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钗石斛中一个新的木防己毒烷型倍半萜
编辑人员丨2024/7/6
为了解金钗石斛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通过硅胶、凝胶、反相硅胶和高效液相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 3 个化合物,并根据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手段确定其结构分别为 2,11-epoxy-11,13-dihydroxypicrotoxano-3(15)-lactone(1)、2,4,6-三甲氧基苯-1-O-β-D-葡萄糖苷(2)和3-methylbutan-1-ol β-D-glucopyranoside(3).其中化合物1 是一个新的木防己毒烷型倍半萜,该类化合物是金钗石斛中具有代表性的倍半萜类型.所有化合物均没有 α-葡萄糖苷酶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同时化合物1 也没有神经保护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微晶纤维素颗粒外加技术对铁皮石斛复方片崩解时间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考察微晶纤维素颗粒外加技术对铁皮石斛复方片崩解时间的影响.方法 建立一种微晶纤维素颗粒外加技术,应用于铁皮石斛复方片的成型工艺中,并运用正交设计对制粒参数进行优化.结果 以铁皮石斛复方提取物为原料,添加适量山梨糖醇,采用90%乙醇湿法制粒,作为主药颗粒;采用60%乙醇湿法制粒,将微晶纤维素、聚维酮K30(1 ∶ 0.2)制成微晶纤维素颗粒,作为崩解剂颗粒.主药颗粒与崩解剂颗粒按 2 ∶ 1 比例投料,再与适量高膨胀型羧甲淀粉钠、二氧化硅粉末混合均匀,进行压片.传统成型工艺所得铁皮石斛复方片崩解时间为 45~50 min,而微晶纤维素颗粒外加技术所得片剂崩解时间为 25~30 min,并且其硬度、脆碎度符合要求,多糖、皂苷含量均匀.结论 将微晶纤维素颗粒外加技术应用于铁皮石斛复方片的成型工艺中时,可有效减少片剂崩解时间.该技术可为崩解度较差的中药提取物片剂提供一定的指导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铁皮石斛花中杂环类和酚苷类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综合运用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等多种现代色谱学分离手段,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花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杂环类成分和12个酚苷类成分.根据波谱学方法(MS、1H-NMR、13C-NMR)和旋光数据鉴定了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石斛糠醛A(1)、2'-脱氧腺嘌呤核苷(2)、4-(2-甲酰基-5-羟甲基-1H-吡咯-1-基)丁酸(3)、4-(2-甲酰基-5-甲氧甲基-1H-吡咯-1-基)丁酸(4)、1-(2-羟乙基)-5-(甲氧甲基)-1H-吡咯-2-甲醛(5)、5-甲氧甲基-1H-吡咯-2-甲醛(6)、5-羟甲基-2-糠酸甲酯(7)、(S)-5-羟甲基-5H-呋喃-2-酮(8)、2-甲氧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9)、熊果苷(10)、异直蒴苔苷(11)、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12)、苔黑酚葡萄糖苷(13)、直蒴苔苷(14)、天麻素(15)、4-O-β-D-吡喃葡糖基香草醇(16)、2,6-二甲氧基-4-羟甲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17)、淫羊藿次苷D2(18)、4-甲酰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9)和香草醛-4-O-β-D-吡喃葡萄糖苷(20).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糠醛苄醇缩合物,该类结构系首次报道在石斛属植物中发现;化合物2~9、11、13、19为首次报道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18为首次报道从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和14显示出中等程度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化合物11~14显示出较强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表明具有抗氧化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毛兰素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HT29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血管生成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探讨石斛提取物毛兰素(erianin,ER)抑制结直肠癌HT2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ER-L(25 μg/mL)组、ER-M(50 μg/mL)组、ER-H(75 μg/mL)组、ER-H(75 μg/mL)+PM(Hedgehog通路激活剂,1.5 μmol/L)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血管拟态形成实验检测血管生成能力,WB法检测与EMT进程、Hedgehog信号通路和拟态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HT29细胞增殖活性随着ER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R各组细胞克隆形成率、迁移与侵袭能力、血管形成能力、间质标志蛋白(N-cadherin、vimentin)、血管生成相关蛋白(VEGF、VE-cadherin)及Hedgehog通路相关蛋白(SHH、GLI1、SMO、c-Myc)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Hedgehog通路中融合蛋白抑制剂(SUFU)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均P<0.05);PM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ER对于HT29细胞增殖、EMT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均P<0.05).结论:ER可以抑制结直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EMT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化合物12对于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究石斛提取物(化合物12)对于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化合物12给药组.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MCAO)术后5 min腹腔给予化合物12 30 mg·kg-1.24 h后采用TTC染色的方法检测其脑梗塞体积,并采用Beder-son评分法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同时在整体和细胞水平通过RNA-seq、生化检测及Western印迹等方法对化合物12的保护作用进行考察.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给予化合物12明显减少pMCAO大鼠脑梗塞体积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RNA-seq以及生化检测结果提示化合物12可以提升pMCAO大鼠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并降低炎症水平,Western印迹结果提示化合物12还能够激活Nrf2信号通路,上调HO-1和NQO-1的表达.此外,在SK-N-SH细胞损伤模型中,化合物12的神经保护作用得到进一步验证.