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2018年烟台市新发尘肺病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烟台市2006~2018年新发尘肺病病例发病与分布情况,为控制尘肺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8年烟台市新发尘肺病病例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8年烟台市尘肺病中新发病例为3 862例,其中Ⅰ期病例3 428例(88.8%),Ⅱ期病例330例(8.5%),Ⅲ期病例104例(2.7%),以2018年新发病病例最高为459例(11.89%),2016年尘肺病新发病最低为171例(4.43%),病种主要以矽肺为主,3 438例(89.0%)。尘肺病病例诊断年龄为(53.21±9.26)岁,主要集中在45~54岁,占40.1%(1 550例);接尘工龄主要是集中在10~29年,占69.6%(2 689例);性别主要是男性,占98.0%(3 786例),不同期别的尘肺接尘工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2.742, P<0.001),但诊断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824, P=0.162)。工种分布主要集中在运搬工与凿岩工,分别有1 136例(29.4%)与1 068例(27.7%)。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 414例,36.6%)和金矿采选(575例,14.9%)。企业规模分布,集中在大型企业1 914例(49.6%)与中型企业1 270例(32.9%);企业经济分布,主要集中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分别占53.0%(2 046例)、34.4%(1 330例)。 结论:烟台市尘肺病新发病例较多,需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特别是对于高发行业、重点工种、重点企业以及重点人群需严格加强监督,并制订合适的防治措施,从而控制烟台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促进人们身体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963-2020年石嘴山市职业性尘肺病生存状况及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其疾病负担水平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全面的职业性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7至12月,对1963-2020年石嘴山市报告的职业性尘肺病开展回顾性调查,了解患者的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法和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使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分析职业性尘肺病引起的疾病负担水平及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1963-2020年,石嘴山市累计报告职业性尘肺病3 263例,其中1 467人死亡(44.96%),中位生存时间为26.71年,平均死亡年龄为(70.55±10.92)岁。不同种类、诊断年龄、接尘工龄、行业、初次诊断期别以及是否晋级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生存时间的增加,患者生存率逐渐降低,当生存时间≥50年时,患者累积生存率为4.20%。Cox回归分析提示,尘肺病种类、行业、诊断年龄、接尘工龄、初次诊断期别和是否晋级是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P<0.05)。1963-2020年石嘴山市归因于职业性尘肺病的DALY为48 026.65人年,其中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为15 155.39人年,平均YLL为10.33年/人,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为32 871.26人年,平均YLD为10.07年/人。归因于煤工尘肺、矽肺的DALY分别为39 408.51人年(82.06%)、6 565.02人年(13.67%),诊断年龄40~49岁组、初次诊断Ⅰ期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造成的DALY较高,分别为20 899.71、36 231.97人年。随着时间推移,职业性尘肺病平均YLL、平均YLD呈波动下降趋势。 结论:石嘴山市由职业性尘肺病造成的疾病负担不容忽视,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建议为患者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分级诊疗,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庆市尘肺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重庆市尘肺病患者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1 771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因尘肺病相关症状治疗情况、医疗服务机构选择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用χ 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 771例尘肺病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1±10.19)岁,两周内门诊就诊尘肺病患者中,年龄41~50岁患者占40.0%(204/510);农村患者占87.8%(448/510);矽肺患者占65.1%(332/510),贰期患者占37.5%(191/510),诊断尘肺后未继续从事接尘工作患者占75.1%(383/510),工作时从来没有工伤保险患者占57.1%(291/510)。获得尘肺相关救助和有低保患者两周内门诊率分别为17.6%(90/510)和12.5%(64/510),患者自我健康评分为3分(41~60/中等)者占59.1%(301/510),有并发症、有尘肺病相关症状加重和一年内有住院史的患者分别占97.8%(499/510)、78.8%(402/510)和76.5%(390/510)。患者自我健康评分平均得分(52.9±16.2)分;28.2%的患者购买过工伤保险;两周内进行治疗患者1 204例,门诊就诊者42.2%,住院治疗者20.7%,自己买药者36.9%,患者不同治疗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7.53, P<0.01);不同居住地患者选择到不同医疗机构就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3.97, P<0.05);患者尘肺病期别、有无并发症、有无工伤保险、自我健康评分、近一年是否住过院等是影响尘肺病患者门诊就诊的重要因素。 