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情绪认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情绪认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三附院收治的ASD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n=45)和对照组( n=35)。其中对照组患儿均进行结构化教育联合听觉系统训练法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两组均干预6个月。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t检验对比分析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ren autism rating scale,CARS)、社交反应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RS)、情绪识别工具和儿童生存质量(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PedsQL)评分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干预前ABC、SRS、CARS评分及情绪辨别能力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感觉、社会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ABC总分、社交知觉、社交认知、社交沟通、社交动机、孤独症行为、SRS总分、CARS评分均有降低( t研究组=5.182,7.200,6.778,7.302,5.140,36.178,3.955,15.294,9.014,11.063,9.723,45.354,25.827,均 P<0.05; t对照组=1.971,2.612,1.665,2.294,2.129,10.809,2.305,5.544,2.650,2.955,2.849,16.485,5.910,均 P<0.05),正立、倒置、上半面孔、下半面孔情绪辨别率、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及PedsQL总分均有升高( t研究组=16.723,31.037,10.951,7.234,7.572,7.393,9.036,7.236,6.223,均 P<0.05; t对照组=5.458,14.008,4.196,2.653,3.260,3.566,3.298,2.766,3.876,均 P<0.05)。研究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感觉、社会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及AB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ABC总分差值高于对照组[ABC总分差值:研究组(21.9±2.8)分,对照组(7.5±2.6)分, t=23.537, P<0.05)];社交知觉、社交认知、社交沟通、社交动机、孤独症行为、S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SRS总分差值高于对照组[SRS总分差值:研究组(18.7±0.7)分,对照组(8.1±0.6)分, t=71.448, P<0.05)];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CAR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CARS评分差值:研究组(7.7±1.1)分,对照组(2.2±0.8)分, t=24.887, P<0.05)];而正立、倒置、上半面孔及下半面孔情绪辨别率、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PedsQL总分及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edsQL总分差值:研究组(8.4±1.2)分,对照组(0.7±0.9)分, t=31.648,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SD患儿ABC总分、SRS总分、CARS评分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及PedsQL总分均呈负相关( rABC总分=-0.387,-0.334,-0.324,-0.289,-0.349, 均 P<0.05; rSRS总分=-0.390,-0.343,-0.299,-0.283,-0.378,均 P<0.05; rCARS评分=-0.321,-0.298,-0.293,-0.235,-0.319,均 P<0.05);正立、倒置、上半面孔及下半面孔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及PedsQL总分均正相关( r正立=0.837,0.650,0.669,0.710,0.680,均 P<0.05; r倒置=0.688,0.611,0.615,0.602,0.647,均 P<0.05; r上半面孔=0.755,0.669,0.638,0.740,0.629,均 P<0.05; r下半面孔=0.738,0.724,0.553,0.568,0.560,均 P<0.05)。 结论: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可有效减轻ASD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社交反应能力,并改善患儿的情绪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音乐干预的功能、健康和发展效益:系统综述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系统综述有关音乐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青少年功能、健康和发展的积极影响的系统综述中的相关证据.方法 检索PubMed、EBSCO、PsycINFO、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2014年1月至2024年3月公开发表的有关IDD儿童青少年音乐干预(包括治疗和音乐教育)的功能、健康和发展效益的高质量的系统综述,并分析其证据.结果 最终纳入8篇英文系统综述,涉及5 308例IDD儿童青少年,来自中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美国、英国6个国家.纳入文献主要来源于音乐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教育心理学、智力残疾、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健康心理学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3年.音乐治疗干预类型主要有音乐教育干预、即兴音乐疗法(创作和表现)、互动音乐疗法(音乐与运动)、混合音乐疗法(包括唱歌,跳舞和戏剧)、听觉运动映射训练、家庭音乐疗法以及基于旋律的交流疗法;包括基础乐理学习、音乐手势和语言训练、音乐欣赏、即兴演奏、音乐合奏、音乐合作游戏等,每次10~90 min,每周1~5次,持续1~32周.在认知发展方面,音乐教育干预有益于IDD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的改善.在心理语言技能方面,音乐治疗能够显著改善ASD儿童青少年的发音能力和言语能力,尤其是语音记忆、单词和句子理解能力,提升IDD儿童青少年的语言与沟通技能,并增强口头表达能力.音乐也有助于改善行为障碍,包括提升身体协调能力、减少重复行为、控制多动行为等.在音乐教育成绩方面,接受音乐疗法能提高IDD儿童青少年对歌曲节奏和旋律的熟悉度、音素的辨别能力,掌握歌曲和歌词,增强音乐节奏感知能力.音乐治疗还能促进社会和情感发展,改善亲社会行为和社交技能,有助于减轻焦虑,增强情绪控制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自尊心,增加积极情绪,并加强与同伴和老师的交流合作.结论 音乐干预对IDD儿童青少年的功能、健康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体现在认知发展、心理语言技能、动作技能、音乐教育成绩以及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和情感发展等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治疗性游戏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探究治疗性游戏结合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7).