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痛经的疗效与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用于治疗中国痛经妇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在中国妇女中进行的单臂、开放、干预性、多中心上市后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中的痛经亚组再分析,共526例受试者纳入痛经亚组。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6个周期,在不同随访时点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经期疼痛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观察使用期间的避孕效果、周期控制、出血模式及安全性。结果:研究期间,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对痛经症状具有缓解作用,随服药周期的延长痛经严重程度逐渐降低,基线VAS为(49.5±23.7)mm,第2次访视时VAS为(32.3±24.9)mm,第3次访视为(20.7±19.4)mm,第4次访视为(18.4±18.7)mm,各访视时点所有的VAS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周期控制良好,从服药第2周期至第5周期,撤退性出血的发生率从93.9%(450/479)上升至96.4%(431/447),撤退性出血的时长由(5.7±2.7)降低至(5.4±1.8)d;经间期出血的发生率由9.0%(43/479)降至5.6%(25/447)。发生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92例,发生率为17.5%(92/526),主要为乳房疼痛、恶心、乳房肿胀、头痛、异常子宫出血等,研究过程中未发生死亡、血栓栓塞等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对于痛经症状的缓解具有显著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表现为复发性多发子宫肌瘤的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临床病案讨论
编辑人员丨2024/8/10
1 病历摘要患者,39 岁,因两次子宫肌瘤剔除术后9 年,经量增多1 年,于2020 年11 月23 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 平素月经周期 28~30 天,经期3~5 天,整个经期需要10~15 片卫生巾. 11 年前(2009 年),患者因不孕、子宫肌瘤于外院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较大者7cm左右. 术后恢复可,避孕1 年后自然妊娠. 9 年前(2011 年),患者因孕 39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外院行剖宫产术,同时再次因多发性肌瘤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约 5~7 cm. 近 1年,患者月经量逐渐增多,约平素一倍,每次经期需要20~30 片卫生巾,经期 5 天,无血凝块,无痛经,无头晕,自觉可扪及下腹包块. 患者6 年前(2014 年)因面部、背部多发皮疹行皮肤活检术,病理检查提示:(面部)毛发平滑肌瘤,(背部)竖毛肌增生. 皮疹反复,受冷热、触摸可引发痛感;给予局部用药及抗炎治疗,疗效欠佳. 1 年前(2019 年),因面部皮疹伴发疼痛未愈多次皮肤科就诊,再次行颈部皮疹活检,病理检查示:毛发平滑肌瘤,继续局部用药及抗炎治疗. 患者母亲有皮疹,姐姐有子宫肌瘤和皮肤类似皮疹表现,舅舅有皮疹,三姨、四姨有子宫肌瘤,五姨有子宫肌瘤和皮疹,二姨体健,丈夫、女儿体健. 已婚已育,G 2 P1,2011年剖宫产1 女,2013 年人工流产1 次. 患者平素无头昏、头痛、多饮、多食、多尿、血尿、黑便、阴道流液等,以"子宫肌瘤"收治入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山西某高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了解山西某高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现状,并分析痛经的影响因素.方法:在校园中通过问卷星发放二维码自填式问卷对山西某高校 700 名女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现状,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痛经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调查问卷 642 份,有效率 91.7%,其中痛经者 295 例,痛经发生率为 46.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痛经家族史和经期头痛是痛经的危险因素(均P<0.05);与性格为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女大学生相比,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女大学生痛经发生风险降低(P<0.05);与月经量中等、没有学习压力、经期从不久坐和对经期保健知识较了解的女大学生相比,月经量较多、学习压力大、经期经常久坐和对经期保健知识了解较少的女大学生痛经发生风险增加(均P<0.05).结论: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发生率较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认知教育和健康行为指导,建议学校开设健康心理课程,有效预防原发性痛经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经前期头痛案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24岁,初诊时间:2016年1月4日.主诉:头痛10余年,经前出现并加重2年余,伴焦虑.现病史:自幼头痛,无明显诱因,头痛部位不定、时左时右,CT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未进行系统治疗.近2年头痛加重,劳累后易发作,并随月经周期变化,每于经前5~7 d开始出现头痛,多以头维穴为中心作痛,时痛至前额或颞部,伴焦虑,经血下则头痛止.初期时经期头痛口服氨基比林咖啡因片即可缓解,后期服药效果不明显,多因痛不可忍而泣,继而焦虑加重.12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30 d,经期8~10 d,经量偏少,经色暗红、有血块,经行腹痛.末次月经:2015年12月10日.刻下症见:左侧头部疼痛,按之舒缓,头晕无力,纳可,入睡困难,大便干、每日 1 次,小便调;舌体胖大、舌质淡、有瘀点、苔薄,脉弦细涩.中医诊断:经前期头痛,证属肾虚冲逆,血虚络阻.治则:补肾调冲,养血通络.取穴:主穴取上巨虚、下巨虚;配穴:太溪、三阴交、肓俞.操作方法:嘱患者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采用0.30 mm×40 mm毫针,直刺20~30 mm,进针后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使患者有酸胀等针感,留针30 min.于月经来潮前7 d开始针刺,针至月经来潮.时值患者经前7 d,即为患者针刺,取穴时循按上巨虚、下巨虚穴处虚软凹陷明显,起针时上巨虚、下巨虚出黑血数滴,色如墨汁,起针后头痛明显减轻,连续治疗7 d,期间偶轻度头痛,不影响正常生活,未口服止痛药.第2个月经周期继续上述治疗,循按上巨虚、下巨虚,穴位稍有虚软凹陷,起针时两穴偶出血数滴,色稍黯,患者未再出现头痛、焦虑等症状.患者因事中断治疗,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灸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经行头痛是指女性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以头痛为主的病症,严重者剧痛难忍[1],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月经性偏头痛".据调查,经期头痛约占女性偏头痛的56 %[2].