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瘀祛痰方对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影响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Acm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活性的相关因素及化瘀祛痰方对其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开放标签招募2022年6月—2023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痰瘀互结证ACS诊断标准同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化瘀祛痰方治疗4周.检测化瘀祛痰方治疗前后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最大聚集率、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全血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 b/Ⅲa复合物PAC-1水平,探讨化瘀祛痰方对其的作用.同时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探讨血小板功能及活性参数与ACS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脂水平、2型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的相关性.结果 1.化瘀祛痰方治疗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明显下降,载脂蛋白A1(Apoprotein A1,APO-A1)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载脂蛋白 B(Apoprotein B,APO-B)、脂蛋白 A[Lipoprotein(a),LPa]水平呈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化瘀祛痰方治疗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压积减低,AA最大聚集率下降,CD62p、PAC-1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P最大聚集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吸烟史、BMI、血脂水平与AA、ADP最大聚集率、CD62p、PAC1、血小板压积均无明显关系;2型糖尿病病史与血小板压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且为正相关;高血压病病史与AA最大聚集率、CD62p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且均为正相关.结论 化瘀祛痰方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发挥其防治痰瘀互结证ACS的作用.吸烟史、BMI以及血脂水平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均无明显相关性.2型糖尿病病史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压积之间存在正相关.高血压病病史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AA最大聚集率、CD62p之间存在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毒蜂蜇伤患者血清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研究毒蜂蜇伤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38例毒蜂蜇伤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由3名中医师讨论确定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与中医复合证候,并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中医证候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毒蜂蜇伤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为:毒证>风证>内火>瘀血>痰湿,中医复合证候分布为:火毒证>风毒证>痰瘀互结证,风毒证与火毒证患者的病程显著短于痰瘀互结证,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比例显著高于痰瘀互结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毒证、火毒证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LDH)、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肌酐(Scr)水平显著高于痰瘀互结证(P<0.05),火毒证的降钙素原(PCT)、尿素(BUN)水平显著高于风毒证与痰瘀互结证(P<0.05),痰瘀互结证的纤维蛋白原(FIB)、D2聚体(D-D)水平显著高于风毒证与火毒证(P<0.05).结论 毒蜂蜇伤患者的血清相关指标与中医证候间存在相关性,在临床辨证论治中可参考血清指标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心-脉-神"互言探讨肝心同治冠心病合并抑郁(双心疾病)的理论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双心疾病作为"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同病的复合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主流问题之一,其中的冠心病合并抑郁属于临床中常见的发病类型.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焦虑和抑郁是其不良预后的潜在危险因素.冠心病合并抑郁属中医"胸痹""郁证"范畴,"心藏脉,脉舍神",心脏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从心论治"使机体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心血管疾病与情志病是密不可分的,胸痹患者心脉不畅,肝失疏泄,痰瘀互结,气机郁滞加重,由此引发情志的改变.双心疾病与中医的"心主血脉""心主神明""肝主藏血""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心"与"肝"的状态失衡是导致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故"肝心同治"是调节关键病机-肝心失调的必由之法,以疏肝解郁、调气和血为主.基于对"从心论治""心-脉-神"与"肝心同治"的理论探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旨在为防治冠心病合并抑郁提供新的思路与机制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梗患者TyG指数、病变血管及心室重构分析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yG指数、病变血管类型及心室重构的临床差异.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5例,根据《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分为6种中医证型: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及正虚阳脱证,分析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支数、病变血管类型、TyG指数、心室重构的差异.结果 1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痰瘀互结证41例、气虚血瘀证28例、气滞血瘀证29例、气阴两虚证15例、正虚阳脱证2例、寒凝心脉证0例.病变血管为前降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分布: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气虚血瘀.病变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分布: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病变血管为回旋支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和痰瘀互结为主.单支病变以气滞血瘀为主,其次痰瘀互结;双支病变以气虚血瘀为主,其次气滞血瘀,3支病变则以气阴两虚为主,其次痰瘀互结.