脉、舌淡、浮脉。结论:随机森林算法对于结构化的临床数据特征能提供很好的分类预测功能,提示机器学习技术对辅助中医耳鸣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从少阳论治浆细胞性乳腺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中医“粉刺性乳痈”范畴,临床常以肝脾肾三脏失调为病理基础,以肝胃蕴热为核心病机,气血与痰乳蕴于乳络,郁蒸成痈。而《黄帝内经》“少阳之上,火气治之”理论蕴含的“少阳主火气为病”及“少阳主枢,郁而化火”的核心内涵,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密切相关。基于“少阳之上,火气治之”理论,从少阳本火、主枢2个角度出发,探析浆细胞性乳腺炎各期病机演变,并以和枢清火、开散郁结为立法之要,以小柴胡汤为组方基础,分期随证加减,可作为本病的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清咽滴丸治疗4375例咽痛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估清咽滴丸对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普通感冒以及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病例注册登记研究方法,纳入4375例咽痛患者,其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及普通感冒患者中医辨证为风热证,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患者中医辨证为痰火郁结证,在医生处方清咽滴丸后遵医嘱在安全范围内服药,治疗第1、3、7天进行随访,统计咽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缓解起效率、疾病痊愈率,应用分层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倾向性匹配分析法分析清咽滴丸临床用药特点及安全性.结果 清咽滴丸治疗7 d后,VAS与基线相比均降低(P<0.01).清咽滴丸治疗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普通感冒及慢性咽炎急性发作4组患者7 d总体疼痛缓解起效率为99.91%;治疗7 d的痊愈率分别为78.14%、73.78%、78.19%及57.78%,总体痊愈率为72.18%.风热证患者痊愈率为86.57%,有效率为99.57%;痰火郁结证患者痊愈率为69.15%,有效率为99.82%.分层分析显示,相同疾病各年龄层患者疾病痊愈率基本相近;日服药量在12丸以上、用药时长超过3 d且病程短的患者疗效佳.影响因素分析及倾向性匹配分析显示疾病痊愈率与病程、用药时长等有关,与是否合并用药无关.结论 清咽滴丸治疗咽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普通感冒总体疗效优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清咽滴丸治疗咽痛在各年龄段疗效相当,且每日服药12丸以上、坚持服药3 d以上、早期服药疗效更佳,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整体观探讨国医大师周仲瑛运用升降散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运用升降散的临证经验.在气一元论的整体观指导下,认为升降散的组方体现整体观之义,配伍深谙整体观之旨.并将此方的配伍特点归纳为升降相因以调中焦郁结,辛开苦降以通三焦郁闭,表里双解以消内外郁滞.临床实践中对于呼吸系统类疾病、皮肤病等病机属"郁"者,不论"气郁""火郁""痰郁",皆可灵活运用升降散辨证论治,随证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勃起不同阶段探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精准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勃起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男科疾病,其病因复杂,但西医学治疗手段单一,故中医药辨证论治有一定的优势.可从勃起不同阶段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进行中医精准辨治,在性唤起阶段,认知、情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病位在心、肝,以心气不足、心血失养、肝郁气滞和肝胆气虚为主,治以补气养血、宁心安神或疏肝解郁;勃起不坚,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睾酮下降关系密切,中医病位在"脉络",病机以气血两虚、肾虚血瘀、痰湿瘀阻及肝火瘀滞为主,治以益气养血、补肾活血、健脾化湿、清肝泻火等;性交中途阴茎疲软,多与慢性压力导致的自主神经紊乱有关,病位在肝,病机以肝气郁结、肝阴不足为主,治以疏肝理气、滋补肝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林兰教授从心论治糖尿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等原因,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防治糖尿病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与难点.林兰教授基于心的生理特性,结合其长期临床经验,从心阐释糖尿病病机,认为本病因心气郁结而起,心火不降化为火毒而致糖毒性,凸显病情进展,心阳亏虚致痰瘀互结而并发症丛生.治疗上另辟蹊径,以心为切入点,遵循"调神""调气""调形",临证灵活运用清润安神、滋精养神、益气养心、通降心气、活血化痰等法,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风药开玄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血管性痴呆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为在虚、痰、瘀、风、火五大病理因素作用下,脑玄府郁闭,神机失用.风药为具有风木属性的一类药物,味薄质轻,性升浮发散,能够助行药势,可疏散脑玄府郁结,开玄解郁.