结论:尘肺病患者门诊利用情况受人口社会学、社会支持、疾病特征多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职业病医疗服务质量,让尘肺病患者能获得便利有效的治疗;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减轻尘肺病患者疾病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尘肺病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尘肺病患者主要并发症类型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为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3年1月,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和Web of Science中2022年12月31日以前发表的关于尘肺病并发症的文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相关数据。采用研究质量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 4.1.1软件计算合并的尘肺病患者并发症的检出率。采用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结果:从2 276篇尘肺病及其并发症相关文献中最终筛选出64篇纳入研究,尘肺病合并并发症的检出率为21.1%(95% CI:16.0%~26.3%, I2=99.9%)。在检出的不同类型并发症中,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检出率最高,为26.4%(95% CI:17.3%~35.6%, I2=97.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壹期、贰期、叁期尘肺病合并肺结核的检出率分别为13.8%(95% CI:10.5%~17.2%, I2=99.6%)、18.4%(95% CI:14.9%~22.0%, I2=99.3%)和37.3%(95% CI:30.7%~44.0%, I2=99.1%),呈上升趋势( P<0.05);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检出率为12.9%(95% CI:6.4%~19.3%, I2=97.9%),矽肺合并肺结核的检出率为13.9%(95% CI:10.0%~17.8%, I2=96.9%)。 结论:尘肺病患者合并不同类型并发症的检出率较高,且并发症检出率随着尘肺病严重程度而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家庭氧疗对矽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氧疗对矽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7例矽肺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无失访患者),其中24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未行规律氧疗为对照组,10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长期规律家庭氧疗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随访治疗后3、6、12、18、24个月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个月的BODE指数。结果:观察组氧疗第24个月用力肺活量、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第24个月( t=2.073、12.235, P值均<0.05);观察组氧疗第24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分级、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BODE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第24个月( t=2.268、3.554、6.699、2.041, P值均<0.05);观察组氧疗第24个月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以及焦虑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第24个月( t=12.528、3.629、5.757、7.085, P值均<0.05)。 结论:矽肺患者进行家庭氧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氧分压,并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尘肺病临床试验的注册数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尘肺病临床试验注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尘肺病临床研究特点和防治现状。方法:于2018年12月,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日本临床试验注册网络体系(JPRN)等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CTRP)认证的一级注册机构的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8年12月1日的所有尘肺病相关临床试验,分析注册临床试验的特征。结果:共纳入尘肺病相关临床试验23个,中国和巴西注册数量分别为9、3个,美国临床试验中心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数量分别为10、5个。已经完成的尘肺病临床试验有14个,进展情况不详的有4个,正在进行的有5个。研究对象以矽肺为主10个,样本量小于50个的试验8个,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12个,干预措施为肺康复的5个,疗程为12个月的试验6个。结论:尘肺病临床试验注册研究数较少,已经注册的临床研究结果公布的比例较低,部分临床研究状态不详。亟需加大尘肺病临床试验注册宣传力度,提高注册意识和研究设计强度,促进高质量临床试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伤残调整寿命年衡量天津市2010至2019年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及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2010至2019年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尘肺病防控对策和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6月,从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调查资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中选取天津市2010至2019年职业性尘肺病个案资料,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伤残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指标,按地区、年份、病种、行业、性别和年龄全面衡量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采用Kruskal-wollis