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GEO芯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芪归抵挡汤调控糖尿病肾病"代谢记忆"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基因芯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芪归抵挡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KD)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平台,挖掘芪归抵挡汤治疗DKD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通过体内实验验证芪归抵挡汤调控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结果:芪归抵挡汤共获得349个潜在靶点,GEO数据库分析获得具有显著性差异基因有841个,将二者取交集共获得45个交集靶点,经复合网络筛选出槲皮素、山柰酚、芦荟大黄素、常春藤皂苷元和β-谷甾醇等重要成分;CASP3、EGF、CXCL8、CCL2及ICAM1等治疗DKD的重要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显示,药物反应、炎症反应和对缺氧的反应等在生物过程中富集度较高,质膜、细胞溶质和细胞外空间等在细胞组分中富集度高,蛋白质结合、受体结合和整合素结合等在分子功能中富集度较高;KEGG分析表明该方药效基础主要与AGE-RAGE、甲型流感、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和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体内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FBG含量明显升高,血清Scr、BUN含量明显增加,肾组织中AGE、RAGE、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芪归抵挡汤3.34 g/kg组可有效改善db/db小鼠血糖和肾功能(P<0.01),显著减轻肾脏病理损伤,下调AGEs-RAGE信号通路相关的AGE、RAGE、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1);与白藜芦醇组比较,芪归抵挡汤3.34 g/kg组小鼠治疗6 w、12 w FBG含量,Scr含量明显降低,肾组织AGE、RAGE、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芪归抵挡汤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肾脏功能及病理损伤,并可调控AGEs-RAGE信号通路,具有清除糖尿病肾病"代谢记忆"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槲皮素通过抑制HMGB1/RAGE/NF-κB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大鼠肾脏损伤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究槲皮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取腹腔一次性注射STZ建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并设置正常对照组(NC组,n=6)、高糖高脂组(HC组,n=6)、糖尿病模型组(DM组,n=6)、槲皮素组(DMQ组,n=6),DMQ组每日给予100 mg/kg的槲皮素灌胃处理.通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变化;ELISA检测血清炎症反应;免疫组化观察NF-κB的表达情况;血糖分析仪检测FBG;磷酸甘油氧化酶法、脲酶法、肌氨酸酶氧化酶法、双缩脲法等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G、BUN、Scr含量以及24 h尿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HMGB1、RAGE、NF-κB、Bax、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FBG、TG、BUN、Scr、肾脏肥大指数和24 h尿蛋白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脏结构产生典型的病理性变化;肾脏组织HMGB1、RAGE、NF-κB、Bax、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Bcl-2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经过槲皮素干预后上述情况得到相反的结果.结论 槲皮素能够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HMGB1/RAGE/NF-κB炎症信号通路,进而减轻肾脏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艾沙利酮抑制妊娠加重梗阻性肾病大鼠淋巴管生成及肾间质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艾沙利酮抑制妊娠加重梗阻性肾病大鼠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未经产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妊娠组、模型组和艾沙利酮组,每组10只.将模型组与艾沙利酮组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手术造成肾脏损伤,其余两组仅游离输尿管但不结扎.UUO术后第9周将假手术+妊娠组、模型组和艾沙利酮组的雌鼠进行阴道涂片,将处于动情前期或动情期的雌鼠与雄鼠按2:1比例合笼,并密切观察,将发现阴栓且阴道涂片中含有大量精子细胞确定为妊娠第1天,建立梗阻性肾病妊娠大鼠模型.艾沙利酮组在UUO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给予艾沙利酮1 mg·kg-1·d-1治疗.妊娠后第18天代谢笼留取24 h尿液,次日处死母鼠,留取血清标本,摘取梗阻对侧肾脏.采用常规生化法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苏木精-伊红(HE)、马松(Masson)和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中醛固酮含量.免疫组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活化、淋巴管生成以及相关信号通路、肾纤维化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肾功能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BUN升高,Ccr下降(P<0.01).肾脏病理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扩张明显,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及炎症细胞浸润.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醛固酮含量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MR活化后入核数量增多.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表达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和VEGF受体3(VEGF receptor 3,VEGFR3)表达显著增多,主要表达于肾小管间质,real-time PCR检测二者表达显示出相同趋势(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被激活,二者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增强,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细胞核,Western blot检测二者表达也显示出相同趋势(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Ⅲ,Col Ⅲ)表达明显增强,主要表达于肾小管间质,real-time PCR检测其表达也显示出相同趋势(P<0.01).给予艾沙利酮治疗后可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伤,抑制醛固酮分泌,下调MR、NGAL、VEGF-C、VEGFR3、p-PI3K、p-Akt和Col Ⅲ的表达(P<0.01).结论:艾沙利酮可以阻断醛固酮诱导的MR活化,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梗阻性肾脏病妊娠大鼠梗阻对侧肾脏淋巴管生成,减少胶原沉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Elabela改善db/db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Elabela(ELA)改善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16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分为db/db组( n=8)和ELA组( n=8),选取db/m小鼠为对照组( n=8)。ELA治疗组按ELA21制剂5 mg·kg -1·d -1进行腹腔注射,db/db组和db/m组小鼠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干预8周。实验结束时采集小鼠血液、尿液,检测HbA 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等指标。免疫组化法观察ELA在小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Ⅳ型胶原蛋白(Col-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Yes相关蛋白(YAP)磷酸化水平。 结果:ELA在db/db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db/m小鼠。ELA干预后db/db小鼠血压、尿白蛋白/肌酐水平明显降低( P<0.05),但体重、HbA 1C无明显改变。db/db小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管腔变小和胶原纤维沉积增加在ELA干预后减轻。db/db组小鼠肾组织TGF-β1、Col-Ⅳ蛋白表达较db/m组明显增加(0.98±0.08对0.68±0.10、1.10±0.14对0.51±0.08,均 P<0.05),YAP磷酸化水平升高(3.38±0.72对0.81±0.13, P<0.05),ELA干预后,TGF-β1、Col-Ⅳ表达及YAP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0.80±0.06、0.51±0.05、2.21±0.22,均 P<0.05)。 