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女性职业竞争力增大,加之精神紧张,经行头痛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年轻女性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临床针灸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显著[3-4],现将近10年来针灸治疗经行头痛的文献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门成福应用《金匮要略》妇科三方经验概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桂枝茯苓丸在妇产科的应用主要指征是下腹癥瘕,即盆腔有实质性包块,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处有包块,用于寒瘀证患者,这类患者下腹部疼痛,通常为刺痛不适,下腹部按压疼痛,如患者自觉畏寒,或经期下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则更为适宜.温经汤的应用指征是平素少腹冷痛,喜按喜暖,经期加重,月经后期、量少;或淋漓不尽,经血色暗,夹有血块,带下量多,质清稀,婚后不孕,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唇干,或有手足心热,舌质偏淡,苔薄白,脉沉细.当归芍药散广泛用于治疗湿瘀互结之痛经、月经不调、经行头痛、经行水肿、慢性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还可治疗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产后恶露不净等,同时发现本方对黄褐斑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有一定的美容功效,以散剂冲服,治疗习惯性流产有较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女性经前期综合征应用程序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依托应用程序调查中国育龄女性经前期综合征,为进一步做好女性经期及经前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5年1-12月在“大姨吗”应用程序首页发放调查问卷,共对24 670人进行一般情况及经前期综合征相关症状调查.结果 随着年龄增加,经前期和经期便秘、痤疮、发热、腹泻、乳房胀痛、身体酸痛、食欲不佳、头痛、小腹坠胀、眩晕症状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均P< 0.01);轻体重女性经前期和经期痤疮、发热、腹泻、乳房胀痛、身体酸痛、食欲不佳、头痛、眩晕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体重组(P<0.05).有性生活的女性痤疮发生率(11.95%)低于无性生活者(12.95%)(P< 0.05),而乳房胀痛(15.37%)、身体酸痛(17.83%)、眩晕(12.60%)的发生率均高于无性生活者的12.26%、16.48%、11.44%(均P<0.05).已生育女性痤疮(10.17%)、发热(5.79%)、腹泻(7.57%)、身体酸痛(16.83%)、食欲不佳(13.52%)、小腹坠胀(14.97%)的发生率均低于未生育女性的13.30%、8.15%、10.70%、18.12%、14.72%、19.16%(均P<0.05).有痛经女性经前期和经期便秘(11.45%)、痤疮(13.18%)、发热(8.25%)、腹泻(10.96%)、乳房胀痛(15.89%)、身体酸痛(19.08%)、食欲不佳(15.95%)、头痛(14.77%)、小腹坠胀(19.85%)、眩晕(13.39%)症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痛经女性的7.94%、9.02%、5.27%、6.59%、10.63%、12.51%、10.47%、10.03%、12.17%、8.94%(均P<0.01).结论 女性经期和经前期症状与年龄、体质指数、性生活、生育、月经是否规律、痛经等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月经期偏头痛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月经期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30例给予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桂枝汤加川芎、当归、益母草、全蝎),对照组30例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口服,于月经前7 d开始给药,经期结束停药,连续治疗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均能显著减少月经期偏头痛发作天数,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组在减轻患者头痛程度、减少头痛伴随症状及远期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月经期偏头痛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头痛程度,减少头痛伴随症状,比氟桂利嗪胶囊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侯氏黑散加减方治疗经期头痛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侯氏黑散加减方治疗经期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治疗前后头部疼痛评级指数 (PRI评分) 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经期头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6 3例, 西药组给予口服镇痛药及相应的对症治疗, 中药组给予口服侯氏黑散加减方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PRI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评分) .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为9 5.24%, 西药组为6 5.08%,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 2组PRI评分、VAS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持续时间、血清内皮素-1 (E T-1) 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第3个疗程后2组PRI评分、VAS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持续时间、血清E T-1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同期西药组比较, 中药组第1、2、3个疗程后PRI评分、VAS评分、头痛发作次数降低, 第2、3个疗程后头痛发作持续时间较短, 血清E T-1和hs-CRP水平较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侯氏黑散加减方治疗经期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且能够有效降低病人头痛PRI评分指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卵巢Serto1i-Leydig细胞瘤致促性腺激素未被抑制的女性高雄激素血症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病例报告患者为18岁女性,因“闭经半年,声音变粗3个月”入院.患者13岁月经初潮,此后月经周期28~30 d,经期4~5 d;约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闭经,此后额头间断出现少许痤疮,体重无明显改变,无毛发增多,无触发溢乳,无乏力、纳差、恶心呕吐、消瘦、头痛、视野缺损等临床表现.3个月前患者开始出现声调增粗,声音低沉.2个月前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查LH 14.62 mIU/mL,FSH 3.18 mIU/mL,E2 42.38 pg/mL,T2.49 ng/mL(正常参考范围0~0.481),PRL 14.28 ng/mL,查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5-3、CA19-9均未见异常;盆腔B超示右侧附件区混合回声包块,大小为53 mm× 48 mm.于当地中医诊所就诊,口服中药治疗2周症状无改善.近2周来自觉声音增粗较前加重,阴毛较前浓密,再次于妇科门诊就诊,查LH 14.2 mIU/mL,FSH 2.05 mIU/ml,E2 51.81 pg/mL,T4.01 ng/mL,PRL 10.27 ng/mL;盆腔B超提示右侧附件区混合回声包块,大小为58 mm× 46 mm× 40 mm,边界欠清,大部分呈实性.以“高雄激素血症”收入内分泌科病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