H检验对职业性尘肺病DALY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2010至2019年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共造成DALY 43 089人年,其中YLD约占2/3(28 277人年),YLL约占1/3(14 812人年),人均DALY为7.34人年;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占全行业的90.6%,病种分布主要集中在矽肺、铸工尘肺、石棉肺和水泥尘肺分别占34.4%、16.9%、13.3%和1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50~<85岁年龄段,占83.6%;不同尘肺病分期、伤残等级、接尘工龄的尘肺病人均DALY中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依然严重,应针对重点行业和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宁波市1967-2019年尘肺病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1967-2019年宁波市尘肺病发病状况,分析尘肺病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于2021年2月,整理宁波市1967-2019年尘肺病病例资料,其中1967-1987年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88-2005年数据来源于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历史病例档案,2006-2019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信息系统》中尘肺病报告卡;随访补充相关信息,包含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以及尘肺病诊断相关信息,综合分析尘肺病构成及发展趋势、人群特征和行业特征等情况。结果:1967-2019年宁波市累计报告尘肺病1 715例,其中壹期1 254例,贰期258例,叁期172例;报告矽肺1 202例(70.09%),石棉肺296例(17.26%),电焊工尘肺40例(2.33%),石墨尘肺32例(1.87%)。男性1 296例(75.57%),女性419例(24.43%),男性尘肺病主要为矽肺(91.15%,1 102/1 209)和电焊工尘肺(100.00%,40/40),女性尘肺病主要为石棉肺(90.24%,268/297)和石墨尘肺(87.50%,28/32),报告的平均年龄为(49.71±10.90)岁,平均工龄为(10.98±6.96)年;报告尘肺病病例的前三位行业分布的分别为建筑业336例(19.5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17例(18.48%)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15例(18.37%);报告人数前三位地区分别为宁海县414例(24.14%)、余姚市294例(17.14%)和鄞州区272例(15.86%)。结论:应加强对涉及矽尘及电焊烟尘相关企业监督管理,遏制尘肺病的高发态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硫氧环蛋白过氧化物酶-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硫氧环蛋白过氧化物酶-2(Prx-2)过表达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DMEM培养液)、TGF-β1组(5 μg/L TGF-β1)、阴性对照组(5 μg/L TGF-β1+慢病毒空载体)、Prx-2组(5 μg/L TGF-β1+慢病毒Prx-2过表达载体)。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用以反映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p-P38、I和III型胶原蛋白及Prx-2水平。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分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 t检验。 结果:慢病毒成功转染,Prx-2组Prx-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TGF-β1组比较,Prx-2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8-OHdG、p-JNK、p-P38及I、III型胶原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TGF-β1组比较,Prx-2组8-OHdG、p-JNK、p-P38及I、III型胶原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TGF-β1组比较,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rx-2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ROS和JNK、P38通路激活,抑制TGF-β1促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4至2019年广州市疑似职业病的诊断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2014至2019年广州市报告疑似职业病诊断情况,为疑似职业病监管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于2020年7至10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广州市2014至2019年报告的《疑似职业病报告卡》、《职业病报告卡》和《尘肺病报告卡》,进行匹配分析,了解疑似职业病病人的诊断及确诊情况。结果:2014至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疑似职业病例7大类32种1 426例,每年报告例数平均约240例,疑似职业病主要病种为噪声聋(68.44%,976/1 426)、慢性苯中毒(16.48%,235/1 426)、其他尘肺病(4.84%,69/1 426)、矽肺(3.23%,46/1 426)以及电焊工尘肺(1.82%,26/1 426)。要求进入职业病诊断程序诊断率为36.61%(522/1 426),确诊率为59.20%(309/522)。2019年疑似职业病诊断率最低(23.92%,61/255),花都区诊断率最低(8.33%,9/108),疑似职业性尘肺病诊断率最低(28.03%,44/157),疾控中心报告的疑似职业病诊断率最低(17.43%,19/109),广州市外机构报告的疑似职业病均没有进入诊断程序。疑似职业性皮肤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及职业性肿瘤均确诊,职防机构确诊率最高(94.87%,37/39)。结论:2014至2019年报告的疑似职业病主要病种为噪声聋、苯中毒及尘肺病,疑似职业病总体诊断率及确诊率均不高,建议完善疑似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并加强疑似职业病的后续管理及监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