观察组患儿采用治疗性游戏结合AIT,对照组患儿仅接受AIT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浓度变化.干预前后采用语言行为评估量表(verbal behavior assessment scale,Ver-BAS)、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diagnostic scale,GESELL)和简易口部运动量表分别评估患儿的语言功能、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及口部运动能力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Ver-BAS量表3个因子(交流性语言、接受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ESELL量表精细动作、粗大运动、适应行为、语言、个人社交DQ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口部运动功能舌运动、下颌运动及唇运动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BDNF、N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性游戏结合AIT对于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具有显著促进语言治疗效果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及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孤独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40例,基于ICF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行为能力、发育水平、社交状态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言语/语言/交流、社交能力、感知/认知能力、健康/躯体/行为)、行为能力评分(感觉、交往、语言、躯体运动、生活自理)、社交状态评分(沟通、社交互动、重复刻板行为)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发育水平评分(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适应性行为)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ICF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能够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能力、发育水平、社交状态,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小组体育游戏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讨小组体育游戏干预方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社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ASD儿童社交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筛选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72名4~6岁ASD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36名)和对照组(36名).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其中包括体育游戏个训课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将体育游戏个训课替换为小组体育游戏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前热身、小组体育游戏、课后放松3个部分.课程将社交技能与体育游戏相结合,以小组形式开展(共分12组,每组3人),每周5次,60 min/次,为期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社交反应量表(SRS)、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评定量表(PedsQL 4.0)得分情况.采用t检验与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SR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P>0.05).干预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41.67%(x2=13.33,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SRS量表得分均降低(t值分别为17.75,8.71,P值均<0.05),且试验组社交知觉(17.67±4.12)、社交认知(30.33±4.99)、社交沟通(50.33±9.39)、社交动机(24.25±6.78)评分及总分(152.67±25.82)均低于对照组(22.17±5.34,36.00±4.13,62.58±11.07,34.42±7.13,186.33±29.03)(t 值分别为-4.88,-2.03,-2.13,-3.58,-3.01,P 值均<0.05);干预后,试验组PedsQL 4.0量表中社会功能(53.33±18.01)及总分(283.83±51.83)两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23.33±15.13,218.00± 39.01)(t 值分别为 4.42,3.52,P值均<0.05);试验组 ATEC 量表得分(44.33±14.72)低于对照组(59.33±16.95)(t=-2.32,P<0.05).结论 小组体育游戏干预能够显著改善ASD儿童的社交能力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60例孤独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综合康复训练(行为矫正训练、言语训练、多感官游戏训练、结构化教学训练),治疗组同时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孤独症疗效评定量表(ATEC)评分、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定量表第3版(PEP-3)评分、儿童功能独立性量表(WeeFIM)评分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ATEC各因子(言语交流、社交能力、感知觉、行为)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EP-3各项评分及WeeFIM总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儿ATEC各因子(言语交流、社交能力、感知觉、行为)评分及CA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EP-3各项评分及WeeFIM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疗效更优,能更好地提高儿童的言语表达及社交能力,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居家脑卒中患者远程健康管理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4/1/6
