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医学精神 做好顶层设计 服务全民健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0年冬春之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相关思考,本文从14个方面进行阐述。(1)医护人员用血汗和生命诠释当代医学精神可歌可泣;(2)社会层面有效的综合治理是现代社会运行和卫生健康有效发挥作用的保证;(3)提高突发疫情防治效果的关键在于坚持学科协同和结果导向;(4)应该加强对医学发展的支持并落实医学发展的制度保证;(5)医学教育的改革应当注重体制机制改革且强调顶层设计;(6)当今时代的医学应当坚持循证理念;(7)在强调科学原始创新的同时重视思维方式的创新;(8)医学科研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并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9)学术研究与疫情防控是相辅相成的同一体;(10)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11)医学院校的设立和医学专业的开办应该在国家的层面进行统筹规划;(12)建立涵盖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职业发展的医学教育认证评估体系;(13)科学设计医师资格考试以解决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使用和研究生备考问题;(14)加强全民健康的科学教育势在必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非标准化考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行为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小组协作的非标准化考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导论课程行为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6月,选取四川大学201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学生对非标准化考试教学改革要素的评价。结果:55.7% (39/70)的学生高度认可非标准化考试,80.0%(56/70)的学生最认可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为教师部分授课、小组自主探究结合成果交流与传播。72.9%(51/70)学生倾向于采用"小组协作"而非"个人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优选的小组成员人数是3人~4人。结论:小组协作的非标准化考试可促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多种能力,值得在行为医学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学形态学在线图片考试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很多医学院校的医学形态学课程的实验考试,仍采用传统的实物标本考试或PPT考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介绍了在局域网基础上以B/S架构搭建系统,建立实现用户管理、在线考试题库更新、自由组卷、考试运行、自动阅卷等功能的考试系统。通过近几年在成都医学院组织学、病理学等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有力地促进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改善了实验课程学风,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但也存在投入成本较高、考场易受限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某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某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2020级409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临床流行病学授课前后的学习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2020级硕士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成绩为(93.2±4.8)分。统招硕士研究生成绩为(94.0±4.9)分,在职硕士研究生成绩为(90.2±5.1)分。成绩优秀(90分以上)与年龄[ OR(95% CI)=0.81(0.70~0.95)]、统招生[ OR(95% CI)=4.52(2.16~9.43)]、基于案例学习的授课方式[ OR(95% CI)=1.23(1.05~1.44)]、学习前希望提高统计分析能力[ OR(95% CI)=7.26(1.72~33.74)]、学习过该课程[ OR(95% CI)=4.96(2.07~11.87)]、进行课后复习[ OR(95% CI)=2.87(1.47~5.60)]、教学内容掌握程度[ OR(95% CI)=5.60(1.34~23.44)]等有关。 结论:硕士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考试成绩优秀。除年龄和培养方式外,基于案例学习的授课方式、课前准备和课后预习也是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建议教师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授课方式,并督促其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以巩固和提升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试卷分析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考核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医学整合课程的发展,亟需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形式来检验教学改革效果。本文以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综合测试为例,根据考后数据,通过课程与考试、测试理论、考试目的等方面的整合,从考试定位、组织形式、试卷质量等方面试探讨基础医学整合课程考核的评价形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学考试中基础医学融合型试题与非融合型试题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基础医学融合型试题与非融合型试题(后文简称融合题和非融合题)在医学考试中的试题参数表现,为提高基础医学试题质量、适应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通过在某次大规模临床医学考试中应用非融合题和融合题2种不同单项选择题题型,对相同的基础医学知识点进行考核,选取15个基础医学知识点,比较分析不同题型认知层次、考核要点,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比较不同题型难度,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比较不同题型区分度。 结果:融合题认知层次为对基础医学知识点的应用,非融合题认知层次均为记忆或理解。融合题比非融合题平均每道试题的考核要点增加2.8个。融合题难度为[0.75(0.69,0.86)],非融合题难度为[0.77(0.59,0.9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0)。