痰瘀互结证患者的TyG指数与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患者TyG指数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阴两虚证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证型患者心脏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中医痰瘀互结证与LVEDD呈正相关(r=0.204,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支数、TyG指数、甘油三酯、病变血管类型与中医证型有关;痰瘀互结证患者TyG指数最高;多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存在气虚证;痰瘀互结证与LVEDD呈正相关.TyG指数、LVEDD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痰瘀互结证辨证具有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海拔移居电网员工中医体质现状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不同海拔高度高原移居电网员工的中医体质分布,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2021 年7 月至2022 年7 月在海拔1 500 m-5 500 m工作且年限大于1 年的移居电网员工体质类型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及分析,得出不同海拔人体平和质与偏颇质的区别.并根据偏颇体质得分进行各偏颇体质间的双变量相关分析及因子分析,得出不同海拔的兼夹体质分布特点及相关性.结果:(1)高海拔、超高海拔比较:平和质比例均少于偏颇体质,男性平和质的比例总体高于女性,且从高海拔到超高海拔,平和质比例逐渐减少,偏颇体质比例逐渐增多,但总体及男性、18-42 岁年龄层群体平和质与偏颇质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女性、43-55 岁年龄层群体有统计学差异(P<0.05);(2)高原地区以兼夹体质为主,高海拔地区气虚质与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阴虚质与痰湿质、湿热质易形成兼夹体质,超高海拔地区阴虚质与痰湿质、湿热质,湿热质与血瘀质、特禀质,气虚质与阳虚质易形成兼夹体质.结论:高原移居电网员工以兼夹体质居多,女性及43-55 岁年龄层群体体质更易受到海拔的影响;且不同海拔易形成的兼夹体质组合不相同,说明兼夹体质与海拔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复杂多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土茯苓、省头草药对治疗湿热蕴结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亏虚,标实则以痰、湿、瘀、热为要,临床常见湿热壅盛之象.土茯苓、省头草是临床治疗湿热蕴结型MAFLD的常用药对,二药配伍内外、上中下三焦同治,可清化痰湿秽浊、健脾和中.灵活使用土茯苓、省头草药对,可有效改善MAFLD患者的湿热证候.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虚-毒-瘀"论治抗肿瘤药物治疗相关心脏毒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总结邢雁伟教授基于"虚-毒-瘀"理论论治抗肿瘤药物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经验.邢雁伟教授认为抗肿瘤药物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发生发展围绕"虚-毒-瘀"展开,心气阳虚为发病之本,毒损心络为致病核心,痰瘀损心为病理结局.治疗时常分阶段论治,初期扶正助阳、健脾益气;进展期化痰祛瘀、蠲痹通脉;后期治以温补心肾、培土利水.邢雁伟教授临证时辨证清晰,用药灵活,取效良好,并举验案3则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从郁探讨瘿病中医病机及辨证治疗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瘿病是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生发展与“郁”密切相关。基于历代医家对“郁”的理解探讨瘿病病机,发现人体生理之气血津液转变成病理产物之火瘀痰湿过程中,“郁”发挥主导作用,大致可分为气郁、火郁、痰湿郁、血郁4种,临床常以1种为主,兼夹其他。瘿病辨治思路可以“郁”为核心,从气血津液辨证,针对主症选定主方,并酌情合方或加减防治兼证。现代常见瘿病中,以气郁为核心病机者有桥本甲状腺炎,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减;以火郁为核心病机者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以升降散为主方加减;以痰湿郁为核心病机者有实性或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治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及化痰软坚散结之品;以血郁为核心病机者有实性甲状腺结节,可在痰湿郁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散结镇痛胶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患者雌孕激素及血管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散结镇痛胶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治疗的86例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患者,按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散结镇痛胶囊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 2)、孕酮(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水平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分低于对照组[(7.57 ± 1.23)分比(9.32 ± 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SH、LH、E 2、P水平低于对照组[(5.54 ± 1.21)U/L比(7.62 ± 1.36)U/L、(4.43 ± 1.05) U/L比(6.14 ± 1.15)U/L、(83.54 ± 12.36)μg/L比(92.45 ± 11.56)μg/L、(9.64 ± 1.43)pmol/L比(11.36 ± 1.52)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Ang-2、IGF-1、TGF- β 1水平低于对照组[(114.32 ± 15.41)ng/L比(162.45 ± 16.32)ng/L、(156.14 ± 20.45)ng/L比(186.53 ± 22.36)ng/L、(135.21 ± 15.52)ng/L比(151.23 ± 16.21)ng/L、(13.43 ± 2.24)ng/L比(16.36 ± 2.5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4.09%(37/44)比64.29%(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73,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64%(6/44)比33.33%(1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67, P<0.05)。 结论:对于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采用散结镇痛胶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抑制雌孕激素、血管相关生长因子等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从心辨治耳鸣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阐述从心辨治耳鸣的理论依据,认为心寄窍于耳,与耳藏神相通、气血相关、经络相连,心神失调,心气、心血亏虚等均为引发耳鸣的重要病机。从心辨治耳鸣的常见证型有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心火上炎、痰热扰心、心血瘀阻等,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治疗上常配合中医辅助疗法,如针刺、运动灸、耳灸、中药封包、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泡洗、足底按摩、推拿、拔罐等,效如桴鼓。并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