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水源水抗生素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初步掌握深圳市饮用水系统中抗生素污染状况、抑制剂及激素含量和评估其生态风险及人体健康风险,调查深圳市主要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及管网末梢水中的抗生素和抑制剂、激素含量.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柱(SPE)进行分离富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作为检测技术,分析深圳市主要自来水厂水源水、出厂水及管网末梢水中磺胺类抗生素、抑制剂及激素含量水平,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深圳市主要自来水厂的出厂水及管网末梢水中均未检测出磺胺类抗生素、抑制剂和激素,水源水中未检测出抑制剂和激素,仅检测出5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甲恶唑检出浓度最高,为8.748 4 ng/L.磺胺二甲嘧啶和甲氧苄氨嘧啶在6个自来水厂中均有检出,检出率为85.71%.对5种抗生素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发现,磺胺吡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甲氧苄氨嘧啶无明显生态风险,仅磺胺甲恶唑的水平处于中等生态风险.7个水厂均无高生态风险;东湖水厂、沙头角水厂、梅林水厂(水库)、梅林水厂(东江)4个水厂处于中等生态风险;南山水厂、盐田港水厂、笔架山水厂3个水厂无明显生态风险.磺胺甲恶唑和磺胺二甲嘧啶2种抗生素对儿童的总风险介于0.28 ×104~2.75 ×10-6之间,对成人的总风险介于.0.25×10-6~2.50×10-6之间.4个水厂水源水中磺胺甲恶唑对人体健康风险均大于磺胺二甲嘧啶,且6个采样地点水源水中抗生素对儿童的人体健康风险均大于成人.各采样地水源水中东湖水厂水源水对人体健康总风险最高.结论 深圳市主要自来水厂出厂水及管网末梢水中的抑制剂、磺胺类抗生素及激素均未检出.水源水中检出的磺胺类抗生素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其生态风险和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处于低水平,深圳市自来水系统抗生素含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ZnS量子点修饰的玻碳电极电化学法测定废水中的磺胺二甲嘧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测定废水中磺胺二甲嘧啶的ZnS量子点修饰的玻碳电极电化学法.方法 采用水相化学共沉淀法合成ZnS量子点,循环伏安法研究磺胺二甲嘧啶在ZnS量子点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差分脉冲伏安法建立磺胺二甲嘧啶的电化学测定方法.结果 水相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的ZnS量子点有较强的荧光.ZnS量子点修饰的玻碳电极在pH 1.98的B-R缓冲液中,产生1个氧化峰,峰电位为1.0 V.当浓度范围为0.2~ 10 μmol/L时,磺胺二甲嘧啶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a=0.647 9 c+0.074 98,r=0.999 1,检测限为0.06 μmol/L,加样回收率在100.7%~103.1%之间.结论 ZnS量子点修饰的玻碳电极对磺胺二甲嘧啶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响应快、灵敏度高,可用于测定废水中残留的磺胺二甲嘧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乳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的浓度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基于微乳液相色谱法的血浆中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的测定方法.方法 血浆用微乳流动相稀释,涡旋混匀,离心,经微孔滤膜滤过后直接进样测定.采用Agilent TC-C18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环己烷-水(质量比为2.0:6.0:0.8:91.2,磷酸调节pH至5.0)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血浆中磺胺间二甲氧嘧啶在0.1~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准确度为92.8%~100.2%;日内精密度RSD值为0.9%~7.5%;日间精密度RSD值为0.2%~4.9%.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血浆中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噻吩磺酰胺类膦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了寻找抗菌候选化合物,一系列噻吩磺酰胺类膦酸酯衍生物被设计合成.方法 首先,以芳香醛、醋酸铵、亚磷酸二乙酯和Al(OTf)3为反应原料,采用无溶剂一锅法制备中间体Ⅰ;然后,在碱性离子液体[Bmim] OH条件下,中间体Ⅰ与磺酰氯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并采用两倍稀释法对目标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试.结果 合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经1 H-NMR、13C-NMR和MS确认结构;抗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该类衍生物对所测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尤以目标物Ⅱe、Ⅱk的抗菌活性最为突出,其中前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埃希菌(Ecoli)、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氟喹诺酮类大肠杆菌(MREC)的MIC分别为32、64、32和128 μg· mL-1,后者对S.aureus、E.coli、MRSA及MREC的MIC分别为16、64、32和64μg·mL-1,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对照药磺胺嘧啶,接近于对照药加替沙星.结论 该类衍生物具有潜在的抗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结构优化和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颡鱼拟态弧菌的鉴定、毒力相关因子及药敏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18年浙江省黄颡鱼主养区暴发了严重的溃疡病,为查明该病的病原特点,了解病原的致病因子及药物敏感性,对溃疡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上分离的多株优势菌,分别采用生理生化特性和管家基因16S rRNA、pyrH的系统进化树进行分类鉴定,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分析菌株的病原性,利用平板法测定相关的毒力因子并采用PCR法对毒力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应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11株优势菌皆为拟态弧菌,2株代表菌腹腔注射感染黄颡鱼后均可引发溃疡症状;11株拟态弧菌均具有溶血活性、蛋白酶、明胶酶和DNA酶活性,不具有卵磷脂酶活性,可分泌产生铁载体;所有菌株均携带vmh、ompU、toxR及matCDB-iucABCD-iutA等毒力相关基因,tcpA、ctxA、st、zot、ace、tdh等毒力基因均未检出.各菌株对氨苄青霉素、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磺胺间甲氧嘧啶高度耐药,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土霉素、甲砜霉素、红霉素、交沙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较敏感,个别菌株对新霉素和甲砜霉素耐药.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拟态弧菌感染可引起黄颡鱼溃疡病,不同发病养殖场的分离株具有相同的表型特征及毒力基因型,并具有较一致的生理生化特性和耐药谱型,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或传染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样中17种磺胺类抗生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样中17种磺胺类抗生素药物(磺胺吡啶、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噻唑、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恶唑、磺胺二甲异恶唑、磺胺甲噻二唑、磺胺喹恶啉、磺胺苯吡唑、磺胺多辛、磺胺二甲氧嗪、磺胺醋酰、磺胺苯甲酰、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和磺胺对甲氧嘧啶)的方法.