融合题区分度为(0.31±0.10),非融合题区分度为(0.26±0.1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5)。 结论:融合题题型符合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改革要求,顺应医学考试评价发展趋势,提高了基础医学试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模式综合改革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为了探讨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模式综合改革的效果,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该课程教学中运用混合教学方式、精选教学案例、教学中同伴教学的实施、学生反思和教师点评结合、转变传统考核方法等进行教学模式综合改革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学生期末考试综合成绩及格率为100.0%,优秀率为63.2%(24/38)。84.2%(32/38)以上的学生认为综合改革培养和锻炼了自主学习、沟通交流和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增强了解决不熟悉的问题的信心,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使自己掌握知识更加牢固;92.1%(35/38)的学生认为综合改革能够使自己有更多的参与和投入、对课程总体感到满意。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模式综合改革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医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分析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采用量化手段开展基于小规模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采用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专题讨论等形式,开展血液病学在线课程学习。教学内容涵盖血液病基础、贫血性疾病、血液肿瘤、出凝血疾病。通过教学行为的评估、单元测验、课程考试、SPOC成绩的评定进行教学评价。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教学视频的时长与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视频观看数量和观看时间与课程考试成绩、SPOC成绩的相关关系。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课程学习行为(参与率)的差异。采用 t检验比较单元测验两次答题成绩的差异,测算复本信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血液病学不同亚专业试题得分率的差异和血液肿瘤不同考点得分率的差异。 结果:教学视频观看率明显高于富文本浏览和随堂测验的参与率( P<0.001; P<0.001);视频时长与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R=0.168, F=0.81, P=0.376; R=0.057, F=0.07, P=0.802; R=0.124, F=0.37, P=0.546);视频观看与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的参与率呈显著正相关( R=0.890, F=76.41, P<0.001; R=0.934, F=163.67, P<0.001)。贫血性疾病单元测验参与率明显高于血液肿瘤( χ2=49.08, P<0.001)、出凝血疾病( χ2=25.97, P<0.001),第二次答题成绩有明显提高( t=-2.09, P=0.040),试题复本信度0.750。不同亚专业课程考核得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20, P=0.074);视频观看数量与SPOC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R=0.523, F=196.22, P<0.001);血液肿瘤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得分率明显低于一般临床资料试题( P<0.05)。 结论:教学视频是在线课程的基础,增加视频观看个数,提高视频观看率,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等延伸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视频观看时间等单纯行为因素不推荐成为成绩评定指标。单元测验采用两次答题取最高分,有利于通过学习行为提高专业学习水平,而不影响成绩评价的可靠性。基于SPOC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有利于《血液病学》课程教学的均衡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器官系统整合教学背景下医学本科教育期末理论考试所面临的挑战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为解决器官系统整合教学背景下期末理论考试所面临的问题,此文分析了整合教学模式对医学本科教育期末理论考试提出的挑战和需求,指出传统医学理论考题以记忆为主、一题一点、缺乏多学科知识融合的模式不能满足新需求。通过对美国执业医师考试(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理论考题的分析,总结了适合整合教学的期末理论考题的特点,提出可通过直接翻译加工、采用“题模”技术、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分类编写新题目等方法开发适合中国医学本科教育的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期末理论考题。对器官系统整合教学背景下期末理论考试的改革,有助于推动整合教学宗旨和目标的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国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全国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简称考试)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考试改革与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22年8月,对全国40所医学院校参加考试的3 36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考试4个维度(知识、实践、价值观、考核)和满意度共19个条目的评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结果:学生对考试知识维度评分为(15.66±3.64)分,实践维度评分为(15.69±3.63)分,价值观维度评分为(20.61±4.45)分,考核维度评分为(11.25±2.50)分,满意度评分为(11.99±2.57)分(满分15分)。学生对实践、价值观、考核维度与满意度评分呈正相关( β=0.353、0.432、0.190,均 P<0.001);学生对实践与价值观、考核维度评分呈正相关( β=0.470、0.732, P<0.001);学生对考核与价值观维度评分呈正相关( β=0.420, P<0.001);学生对知识与实践维度评分呈正相关( β=0.979, P<0.001)。 结论:学生对考试满意度较高。学生对实践和考核维度评价越高,对于考试的满意度越高。建议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并持续完善全国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建设,提升考试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