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颈椎健康智能系统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为实现更好的颈椎健康监测与颈椎病预防效果,设计一种嵌入式颈椎健康智能系统.方法:该系统主要由移动便携监测终端、云端服务器、微信小程序三大部分组成.移动便携监测终端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物联网通信模块三大模块组成,其中数据采集模块选用JY901-S作为主要数据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动作分类模型对头部动作进行分类识别,选用STM32F4作为主控芯片、国产RT-Thread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物联网通信模块选用乐鑫ESP32-C3系列Wi-Fi蓝牙双模模块.云端服务器选用Linux+Nginx+uWSGI作为Web服务器架构,通过MySQL数据库存储用户数据,并利用颈椎健康评估模型评估用户颈椎健康状态.微信小程序采用WXML+WXSS+WXS开发.结果:该系统基本能够实现颈椎健康状态监测和运动指导功能,且对人体头部动作分类识别的平均准确率为90%以上,对颈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精度为±1°,整体性能较好.结论:该系统能有效帮助用户建立并维持规律的颈椎健康运动行为,可为医院等机构提供关键可靠的康复运动治疗方案与康复护理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移动医疗的患者居家管饲营养管理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移动医疗在患者居家管饲营养管理中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18日.按照范围综述框架,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9项研究基于出院计划模式、医院到家庭营养管理模式、指导护理模式等理论模式进行管理.主要形式为应用程序、通信软件和网站平台.管理内容包括健康指导、定期评估、会诊转诊、自我管理、健康档案、服务预约、同伴支持.评价指标涉及患者身心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照护者能力、家庭负担、患者评价.结论 移动医疗在居家肠内管饲营养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未来应成立多学科团队,开展高质量研究,不断完善移动医疗管理的形式及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常态化过程理论在护理领域实施性研究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常态化过程理论在护理领域中的实施性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Proquest、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及CINAHL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1年6月18日,搜集护理领域所有与常态化过程理论相关的研究,提取文献发表年份、文献来源国家或地区、文献研究机构、基金项目资助情况、研究类型及文献主题等内容,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4篇,发表年限为2010 —2021年,其中61.69%(95/154)的文献来源于英国,研究学者主要来自高等院校,有62.34%(96/154)的研究为定性/质性研究;临床病症谱共包括18个病症,分布于9个病症系统;文献频次10次以上的病症共有3个,分别是精神和行为障碍性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研究关键主题包括11类,主要分布在慢性病管理,心理护理,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多方面。结论:常态化过程理论有助于帮助临床医生、护士理解与评估促进或阻碍医疗保健干预措施被纳入常规实践的因素,我国护理学者可基于本理论特征,立足研究问题,开展定性研究、混合性研究等,尝试常态化过程理论的本土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77例,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PedsQLTM 3.0)的评分。结果:①研究组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研究组干预后的饮食活动、语言与交流、日常活动、移动与平衡等PedsQLTM 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③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0.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④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采取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吞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患儿家属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PDCA循环改进在降低住院患者智能计费缺陷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PDCA循环改进在降低住院患者智能计费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骨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合计136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费用核查,收集并统计智能计费缺陷数据;绘制柏拉图统计表,并结合鱼骨图分析导致智能计费缺陷的要因,针对要因制定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PDCA循环改进措施。实施后,2021年5~6月对心内科、骨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合计130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费用核查。比较改进前后智能计费缺陷率、护士核查费用时间及临床护士满意度。结果:改进后,智能计费缺陷率由63.24%下降到14.62%,护士核查费用时间由(4.02±0.22) h下降至(0.51±0.06) h,护士内部满意度、外部满意度及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PDCA循环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智能计费缺陷率,缩短护士核查费用时间,护士对临床工作满意度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移动健康对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评价移动健康干预方式对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PsycINFO、the Cochrane Library、Sino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0年10月31日。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使用移动健康对脑卒中患者血压进行干预的RCT,使用修订版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 5.3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包括1 20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移动健康相较于常规护理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收缩压[ WMD=-3.59,95% CI:(-6.00~-1.18), P=0.004]和舒张压[ WMD=-3.38,95% CI:(-5.16~-1.60), P=0.000 2]。 结论:移动健康对于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但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对结论进一步验证。移动健康有望成为帮助脑卒中患者长期管理血压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互联网+"的急诊留观智慧信息白板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急诊医疗系统的快速发展,急诊就诊人次大幅度增加,就诊时间延长,疾病诊断日益复杂,给急诊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1]。急诊留观室主要是对急诊患者进行短时间观察与诊疗的场所,需要密切观察与处置患者复杂的病情变化,护士将特殊治疗与护理信息记录在传统手工白板上,以便提醒医生、责任护士及时完成治疗与护理。由于患者流动性大,医嘱时常更新,易造成患者的护理延误或者重复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这一模式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促进了传统行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3,4,5]。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最新发布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要不断优化质量安全工作机制 [6]。为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留观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错项和漏项的风险 [7,8],本院急诊科与信息中心合作,通过"互联网+"将留观患者信息白板嵌入急诊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自动提取与更新。医生护士利用电脑、移动护理车、IPAD即可进行查看,有效传递患者的治疗护理信息 [9]、提高了治疗与护理内容的准确性,医生护士满意度明显提升,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未满足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了解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未满足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制订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1年1—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未被满足需求量表(SF-SUNS)进行调查;目的抽样法选择12例胃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资料。结果:297例研究对象未满足需求总分为(60.91 ± 16.00)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为:连续性照护未满足需求(2.37 ± 0.75)分、工作经济未满足需求(2.22 ± 0.65)分、信息未满足需求(2.20 ± 0.92)分、情感未满足需求(1.72 ± 0.60)分;学历、是否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者、工作状态是未满足需求的影响因素( t=5.32、-3.59、-3.28,均 P<0.05)。质性研究共提炼4个主题:症状网络识别和精准症状管理需求未满足、共享决策参与和疾病感知变化轨迹需求未满足、尊严维护和心理应激机制重建未满足需求、"互联网+"移动医疗延续护理需求未满足。 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未满足需求问题仍普遍存在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医护工作者基于患者未满足需求现状构建有效的支持性照护系统,推进胃癌患者全程多维的健康管理服务,提升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移动信息系统的护理管理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信息系统的护理管理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6~12月, n=61)及观察组(2020年1~6月, n=61)。对照组出院时接受常规院外随访,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信息系统对患者实施院外护理指导,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骨关节功能锻炼依从性、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药管理、饮食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功能锻炼管理、疼痛管理及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关节疼痛评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问卷(HRQLS)及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移动信息系统的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术后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移动医疗APP居家随访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移动医疗APP居家随访系统,探讨其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随访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居家随访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营养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上升,但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SGA营养状况良好人数多于对照组( P<0.05),Hb、TP、Alb、Ch、BUN、DP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TG、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按时用药、合理饮食、运动锻炼、及时复诊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均 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均 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6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居家随访服务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