具体治法有治风开玄、补虚开玄、祛瘀开玄、化痰开玄,风动于内者,治风开玄,方可选七味追风散、小续命汤;需补益与开通配合者,补虚开玄,方可选益气聪明汤;气血瘀滞者,祛瘀开玄,方可选通窍活血汤;痰证明显者,化痰开玄,方可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石菖蒲、葛根、川芎等.临床应用时仍需注意血管性痴呆的分型,因人而异,据证施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Thinc-it工具分析抑郁症不同证型患者认知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通过Thinc-it工具探讨抑郁症不同证型患者认知功能特点.方法:从2020 年6 月至2022 年7 月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身医学科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中选取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心脾两虚证型患者各50 例为受试者,并选取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志愿者50 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各组受试者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分别通过Thinc-it工具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具体包括认知损害5 项问卷(5-item questionnaire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PDQ-5-D)、选择反应时间任务(selection response time,CRT)、1-Back记忆任务(selection response time,1-Back)、数字符号替代测试(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和连线测试B(line test B,TMT-B)测试.结果:抑郁症各证型组病程、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痰气郁结证组和心脾两虚证组病程时间相对更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郁证各证型组HAMD评分、HAMA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郁证各证型组PDQ-5-D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郁证各证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郁证各证型组CRT计数减少,CRT反应时间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心脾两虚证组CRT计数高于肝气郁结证组,痰气郁结证组 CRT反应时间长于肝气郁结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郁证各证型组1-Back计数减少,痰气郁结证组、心脾两虚证组1-Back反应时间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郁证各证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郁证各证型组DSST计数减少,DSST反应时间、TMT-B耗时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脾两虚证组、痰气郁结证组DSST反应时间长于肝气郁结证组、气郁化火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各证型患者均存在主观认知功能、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信息加工处理速度等方面的损害,且各证型受损程度不一,且痰气郁结证组、心脾两虚证组在注意力、执行功能、处理速度方面较肝气郁结证组和气郁化火证组受损更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马大正运用经方治疗妊娠咳嗽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4/3/23
介绍马大正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妊娠咳嗽的临床经验.马大正教授认为,外感所致妊娠咳嗽自有风寒、风热、燥邪之分,而内伤致妊娠咳嗽更有肝气郁滞,肺失肃降;肝火上炎,木火刑金;肠腑热结,循经扰肺;肾水亏耗,金水不生;痰热壅肺,咳嗽兼喘之别.马大正教授临证首辨表里定病位,外感表散忌敛邪;灵活识痰辨色质,治分寒饮与痰热;重视调气疏肝法,方选四逆解郁结;达变循常审病机,阴虚气火喘咳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1327例突发性聋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通过大样本分析探讨突发性聋的证型分布规律,为突发性聋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7例突发性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各证型分布比例,并分析不同证型患者的性别、年龄、伴随症状、听力曲线类型及耳聋程度等有无差异,总结其证型分布规律及临床特点.[结果](1)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1327例突发性聋患者的证型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血亏虚证(75.4%)、痰火郁结证(13.8%)、气滞血瘀证(5.3%)、肝火上扰证(2.8%)、风热侵袭证(1.5%)、肾精亏损证(1.3%).(2)气血亏虚证女性占比多于男性(P<0.05),而痰火郁结证及其他证型则男性占比多于女性(P<0.05).(3)痰火郁结证伴眩晕比例较高(P<0.05),而其他伴随症状及年龄、听力曲线类型、耳聋程度等方面,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聋以气血亏虚证最为常见,其次为痰火郁结证,其他证型相对少见,性别及是否伴眩晕对于辨证可能有一定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