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组团式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采用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制存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管理难度较大、临床能力培养不足、科研能力普遍较差、教学能力难以保障及心理健康隐患较多等问题.鉴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相近的培养目标,参考近年来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模式,结合团队导师在医学教育等领域的实践经验,针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提出组团式导师制培养模式.在组团式导师制的框架下,构建小组培养教育体系,探讨组团式导师制的实践模式,从日常管理、临床培训、科教培养、心理疏导和导师素质等方面展开实效分析,研究其对培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可行性,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组团式教学效果的调查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对基层医院组团式教学的效果.方法 2016至2017年北医三院19名医务人员对口支援甘肃省环县人民医院,分别进行了理论授课、临床技能指导、会诊、义诊、门诊、教学查房等多种支援方式.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环县人民医院155名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对组团式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最受欢迎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并通过比较支援前(2014至2015年)和支援后(2016至2017年)医院每月门诊患者数、住院患者数及手术患者数等客观数据,评估对口支援教学的效果.结果 155名医务人员中有114名所在科室接受过专家培训,认为对口支援对临床工作帮助很大的医务人员比例〔58.8% (67/114)〕明显多于认为没有帮助〔9.6%(11/114)〕、有一点帮助〔16.7%(19/114)〕、帮助还可以〔14.9%(17/114)〕的比例(χ2=94.082,P=0.000);支援后月门诊患者数(例次:43816.5±3406.9比37319.5±4302.1)、月住院患者数(例次:2978.3±235.1比2250.9±218.1)均较支援前明显增加(均P<0.05),支援后对月手术量无明显影响(例次:449.8±107.3比459.0±85.4,P>0.05).调查显示:医务人员需求最高的教学方式为理论授课,占65.8%(102/155);其次为教学查房,占50.3%(78/155);门诊教学需要比例最少,占18.1%(28/155).医务人员对教学内容需求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最新医疗技术〔76.8%(119/155)〕、学习医学前沿知识〔68.4% (106/155)〕、规范诊疗流程〔67.7%(105/155)〕、培养临床思维〔66.5%(103/155)〕、传授手术及其他操作技能〔56.1%(87/155)〕.结论 教学培养合格的卫生人才是基层医院发展的关键,根据基层医院需要,因地制宜,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才能全面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基层医院的综合实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多模式教学方法与分层级培养规划加强西藏自治区麻醉学科人才梯队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实现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大病不出藏"的主要目标,打造一支留得住、能力强、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至为关键.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对口援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从2015年8月开始,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多模式教学方法.此外,通过分层培养提升了不同年资医师的临床医疗服务能力,通过管理型人才年度重点外派学习计划增强了学科的管理能力.这些教学实践为西藏自治区麻醉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递进式教学与分层定向培养加强西藏自治区重症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加强西藏自治区卫生人才建设,中共中央组织部牵头启动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其目的是打造一支能力强、信得过、留得住的医疗人才队伍,实现"大病不出藏"的基本目标,完善西藏自治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自我培养能力.自从2015年8月开始,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对口援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先后采取递进式教学、分层定向培养和梯队规划等多种方式,为西藏自治区重症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跨省医联体新模式延伸医疗援疆内涵
编辑人员丨2023/8/6
建立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跨省医联体,是浙江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的一种创新模式,是对"组团式"医疗援疆的必要补充.浙江省以省级医疗援助医院为主体,构建五级联动的新型医联体,通过学科帮扶、人才培养、开展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并轨帮扶、激发科研创新等方法,使受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当地各族群众享受到更为优质和实惠的医疗服务,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通过"组团式"援藏项目探索西藏自治区麻醉住院医师的规培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央组织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逐年深入开展,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向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派出了一批批援藏专家.他(她)们不断思考和创新,积累并传递经验,通过床旁教学、模拟教学和危机资源管理教学、网络同步季度考核、临床亚专业教学、科研能力培养和人文教学等多模式教学方法,努力提高麻醉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效果,加强西藏自治区麻醉学科的人才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影像学援藏工作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5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已派出5批专家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受援科室的硬件及软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采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工作,指导帮助科研工作,引入现代化科室管理理念,与内地三甲医院兄弟科室差距日渐缩小.本文将从医教研管4个方面总结放射科5年援藏工作模式和成效,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提升基层中医院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提升基层中医院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方式及效果.方法 充分了解基层中医院的需求,成立中医护理帮扶专家团,并派驻中医护理骨干紧密型驻点帮扶.采取"双"式和"播种"式帮扶,强化人才培养;建立护理服务质控体系,引入科学管理理念;"手把手"指导+"传帮带"教学,促进学科发展;"师带徒"模式打造联动门诊,帮助基层医院提供高质量服务.结果 被帮扶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中医理论与操作评分较帮扶前明显提高(P<0.001),其中中药涂药技术、蜡疗技术和经穴推拿技术3项操作进步最大;被帮扶医院护士对"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总体满意度、教学计划安排满意度、授课内容满意度均达到99%以上;被帮扶医院成功开设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培养了8名院级中医护理骨干人才.结论 对基层中医院实施"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可有效提升被帮扶医院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进而提高基层中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医疗援疆事业成效显著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针对喀什地区医疗卫生工作相对落后的状况,广东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刚柔并济",采用"科教兴院""导师带徒""粤喀智联"等多种方式帮扶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医教研管全方位发展,带动喀什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喀地一院成为新疆南部地区首家三甲医院;2018年,成为中山大学的非直属附属医院;2020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备选项目.2016年以来,广东省共向喀地一院选派计划内援疆医疗人才177人,85%以上人员为高级职称,创建了25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多措并举之下,喀地一院诊疗能力大幅提升,各项核心指标持续增长:门急诊总人次数由2012年的56.75万例增长至2021年的91.02万例.入院患者人数由2012年的7.02万例增至2021年的8.30万例,三四级手术比例提高至61.59%,地区医疗水平显著提高.艾力彼医院综合排名由2016年1000名以外迅速攀升至2021年163名.援疆医疗队积极引入广东省医疗人才培育先进经验,全面规范喀地一院教学管理体系与规培基地建设,同步带动提升本地师资和学员水平,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结业考核合格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合格率由2017年的25.9%迅速攀升至2020年的81.0%,为全疆各地输送了大批基础扎实、素质过硬的高水平医学人才,人才培养逐步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为边疆各族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更好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学科建设现状和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已有50余年历史,是西藏自治区病理诊断质控中心的依托单位,医疗"组团式"援藏以来,科室以做强病理诊断中心建设为抓手,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在医疗管理和教学科研方面同步推进.本研究总结近几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学科建设状况,旨在健全西藏自治区病理学科建设体系,促进全区病理学科进一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