结论 化合物12通过调控Nrf2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后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石斛对乳腺癌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乳腺癌发病率高,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术后放化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及药物耐药性,严重影响了其临床应用,是肿瘤学界急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石斛提取物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分子、基因层面分析石斛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抑制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并对目前石斛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石斛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多路径、多靶点、选择性作用于癌细胞、副作用低等特点.石斛与放化疗有协同作用,可应用于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临床辅助治疗.随着对石斛提取物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其抗癌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技术的进步,石斛提取物有望成为抗癌作用强、抗瘤谱广、毒副作用低的新一代天然抗肿瘤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石斛不同极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究石斛(Dendrobium)的不同极性成分对人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寻找到石斛抗癌活性成分高效提取的方法,采用极性不同的溶剂和方法对金钗石斛(D.nobile)、迭鞘石斛(D.denneanum)的药用成分分别进行提取以及层析柱纯化,以CCK-8实验检测不同极性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对石斛的乙醚和乙醇提取物成分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显示,石斛的不同极性成分抑癌作用差异显著,石斛的抑癌成分极性较小,易溶于乙醚.经石油醚预洗后的石斛乙醚提取物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100tg/mL的金钗石斛与迭鞘石斛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的24 h抑制率分别为45%和40%.而传统中药成分提取中常用的水和乙醇对石斛抗癌成分的提取效率较低.红外光谱分析亦显示石斛的乙醚提取物与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对于石斛抗癌成分的提取应采用极性较小的乙醚等溶剂.此外,发现金钗石斛的特定极性组分C具有较强的抑制肺癌细胞作用,其100 μg/mL的浓度对肺癌A549细胞的24 h抑制率达到97%,可作为石斛抗癌新药筛选的来源.因此,金钗石斛和迭鞘石斛的抑癌成分具有特定的极性,结果可为石斛抗癌成分及抗癌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铁皮石斛益胃作用的谱效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铁皮石斛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益胃作用间的关联性.方法 取4个产地铁皮石斛,分别制备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及其HPLC指纹图谱.取大鼠10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各产地铁皮石斛水提取物试样组及醇提取物试样组,每组10只,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各试样组分别给予相应提取物灌胃,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外给予乙醇溶液灌胃诱导胃损伤.1h后处死大鼠,收集胃液,测定胃液分泌量及胃蛋白酶活性,检查胃损伤程度.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谱效关系.结果 建立了8个铁皮石斛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并提取出30个特征峰;模型组的胃液分泌量、胃蛋白酶活性均低于正常组,而胃损伤度评分高于正常组(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产地铁皮石斛水提物组胃液分泌量增高而胃损伤度评分降低(均P<0.05),各产地铁皮石斛水提物及醇提物组的胃蛋白酶活性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第4、8、15、18、21、23号色谱峰具有益胃作用.结论 铁皮石斛益胃作用的谱效相关性强,第4、8、15、18、21、23号峰所代表的化合物可能为铁皮石斛发挥益胃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化学成分.方法 金钗石斛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毛兰素(1)、石斛酚(2)、拖鞋状石斛素(3)、毛兰菲(4)、4,5-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5)、香豆素(6)、棕榈酸甲酯(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结论 化合物1、3、5、6、7、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叠鞘石斛提取物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叠鞘石斛提取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探讨叠鞘石斛的抗血栓作用.方法 将21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提取物1组、提取物2组、提取物3组、提取物4组、提取物5组、提取物6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3只;同样将9只豚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提取物5组、提取物6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3只.各组大鼠分别采用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大鼠和豚鼠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收集富血小板血浆(plate let rich plasma,PRP).各组PRP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叠鞘石斛提取物1、2、3、4、5、6或阿司匹林进行干预,检测5 min内最大聚集率,并计算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和各受试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2.399 mmol/L提取物1组,8.960 mmol/L提取物2组,17.505 mmol/L提取物3组,7.836、3.918 mmol/L提取物5组,0.755、0.377 mmol/L提取物6组对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32.57±0.28)%比(45.20±2.64)%]、[(16.66±3.67)%比(39.37±8.05)%]、[(0.00±0.00)%比(32.52±3.05)%]、[(1.11±1.93)%、(7.49±9.47)%比(43.54±10.68)%]、[(8.66±7.50)%、(22.71±8.24)%比(40.65±6.61)%]降低(P<0.05或P<0.01),提取物2、3、5、6的IC50分别为4.951、3.808、1.699、0.391 mmol/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7.836 mmol/L提取物5组、0.377 mmol/L提取物6组对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0.00±0.00)%比(52.97±5.49)%]、[(0.00±0.00)%比(53.47±6.04)%]降低(P<0.05或P<0.01),提取物5、6的IC50分别为3.143、0.100 mmol/L.结论 叠鞘石斛多种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血栓性疾病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