结论:ELA可改善db/db小鼠肾损伤,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控YAP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代谢相关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作为一类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广泛存在于机体发生代谢异常时的病变组织细胞内。大量动物及临床试验证实,NGAL可在肝脏、肾脏、心脏、胰腺、前列腺及上皮细胞等多种组织中微表达,在肥胖-炎症-代谢综合征及其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各种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炎性反应及肿瘤等疾病中参与机体生理病理过程,本文主要针对NGAL与代谢相关肾损伤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临床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治疗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糖尿病肾病(DKD)是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因素。长期高血糖及其衍生出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是引起DKD发生的共同致病途径,但具体机制错综复杂。氧化应激是高血糖引起肾损伤的共同基础,在DKD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减少肾脏氧化应激可能是DKD新的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急性肾损伤转化为慢性肾脏病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其具有高发病率、高ICU住院率及高死亡率等特点;此外,AKI也是慢性肾脏病(CKD)及终末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多项研究已揭示了AKI向CKD的转化方面所涉及的多种机制,但是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手段仍无突破性进展。本文就AKI向CKD转化的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潜在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寻找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汞中毒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汞接触史等一般资料及尿汞、尿肌酐等实验室资料,统计其中发生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分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4例,其中经呼吸道中毒1例,经消化道中毒6例,经皮肤吸收中毒17例;患者除均有肾脏损伤表现外,部分还出现头晕、乏力、手颤、肢体疼痛等类神经症;病理类型主要为膜性肾病(9例)和微小病变型肾病(1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汞的消化道和皮肤吸收途径为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OR=21.099、23.840, P<0.05)。 结论:汞的吸收途径对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皮肤和消化道吸收的汞中毒患者并发肾病综合征的风险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温补固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和焦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温补固肾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纤维化和焦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温补固肾方低、中、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其余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复制DN大鼠模型。待模型构建成功后,温补固肾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0.92、1.84和3.68 g/kg),厄贝沙坦组灌胃13.5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治疗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值以及血糖值;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肾组织Ⅲ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pro-casapse-1、cleaved-caspase-1、GSDMD、GSDMD-N、白细胞介素(IL)-1β、IL-18以及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大鼠血清IL-1β和IL-18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值、血糖值均明显升高;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且TGF-β1、Ⅲ型胶原、cleaved-caspase-1、GSDMD-N、IL-1β、IL-18和CTRP6表达均明显升高;血清IL-1β、IL-18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温补固肾方能够抑制上述指标变化,改善肾损伤。结论:温补固肾方对DN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下调CTRP6,抑制肾纤维化和细胞焦亡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08—2019年宁夏地区肾脏疾病谱演变特征的单中心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肾脏疾病谱特征及演变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08年8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肾活检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根据患者接受肾活检时间段分为2008—2013年组和2014—2019年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肾活检时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肾脏疾病类型、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和糖尿病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的差异。分析2008—2019年间宁夏地区肾脏疾病谱的逐年变化趋势。结果:3 867例肾活检患者入选本研究,年龄(39.59±14.05)岁,男性多见(53.71%,2 077/3 867)。入选者接受肾活检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6.33%,1 405/3 867)。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78.79%(3 047/3 867),其次分别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8.57%,718/3 867)、肾小管间质性疾病(1.45%,56/3 867)和遗传性肾病(1.19%,46/3 86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IgA肾病最常见(44.60%,1 359/3 047),膜性肾病次之(30.75%,937/3 04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过敏性紫癜肾炎最常见(27.44%,197/718),狼疮肾炎次之(25.07%,180/718)。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与2008—2013年组相比,2014—2019年组患者膜性肾病比例较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非IgA沉积)比例较低(均 P<0.00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与2008—2013年组相比,2014—2019年组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比例较高,过敏性紫癜肾炎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比例较低(均 P<0.01)。2014—2019年组肾活检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单纯血尿及尿蛋白量≤1.0 g/24 h比例高于2008—2013年组,而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比例低于2008—2013年组(均 P<0.05)。与2008—2013年组相比,2014—2019年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肾衰竭比例较高,表现为蛋白尿合并血尿比例较低(均 P<0.05)。 结论:宁夏地区肾活检人群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多见,IgA肾病是最常见病因,膜性肾病占比有逐年升高趋势。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过敏性紫癜肾炎最常见,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占比有逐年升高趋势,提示应加强宁夏地区代谢性疾病肾脏并发症的筛查,重视轻度尿检异常患者的追踪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