方法 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纯化水样中磺胺类抗生素,经CS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扫描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结果 17种磺胺类抗生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方法 检出限(LOD)为0.014 ng/L ~0.293 ng/L,定量限(LOQ)为0.046 ng/L~0.977 ng/L.在2.0 ng/L、10.0 ng/L、50.0 ng/L 3个添加水平下,其加标回收率为74.8% ~ 108.6%,相对标准偏差为0.14% ~8.61%.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适用于水样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非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病患者并发肺孢子菌肺炎7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非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血液病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9月—2019年9月确诊的7例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PC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策略、临床转归等.结果 ①基础疾病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5例,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2例;均接受免疫抑制治疗;②确诊时间为5~30 d,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干咳、劳力性呼吸困难;③7例乳酸脱氢酶升高,5例低氧血症;④肺部高分辨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伴有支气管充气征、含气囊腔;疾病晚期磨玻璃影融合成片;⑤7例均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查见耶氏肺孢子菌包囊.5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PJ核酸呈阳性.血清1-3-β-D葡聚糖水平5例升高;⑥均首选甲氧嘧啶-磺胺甲恶唑治疗;5例联合应用卡泊芬净;2例接受机械通气;5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 血液科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是PCP发生的高危人群;PCP是一种可能致命的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上海浦东新区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4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上海浦东新区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水平,为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在上海浦东新区辖区内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252件动物源性食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结果 252件样本中有100件至少检出1种磺胺类药物,总检出率为39.7%,1件样本超标,超标率为0.40%.内脏中磺胺类药物的检出率最高(70.8%),生禽肉中磺胺类药物检出率最低(21.7%),不同种类样本之间磺胺类药物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67,P<0.001).4种磺胺类药物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磺胺二甲嘧啶(19.8%)>磺胺甲恶唑(12.3%)>磺胺间甲氧嘧啶(8.3%)>磺胺嘧啶(6.3%).结论 上海浦东新区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但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现象比较普遍,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一个重要隐患因子,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9株鱼源鰤诺卡氏菌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鰤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好氧菌,易引起鲈形目鱼类结节病发生,近几年对大口黑鲈、杂交鳢等名优鱼类的危害越来越大.[目的]比较分析9株不同年份、不同地区患结节病的不同淡水鱼品种分离的鰤诺卡氏菌的种间同源关系、生长特性、致病性以及药物敏感性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在9株试验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结果基础上,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比较菌株间的同源性;扩增看家基因secA1基因序列进行不同来源菌株种内相似度比对;通过体外培养比较不同菌株的生长情况;人工注射感染分析9株试验菌对大口黑鲈的致病性差异;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试9株试验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运用PCR技术检测菌株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生理生化结果显示9株试验菌与鰤诺卡氏菌的基本理化特征相符;9株试验菌聚类分析聚为一类,种内相似度高,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酶切图谱相同,生长特性无明显差异;9株试验菌对大口黑鲈致病性无显著差异,但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略有不同,其均携带mce1A、mig和pup基因,而dop和whiB3只在部分菌株检出;9株试验菌均对氟甲喹和氨苄西林耐药,除NS1外,都对磺胺间甲氧嘧啶耐药,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主要携带blaTEM和sul1耐药基因.[结论]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及不同宿主分离的9株鰤诺卡氏菌在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同源性相近,提示华南地区感染淡水鱼的鰤诺卡氏菌可能为同一流行株型.研究结果为鰤诺卡氏菌的发病机制及防控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风湿性疾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8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风湿性疾病患者并发肺孢子菌肺炎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治要点,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南院2012年12月-2020年6月住院诊治的8例风湿性疾病患者并发肺孢子菌肺炎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①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8~67岁,5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为肌炎,1例为成人斯蒂尔病.基础患病时间为3~120个月,诊断肺孢子菌肺炎前均使用中到大量泼尼松及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发生感染肺孢子菌肺炎时处于狼疮的活动期,并且累计肾脏.②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患者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新出现的发热、干嗽、气促.2例合并曲霉,1例合并毛霉,8例患者中乳酸脱氢酶、1-3β葡聚糖升高,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胸部CT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间质性病变为主.肺泡灌洗液六胺银染色可见肺孢子菌包囊,8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使用甲氧苄胺嘧啶-磺胺甲嗯唑和卡泊芬净的药物,经积极治疗后4例好转,3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长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风湿性疾病患者,原发疾病处于活动期、肾脏和肺脏受累、1-3β葡聚糖升高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减低是并发PCP的高危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