目的 对居家卒中患者远程健康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方法 按照范围综述报告框架,在9个数据库或网站中进行系统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5月1日.结果 共纳入52篇文献,来自12个国家,大多数为干预性研究.远程健康管理应用于居家卒中患者中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依托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康复游戏、社交平台、居家健康网络平台等载体进行康复训练、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和指导、随访与提醒.结论 居家卒中患者远程健康管理内容较丰富,评价指标较多.今后的康复训练应增强康复电子游戏的游戏性,提升患者体验,使用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为患者提供辅助支持;同时规范远程健康管理方案各模块内容,并鼓励照护者参与居家卒中患者的远程健康管理,以更好地发挥远程健康管理在卒中后居家健康管理领域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结构化身体活动方案及其健康效益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12/2
目的 系统分析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设计的结构化身体活动方案的内容及其健康效益.方法 采用主题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Embase、EBSCO、PubMed公开发表的针对ASD儿童设计的结构化身体活动方案及其健康效益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2013月1月至2023年7月.采用PRISMA指南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7篇文献,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和土耳其,发表时间集中在2019年之后.研究设计均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ASD儿童,年龄3~14岁,共193例.针对ASD儿童的结构化身体活动干预场所包括社区体育场馆、特殊教育学校、儿童医院康复病区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干预属性一般为治疗、康复、健康促进.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技能类活动(如跑动、跳跃、踢球、击球、投掷),传统的瑜伽活动(如呼吸、模仿姿势、放松,以及鼓励迎送歌曲、触摸/接触游戏和表情游戏等适当的社交活动)以及与校本课程融合的多类型运动组合,如有氧运动(散步)、耐力运动(跳跃)和神经肌肉运动(投掷纸飞机)、基于情绪和身体的正念感知训练、柔道.干预频率为每次40~90 min,每周1~4次;干预强度为轻度~剧烈;干预时长为8~40周.结构化身体活动对ASD儿童身体及行为的健康效益体现在3个方面:在身体成分方面,降低脂肪和体质量,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肺功能;在功能方面,显著改善儿童的语言和沟通交流能力、认知与执行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在身体活动相关的健康行为方面,提升儿童的锻炼动机,减少久坐行为,增加社会互动行为,改善情绪调节能力,降低发生问题行为的风险.结论 结构化身体活动对ASD儿童身体及行为的健康效益主要体现在身体成分、功能和身体活动相关的健康行为3个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以游戏为基础促进交流与行为的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分析以游戏为基础促进交流与行为的干预(PCBI)方法与应用行为分析(ABA)方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幼儿的近期疗效.方法 以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74例19~30个月的ASD患儿为研究对象,入组后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BI组和ABA组,分别给予PCBI和ABA干预12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波特奇早期发育核查表、孤独症疗效评定量表(ATEC)进行发育水平和干预疗效的评估.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2组干预前后各项评估得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 1.与ABA组比较,PCBI组患儿干预12周后波特奇早期发育核查表的认知得分增加较高(△PCBI=9.03分,△ABA=4.27分,t=3.997)、社会行为得分增加较少(△PCBI=8.87分,△ABA=16.91分,t=-4.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而2组在波特奇早期发育核查表的总分及语言、运动、生活自理得分增加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ABA组比较,PCBI组患儿干预12周后ATEC评估的社交、感知觉及行为分量表得分下降的程度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TEC评估的总分(△PCBI总分=14.89分,△ABA总分=22.22分,t=2.209)及语言分量表得分(△PCBI语言=2.89分,△ABA语言=6.43分,t=2.515)下降的程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运用PCBI超早期干预方法 进行幼儿期ASD干预12周,可显著提高其发育水平,并减轻临床症状.以家长指导为主且占用医疗康复资源较少的PCBI超早期干预与机构内ABA干预的近期疗效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照顾者因素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以游戏为基础促进交流与行为的干预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以参加“以游戏为基础促进交流与行为的干预”(PCBI)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估照顾者因素对PCBI超早期干预模式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进行PCBI超早期干预训练的8~ 30月龄的ASD幼儿76例.采用《孤独症疗效评估量表》(ATEC)《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简式育儿压力问卷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自编的《照顾者训练课程评价表》和《家庭作业完成程度表》评估干预的疗效以及照顾者的养育压力、自我效能、课程满意度和干预接受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ASD患儿干预前后的ASD症状、发育水平、照顾者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照顾者因素及PCBI超早期干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经12周PCBI干预后,ASD患儿ATEC的总分(17.36 ±15.98)较干预前(78.43±22.84)降低,Gesell量表的适应性发育商(5.90±15.45)、精细动作发育商(5.13±19.89)、语言发育商(12.43±20.60)与个人-社交发育商(4.79±16.02)分数较干预前(73.08±20.54、77.33±23.63、52.24±19.12、71.79 ±20.81)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PCBI干预后,照顾者的育儿压力分数(4.84±14.69)比干预前(94.05±29.67)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照顾者因素中对所教授技能的掌握程度、对干预模式的接受性对PCBI疗效具有正向预测作用(t=3.068、10.468,均P<0.05).结论 PCBI超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ASD患儿照顾者的养育压力,PCBI干预过程中照顾者的家庭作业完成程度和技能掌握程度越好,干预疗效越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